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性下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改性下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改性方案,通过掺加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了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改性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粉煤灰、硅灰、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给出了各类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
【作者单位】: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改性 抗压性能 试验研究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2012-K4-14)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3C31062)
【分类号】:TU528.04
【正文快照】: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mpression resistance of recycled concrete under different modificationJIANG Jian1,XU Hui 2(1.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Hangzhou 311231,China;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琼;宋灿;邹超英;;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陈爱玖;王静;杨粉;;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2年04期
3 王武祥;程清波;;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0年01期
4 姜楠;徐清;张伟;;再生骨料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和强度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19期
5 杨小微;;再生混凝土改性建议[J];林业科技情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王林富;刘震;姜琳;刘虎;;再生大骨料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1期
2 李兵;蒋玲健;王明;张洁;等;;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粉煤灰;2011年03期
3 李滢;;建筑垃圾制备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3年04期
4 张博;王社良;杜园芳;景龙平;;压碎值指标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3年11期
5 秦中伏;孙楠楠;温海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23期
6 崔正龙;童华彬;吴翔宇;;再生粗骨料的形态及性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9期
7 李静;王林富;刘震;姜琳;;再生大骨料影响自密实堆积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13期
8 李开宇;;双掺大流动性混凝土性能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2年04期
9 张晓华;孟云芳;任杰;;浅析国内外再生骨料混凝土现状及发展趋势[J];混凝土;2013年07期
10 李悦;鲍振洲;谢静超;秦宪明;;含相变储能材料石膏板的物理力学及热工性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兵;张齐;;绿色资源—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朝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伟;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耐酸雨侵蚀性能研究及环境协调性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2 张金锁;薄壁方钢管再生混合柱的轴压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鲁军凯;酸雨和冻融环境对再生及钢管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孙亚丽;再生混凝土抗碳化能力与钢筋锈蚀的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5 梁树力;基于建筑垃圾的保温节能材料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帅;橡胶粉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陈丽君;再生混凝土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8 冯琪;废弃混凝土分离工艺与循环再利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云洋;薄壁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3年
10 丛明;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婷,李惠强,昌永红;再生混凝土——一种新型的绿色建材[J];福建建材;2002年01期
2 侯选平;陈美容;杨岚峰;;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福建建筑;2011年04期
3 王军龙;冯忠居;赵兴寨;;路用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研究[J];公路;2008年12期
4 邢润岐;;钢纤维混凝土和易性试验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3期
5 邢振贤,周曰农;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6 孙振平,谭国强,王新友;再生混凝土技术[J];混凝土;1998年05期
7 杜婷,李惠强,覃亚伟,钟声华;再生混凝土未来发展的探讨[J];混凝土;2002年04期
8 肖建庄,李佳彬,兰阳;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最新进展与评述[J];混凝土;2003年10期
9 邓旭华;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5年02期
10 邓寿昌;张学兵;罗迎社;;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现状分析与研究展望[J];混凝土;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亦冬,周士琼,肖佳;再生混凝土集料试验研究[J];粉煤灰;2005年04期
2 刘数华,方坤河,曾力;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粉煤灰;2005年05期
3 沈大钦;朋改非;;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6年14期
4 叶禾;;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6年05期
5 曾路春;;废混凝土作粗集料、废砖作细集料制备再生混凝土的实验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6年08期
6 覃银辉;邓寿昌;张学兵;;再生混凝土利用与研究现状[J];粉煤灰;2006年06期
7 杨洁;肖建庄;;约束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性能改善研究[J];粉煤灰;2009年02期
8 欧阳雯欣;王清远;;灾后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及推广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9 肖建庄;李宏;亓萌;;基于静载强度分布的再生混凝土疲劳强度预测[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10 盛黎;;再生混凝土水量和原料配比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庄;黄啸;;再生混凝土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曹万林;张建伟;尹海鹏;陈家珑;;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研究与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3 施养杭;彭冲;;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发展析议[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傅晓剑;吕爱增;雒斌;李福海;;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福海;叶跃忠;赵人达;;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肖建庄;;前言[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传增;肖建庄;雷斌;;德国再生混凝土应用概述[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U
本文编号:434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3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