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培智类特教学校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01:05
本文关键词:基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培智类特教学校建筑设计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残疾儿童的人口数量和比例均较大,以特殊教育学校为载体的特殊教育和安置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和公正。其中,培智类特教学校是招收除听障和视障外所有障碍儿童的特教机构,其使用者与其他普通学校或特教学校有极大的差异。在建筑设计中,对这些差异的回应和针对性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听障和视障儿童相比,培智类特教学校的学生在感官功能和肢体上并没有明显的障碍或缺陷,其特殊之处多集中于社交、情绪、行为、语言、感知觉和认知等心理层面,其中,情绪、行为、感知觉和认知受所处环境影响较大。因此,笔者以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分析其在情绪、行为、感知觉和认知层面存在的共性特征和问题,并结合对培智类特教学校的现状调研,对该类学校的建筑空间设计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本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用以对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研究基础做出介绍,并提出研究对象和总体框架;第二章和第三章为问题分析部分,分别侧重于理论分析和调研分析,前者对培智类特教学校的使用主体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心理学特点,后者对培智类特教学校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实地调研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和问题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为策略提出部分,分别对发展性障碍儿童的情绪与行为以及感知觉和认知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前者就发展性障碍儿童的情绪敏感、行为约束能力差、肢体活动缺乏提出弱声化、安全化和活动空间灵活化的设计策略,后者就其感知觉与感觉统合失调、信息识别能力弱、空间认知发展缓慢提出可达化、直观化和可理解化的设计策略。第六章为总结部分,将未来研究的展望和本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培智类特教学校 发展性障碍 感知觉 认知 行为 情绪 设计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4-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17-18
- 1.4.1 研究对象17-18
- 1.4.2 研究内容18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18-20
- 1.5.1 研究方法18-19
- 1.5.2 研究框架19-20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发展性障碍儿童心理特点解析20-34
- 2.1 培智类特教学校的基本概念20-22
- 2.1.1 职能定位20
- 2.1.2 功能构成20-21
- 2.1.3 招生对象21-22
- 2.2 培智类特教学校学生的相关概念22-26
- 2.2.1 发展性障碍22-23
- 2.2.2 分类23-26
- 2.2.3 心理特点26
- 2.3 发展性障碍儿童的情绪与行为特点26-29
- 2.3.1 对视觉和听觉刺激的过度情绪敏感26-28
- 2.3.2 行为约束能力差28
- 2.3.3 肢体活动的缺乏28-29
- 2.4 发展性障碍儿童的感知觉与认知特点29-31
- 2.4.1 感知觉能力弱与感觉统合的失调29-30
- 2.4.2 缺少符号信息识别能力30-31
- 2.4.3 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缓慢31
- 2.5 本章小结31-34
- 第3章 培智类特教学校的调研与问题分析34-56
- 3.1 调研对象及概述34-40
- 3.1.1 大连沙河口区启智学校34-35
- 3.1.2 普兰店市特殊教育中心35-36
- 3.1.3 哈尔滨市曙光学校36
- 3.1.4 辽宁省特殊师范高等学校36-37
- 3.1.5 德阳市聋哑及智障儿童教育学校37-38
- 3.1.6 成都同辉国际学校38-39
- 3.1.7 加劳德特大学(Gallaudet)39-40
- 3.2 调研分析40-48
- 3.2.1 建筑形态40-41
- 3.2.2 平面布局41-43
- 3.2.3 公共空间43-45
- 3.2.4 教室空间45-47
- 3.2.5 细节处理47-48
- 3.3 问题总结48-54
- 3.3.1 建筑形态的模糊与装饰要素的过度48-49
- 3.3.2 平面布局的针对性缺乏49-51
- 3.3.3 公共空间的“可理解度”低51-52
- 3.3.4 教室空间的面积预留不足52-53
- 3.3.5 细节处理的忽略与随意53-54
- 3.4 针对性策略的提出54-56
- 3.4.1 情绪与行为问题的针对性策略54-55
- 3.4.2 感知觉与认知问题的针对性策略55-56
- 第4章 针对情绪与行为特点的设计策略56-70
- 4.1 避免情绪异动的弱声化策略56-61
- 4.1.1 普通教室与特殊教室的分区式布局56-57
- 4.1.2 活动类特殊教室的隔声处理57-59
- 4.1.3 敏感设施的隔离式布置59-60
- 4.1.4 “自闭症班”教室的单独处理60-61
- 4.2 应对异常行为的安全化策略61-63
- 4.2.1 围栏构件的防护处理61-62
- 4.2.2 细节部位的软包处理62
- 4.2.3 室内装修的简单处理62-63
- 4.3 引导肢体活动的活动空间灵活化策略63-67
- 4.3.1 普通教室内活动空间的充分预留64-65
- 4.3.2 小型室外活动空间与普通教室的组合布置65-67
- 4.4 本章小结67-70
- 第5章 针对感知觉与认知特点的设计策略70-92
- 5.1 弥补感统失调的可达化策略70-74
- 5.1.1 水平交通空间的无障碍处理70-73
- 5.1.2 垂直交通空间的无障碍处理73-74
- 5.2 补偿信息识别能力的直观化策略74-80
- 5.2.1 空间形态的功能性区分74-78
- 5.2.2 细节装饰的标识性区分78-79
- 5.2.3 标识系统的直观引导79-80
- 5.3 弥补空间认知能力的可理解化策略80-90
- 5.3.1 空间格局的秩序性处理80-84
- 5.3.2 视线连接度和整合度的线性关系84-90
- 5.4 本章小结90-92
- 第6章 结论92-94
- 6.1 论文的主要成果92-93
- 6.2 研究内容的展望及不足93-94
- 参考文献94-96
- 附录96-124
- 作者简介124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24-126
- 致谢126-1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猛;刘慧丽;;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与本土化建构[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1期
2 陈继浩;冀志江;王静;陈庆帅;;轻质复合墙体隔声性能研究[J];环境工程;2012年S1期
3 冬雪;;美国智力障碍定义的演变及其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5期
4 汤朝晖;陈静香;杨晓川;;两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探索与实践[J];南方建筑;2009年02期
5 李曙婷;李志民;周昆;张婧;;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研究[J];建筑学报;2008年08期
6 张涛;孙炜玮;;特殊教育学校建筑创作初探[J];华中建筑;2006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培智类特教学校建筑设计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4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