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隔震技术应用
本文关键词:灾后重建隔震技术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工程结构破坏。隔震作为结构控制技术的代表,为保护结构免受地震破坏而已被大量应用于新建工程和现有结构加固改造。首先,对适用于重建的有关隔震系统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采用弹性滑板支座和低面压橡胶支座组成的隔震系统是纯滑移隔震系统的有效完善方案。其次,依据国内、外基岩周期的定义和实际地震记录反应谱在长周期段对应的拟速度幅值恒定的事实,对中国隔震设计反应谱进行了修正。最后,为控制上部结构的塑性反应,提出了系统协调隔震设计思想。
【作者单位】: 佛山科技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隔震支座 隔震技术 隔震设计 灾后重建 工程应用
【分类号】:TU352.12
【正文快照】: 引言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隔震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抗震技术,在保护结构安全的同时,可保护室内电器和家具不受损坏[1]。隔震层由隔震装置组成,包括支撑上部结构重量的隔震支座和耗散地震能量的阻尼器。为满足使用功能,隔震支座具有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陆顺;周福霖;刘文光;;组合基础隔震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2期
2 刘伟庆,董军,王曙光,周有根,尹士公,蓝宗建;宿迁市文体综合馆基础隔震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海;李升玉;王曙光;刘伟庆;;高烈度区连续梁桥的减震设计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6期
2 方海;刘伟庆;王仁贵;;自锚式悬索桥结构纵向消能减震设计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3期
3 方海;刘伟庆;王仁贵;李升玉;;铅阻尼器在自锚式悬索桥横向减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4期
4 孙传智;乔燕;刘其新;;基础隔震在高烈度地区的应用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6期
5 方海;刘伟庆;李升玉;王仁贵;;自锚式悬索桥横向粘滞阻尼参数的理论确定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6 王淑英;;某别墅三维隔震(振)设计与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2年02期
7 杨伟;;某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隔震设计及耗能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2年03期
8 洪俊青;刘伟庆;王曙光;郭健;;隔震技术在建筑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5期
9 唐玉果;邓雪松;周云;;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扭转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年02期
10 韩淼;杜红凯;李仙华;;基础隔震层软碰撞限位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伟庆;王曙光;;建筑结构隔震减震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宰金珉;;NJUT在土木工程防震减灾领域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宰金珉;;NJUT在土木工程防震减灾领域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伟庆;王曙光;;积极、稳步地推进隔震减震技术的工程应用[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强;非线性橡胶隔震结构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李秀领;非对称建筑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曾德民;橡胶隔震支座的刚度特征与隔震建筑的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魏陆顺;组合隔震与三维隔震(振)理论及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程志宝;周期性结构及周期性隔震基础[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锟;一种新型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辛晓鹏;弹性滑板复合隔震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3 江婷;高烈度区不同减震结构的对比分析[D];广州大学;2011年
4 方海;自锚式悬索桥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崔艺斌;桩土相互作用下的并联基础隔震性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王孟秋;高层住宅混凝土剪力墙隔震结构的减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7 蔡炎城;摩擦—弹簧三维复合隔震支座的参数设计与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8 郑猛;组合基础隔震的偏心结构地震反应分析[D];重庆大学;2012年
9 张萌;软钢滚动支座设计及在网架结构中的作用效果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10 何英淼;高层隔震钢结构办公楼原位动力试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玉华,吕西林;滑移摩擦隔震系统在多向地面运动作用下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5期
2 魏陆顺 ,周福霖 ,刘文光;广州大学城应用组合基础隔震技术[J];建设科技;2005年02期
3 刘伟庆,王曙光,戴航,沈士强,臧富斌,薛彦涛;耗能支撑钢筋砼框架结构的工程应用[J];振动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同君;华中科技大学“建筑隔震”技术为房屋提供保险[J];中国房地信息;2001年07期
2 陈少敏;防震减灾中心楼完成隔震技术设计方案论证[J];福建地震;2002年04期
3 黄永林,张雪亮,王优龙;《石油浮放设备隔震技术标准》的编制与应用[J];工程抗震;2002年03期
4 陈钶,李新;日本东京清澄白河车站广场工程隔震技术的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02年05期
5 吴兵,冯沛芸;中国隔震技术浅析[J];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王燕;隔震技术及其在核电站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葛鹏;我国住宅中隔震技术的应用[J];建筑技术;2005年07期
8 马卫华,郝婷s,
本文编号:445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4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