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判性地域主义到批判性营造诗学——对当代城市建筑哲学的一种反思
本文关键词:从批判性地域主义到批判性营造诗学——对当代城市建筑哲学的一种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中国的新奇建筑,集中表现了在现代化与全球化浪潮中地方性的"瓦解"及其所带来的深层文化危机。建筑与生活和历史脱节,从而意义流失,它以一种最直观和普遍的方式彰显了现代性的迷失。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现代性建筑的问题不是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的问题,而是营造理念的问题。今天的建筑理论和实践需要重建建筑与地域的联系,而批判性营造诗学通过反思营造与历史的联系为此提供了一种可能。在当代,批判性营造诗学需要直面两个问题:一是营造活动的整体性,它强调营造不是独立的活动而是在特定政治经济过程中的权衡、建筑知识不是纯粹的理智而是源自生活需要的智慧、营造所处理的对象反映的是整体性的关系。二是营造的诗学品质,它在营造活动中体现为人类学的感受力、历史学的敏感性与地理学的想象力。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哲学 建筑精神 建造诗学 地方性 现代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89)
【分类号】:TU-021
【正文快照】: 新世纪以来,一些国外建筑师在中国设计的夸张建筑,不仅使坊间议论纷纷,而且引发业内的批评。一些业界人士尖锐地批评当代中国已经成为国外先锋建筑师的实验场所,而国际著名建筑理论家弗兰姆普顿则认为,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赫尔德佐格和德格隆设计的国家体育场(民间分别称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沃沃;刘青昊;;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认知尺度解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08期
2 莱妮·勒菲福尔;亚历山大·祖尼斯;赵德利;王亮;;地域制造[J];新美术;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丹;;古镇的情感空间、管理空间及其旅游开发——以天府古镇黄龙溪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张劲松;;拟真时代:鲍德里亚媒介理论的后现代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汪德宁;;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由鲍德里亚的“超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冯娜;矫苏平;;波普艺术与波普化的建筑[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5 朱向东;王寅君;;山西陵川龙岩寺中央殿建筑特征源流探析[J];安徽建筑;2011年02期
6 江婉平;周志仪;;论田园建筑的美学体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7 雷平;杨林;漆志明;龙春英;;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探讨——以江西省樟树市药都公园规划改造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8 殷明明;;技术进步与艺术的民主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王锦坤;;徽州古民居:建筑艺术的美学新变[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许宏香;;仿像的逻辑——波德里亚仿像论的技术与修辞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焦洋;;北宋东京皇城、宫城的“名”与“实”[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3 伏虎;;围合与冲出——四合院建筑的精神特质解析[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夏莹;;生产的镜像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观念批判辩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贺韶伶;;论城市的精神气质[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敏;;略论东汉首善文化——以洛阳为例[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郭顺利;;岭南祠堂的审美特点探析[A];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费志宏;;无言的教化者——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解读[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巧贞;;以经验概念为基础的杜威艺术哲学[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3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8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婉;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磊;仿古建筑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蒋健;浙江山水型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刘yN;北宋亭台楼阁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文;深圳高层住区底层架空层空间环境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居考察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
7 柳璇;论岳麓书院环境景观设计[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罗坤明;地方性中小型历史博物馆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张伟;适宜的古城健康发展模式[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芳芳;云南迪庆藏族建筑门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重华;漆艺的现代性[J];新材料新装饰;2004年05期
2 任端军;徐卫国;;现代性的界定、困境与超越[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李咏梅;科学发展观意义之哲学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于尔根·哈贝马斯;行远;;现代性:一项尚未完成的事业(上)[J];文艺研究;1994年05期
5 张元卿;;卫生的现代性与城市现代化进程[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4期
6 李凯生;;现代性重提与城市问题的边际[J];城市建筑;2010年12期
7 段媛媛;;城市公交变奏曲[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9期
8 董四代;;科学发展观对现代性与乌托邦人的论阈的超越[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于雷;社区交往研究──在现代化与现代性语境中[J];华中建筑;2001年05期
10 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J];建筑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吾金;;坚持现代性:历史大错位中的价值选择[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王锐生;;作为现代性的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邵龙宝;;如何看待我们的文化传统——兼论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联姻与勾连[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5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6 杨成波;;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邹诗鹏;;全球现代性重建与中国文化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8 陈红玉;;设计与现代性[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陆静;;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化[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10 章益国;;一还是多、同还是异——“东亚现代性”思潮略说[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汝伦;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共谋关系[N];文汇报;2002年
2 王庆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现代性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3 张清民;文化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高名潞 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和建筑史系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现代性的中国逻辑:整一现代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 陈翔勤;现代性的时间分析[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朱红文;现代性与人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重构中国式的另类现代性[N];文汇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陈菁霞;中国,一种新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曾军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优雅的复活或对现代性的怀旧[N];文汇报;2014年
10 王绍培;福柯:不断尝试逃离“现代性”的牢笼[N];深圳特区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成山;历史与自由[D];吉林大学;2011年
2 黄红春;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现代性、后现代性与建设性[D];吉林大学;2008年
2 田甜;社会转型视角下《孽海花》的现代性书写[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喻燕;从崇高到荒诞[D];安徽大学;2012年
4 冯晓坤;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现代性独立人格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 覃庆辉;鲁滨逊与桑提亚戈形象的现代性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郑斌;隐喻的现代审美文化意义探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罗婷;现代性的另一种姿态[D];浙江大学;2009年
8 张岳;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汉族夏历新年仪式的变迁[D];兰州大学;2009年
9 李玮;立足“本土中国”的现代性写作[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吕晓玲;休闲、现代性与自我认同[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从批判性地域主义到批判性营造诗学——对当代城市建筑哲学的一种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3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