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波浪作用下海上风机三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及疲劳寿命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06 18:01

  本文关键词:波浪作用下海上风机三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及疲劳寿命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作为新兴可再生能源,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同时海上风电的开发面临很多困难,由于海上风机基础时刻承受复杂的波浪力,潮流力等荷载作用,极易引起基础疲劳,而基础结构的疲劳对于风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影响巨大。本文采用海上风机三桩基础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态响应与疲劳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有限元法,应用ANSYS通用软件建立海上风机三桩基础有限元模型,为提高计算精度,采用八节点六面体单元以及四面体单元对基础结构进行空间离散。并对风机基础及塔筒结构进行整体模态分析,求得其固有频率及各阶振型。(2)采用JONSWAP谱模拟风机所在海域的随机波浪,基于线性波浪叠加法模拟时域不规则波。对风机基础在波浪作用下进行瞬态动力响应分析,得出各关键位置的位移及应力动力响应时程曲线。(3)利用Morison方程,采用谱分析方法对风机基础进行频域分析,计算出结构关键点的热点应力,并求得各关键点的应力响应谱曲线,比较了不同位置的应力响应谱,并求得结构振动最强的频率区间。(4)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以及S-N曲线,计算出每个海况下的基础疲劳损伤,并比较不同波高波浪力对风机基础疲劳损伤程度的影响,计算出结构的疲劳寿命,判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关键词】:海上风机 三桩基础 动力响应 疲劳分析 谱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7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8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9-10
  • 1.2 国内外风力发电现状及未来10-12
  • 1.2.1 世界风力发电现状及未来10-11
  • 1.2.2 我国海上风电的现状与未来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2-14
  • 1.4 海上风机基础结构类型14-17
  • 1.5 本文研究内容17-18
  •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
  • 1.5.2 章节安排17-18
  • 2 有限元数值模型18-32
  • 2.1 有限元基本方程18-24
  • 2.1.1 有限元分析与加权余量法18-19
  • 2.1.2 有限元基本方程19-24
  • 2.2 结构离散化24-28
  • 2.2.1 八节点六面体单元24-27
  • 2.2.2 结构离散27-28
  • 2.3 位移边界条件的处理28-31
  • 2.3.1 降阶法29
  • 2.3.2 对角元置1法29-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3 随机波浪荷载分析32-51
  • 3.1 波浪理论简介32-33
  • 3.2 海况基本资料33-37
  • 3.2.1 平稳随机过程33-34
  • 3.2.2 波浪参数34-35
  • 3.2.3 海况的合并35-37
  • 3.3 波浪谱37-41
  • 3.3.1 谱的引入37-38
  • 3.3.2 波浪谱38-41
  • 3.4 波浪力计算方法41-50
  • 3.4.1 小尺度结构物上的波浪力41-42
  • 3.4.2 莫里森方程42-44
  • 3.4.3 不规则波浪荷载计算方法44-50
  • 3.5 本章小结50-51
  • 4 海上风机三桩基础动力响应分析51-68
  • 4.1 ANSYS简介及单元特性51-52
  • 4.1.1 ANSYS软件简介51
  • 4.1.2 ANSYS单元特性51-52
  • 4.2 结构动力学运动方程及阻尼确定52-53
  • 4.2.1 结构动力学分析方程52
  • 4.2.2 结构阻尼52-53
  • 4.3 海上风机基础有限元模型53-55
  • 4.3.1 基本资料53
  • 4.3.2 整体有限元模型53-55
  • 4.4 海上风机基础模态分析55-58
  • 4.4.1 模态分析基本方程55-56
  • 4.4.2 风机基础模态分析计算结果56-58
  • 4.5 波浪作用下结构瞬态动力响应分析58-66
  • 4.5.1 Newmark积分58-60
  • 4.5.2 不规则波的模拟60-61
  • 4.5.3 结构的动态响应61-66
  • 4.6 本章小结66-68
  • 5 海上风机三桩基础疲劳寿命分析68-83
  • 5.1 疲劳分析理论68-70
  • 5.1.1 疲劳简介68
  • 5.1.2 Miner线性累积疲劳损伤模型68-69
  • 5.1.3 S-N曲线69-70
  • 5.2 风机基础谱分析计算70-80
  • 5.2.1 PSD(随机振动)分析70-72
  • 5.2.2 热点应力位置选取72-73
  • 5.2.3 应力响应谱分析73-80
  • 5.3 结构疲劳寿命计算80-82
  • 5.4 本章小结82-83
  • 结论83-85
  • 参考文献85-8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88-89
  • 致谢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伦;铁道车辆及其零部件的应变疲劳寿命分析法(下)[J];铁道车辆;1992年06期

2 李林普,金伟良;自升式钻井平台结构疲劳寿命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3 赵洪伦;铁道车辆及其零部件的应变疲劳寿命分析法(上)[J];铁道车辆;1992年05期

4 高翔;徐安健;程阔;陈仕刚;万鑫铭;;商用车驱动桥桥壳强度及疲劳寿命分析[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年06期

5 王启唐;韩兵;王岐燕;朱茂桃;;基于有限元技术的疲劳寿命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年03期

6 胡本润;郭洪全;宋钧;刘建中;;标准差S在材料疲劳寿命分析中的作用[J];失效分析与预防;2007年03期

7 李德勇;姚卫星;;缺口件振动疲劳寿命分析的名义应力法[J];航空学报;2011年11期

8 刘怀银;冯国胜;刘怀金;高爽;;再制造曲轴疲劳寿命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9 王琳,倪樵,张强,刘攀;随机激励下高压管道的疲劳寿命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2期

10 杨志永,张大卫,吴军,韩鸿志,吴雨强,赵翔辉;高速喷漆涡轮转子轴疲劳寿命分析[J];机械设计;200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第8讲 疲劳寿命分析[A];第八届全国非线性有限元高级讲习班讲义[C];2012年

2 黄志超;黄薇;;汽车后桥有限元疲劳寿命分析[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伟;刘俊;陈国浩;张军;;弯扭复合应力作用下构件的疲劳寿命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熊渊博;张发用;陈昌萍;;车门锁扣安装板焊点失效及疲劳寿命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程永欣;王奇志;;简单铆钉连接模型中接触疲劳寿命分析的有限元损伤力学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孙建勇;;某产品振动疲劳寿命分析与验证[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张晓慧;刘mu;刘国宁;赵明v,

本文编号:427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27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4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