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视野下的长春历史建筑再利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创视野下的长春历史建筑再利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转型,经济的快速腾飞,东北地区的城市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这个剧烈的变化中,人们发觉城市中具有历史感和承载过去生活印记的老建筑、老街区慢慢消失在视野中。渐渐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历史建筑对城市总体功能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对城市的积极作用。历史建筑是组成城市特色意向的不可或缺的主要载体,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物证。虽然东北地区在文化创意视野下的历史建筑再利用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基于文创视野下的历史建筑再利用研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课题,它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指导长春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由于近代时期长春特殊的历史经历,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和城市风貌。本研究课题从长春中心城区现存的历史建筑保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上目前主流的文化创意理论和国内、台湾等地成熟的文创经验,通过对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结合长春的现状和需要,抽析出本研究课题的框架,最终提出可实施的、具有可持续运营的历史建筑再利用理论和策略。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理论进行深度剖析和总结,并结合长春现存历史建筑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将历史建筑作为创新产品的设计构想。之后从设计方法、管理手段、经营方法三个层面提出解决长春历史建筑再利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最后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精髓融入长春历史建筑再利用工作中去,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长春历史建筑再利用工作实施中面临的管理难、实施难、资金难的问题。提出了文创化的基本设计原则,以此来规避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出现原则性错误,并将长春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最大化,成为长春城市发展腾飞的强大助力。
【关键词】:文创视野 长春 历史建筑 再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3
- 第1章 绪论13-21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13-14
- 1.2 境内外研究现状14-19
- 1.2.1 境外研究现状14-17
- 1.2.2 境内研究现状17-19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19-21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3.2 研究框架20-21
- 第2章 文化创意及历史建筑再利用相关理论21-37
- 2.1 文化创意相关理论概述21-25
- 2.1.1 文化创意的定义与内涵21
- 2.1.2 文化创意的内容范畴21-24
- 2.1.3 文化创意的历史发展及演变24-25
- 2.2 文化创意产业的延伸发展25-33
- 2.2.1 文化创意的核心价值及产品思想25-27
- 2.2.2 文化创意的商业模式及品牌建立27-33
- 2.3 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再利用相关理论与实践33-36
- 2.3.1 历史建筑再利用33-34
- 2.3.2 历史街区更新34-35
- 2.3.3 保护模式35-36
- 2.4 本章小结36-37
- 第3章 长春历史建筑再利用现状调查及分析37-63
- 3.1 长春历史建筑空间分布现状37-49
- 3.1.1 长春历史建筑的历史分期38-40
- 3.1.2 长春近代城市发展40-41
- 3.1.3 长春现存历史建筑的空间分布41-49
- 3.2 长春历史建筑的保护状态49-54
- 3.2.1 相关保护政策49-50
- 3.2.2 社会评价50-51
- 3.2.3 存在的问题51-54
- 3.3 长春历史建筑的价值分析54-62
- 3.3.1 历史价值54-56
- 3.3.2 文化风格56-58
- 3.3.3 技术科学价值58-62
- 3.4 本章小结62-63
- 第4章 文创构想下的长春历史建筑更新设计与策略63-91
- 4.1 历史建筑与创新产品设计63-69
- 4.1.1 历史建筑产品的赢利点63-65
- 4.1.2 历史建筑的文创产品构成65-67
- 4.1.3 历史建筑的文创商业模式67-69
- 4.2 长春历史建筑产品设计基本原则69-71
- 4.2.1 原真性原则69-70
- 4.2.2 创新性原则70
- 4.2.3 效益性原则70-71
- 4.3 长春历史建筑产品设计的实施策略71-81
- 4.3.1 设计方法71-75
- 4.3.2 管理手段75-78
- 4.3.3 经营策略78-81
- 4.4 以长春市拖拉机?改造为例的文化创意历史建筑产品设计方法81-90
- 4.4.1 拖拉机厂区介绍82-83
- 4.4.2 基于空间句法的分析过程83-89
- 4.4.3 分析结论89-90
- 4.5 本章小结90-91
- 结论91-93
- 附录1 长春历史建筑现状调查(部分)93-100
- 附录2 长春一五时期工业遗产现状100-102
- 参考文献102-105
- 致谢1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明,周們;试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建[J];新建筑;2002年02期
2 郑潇;改造、扩展与共生——浅议历史建筑的更新与发展及新旧建筑的共生[J];规划师;2002年02期
3 杨毅栋,王凤春;杭州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2期
4 徐天羽;历史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J];中外建筑;2004年02期
5 ;解析历史建筑 重现昔日神韵[J];住宅科技;2004年05期
6 王安石;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住宅科技;2004年02期
7 金林;保护校园历史建筑的成功尝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张兴国;曾宇;廖屿荻;;历史建筑的移植再生——重庆映像·金阳骑龙山庄项目方案及初步设计[J];重庆建筑;2006年04期
9 王爱明;;浅谈太原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1期
10 包静;;永续合理地经营好城市的历史建筑——从北山街历史建筑的经营谈起[J];浙江建筑;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美晶;;浅议大连历史建筑的保护[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2 吕舟;;从雷峰塔的重建谈历史建筑的复原问题[A];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C];2000年
3 蒋小清;;从衢州城镇历史建筑之保护说开去[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张文s
本文编号:448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4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