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地下空间开发制度,由“建设”到“开发”

发布时间:2017-08-17 17:40

  本文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制度,由“建设”到“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地下空间 开发体制 制度变迁 交易成本


【摘要】:地下空间是"城市时代"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领域。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角度,考察了地下空间由"建设"、"准开发"到"开发"的体制演进历程,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交易成本及"地下资产"可经营性的变化;认为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了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制度基础,开辟了城市财政蓝海,但在国内不少城市开发实践中存在"短期化"趋向,出现开发体制"异化"现象;进而提出基于"审慎商业原则"的制度转向建议,希望以市场化的路径完成"寻利型"体制对"寻租型"体制的替代。
【作者单位】: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地下空间 开发体制 制度变迁 交易成本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1引言19世纪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活动范围以地表空间为主。20世纪起,人口的增长和集聚导致城市中心区地价高企;建造技术的进步使城市开始以高层建筑的形式垂直向上扩展。而地下开发由于技术条件及建设成本要求更高而相对谨慎。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价成本进一步提升并超过建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枫,杨林德;新世纪初的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一)——历史、现状与展望[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2 刘春彦;朱合华;束昱;;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制体系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3 王利明;;空间权: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徐生钰;朱宪辰;;“意思自治、契约自由”与小区车库产权——写在《物权法(草案)》七审之后[J];现代物业;2007年05期

5 郑明远;;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的可学习性分析[J];综合运输;2012年03期

6 朱宪辰;徐生钰;;《物权法》有必要界定小区车位、车库产权吗?[J];现代物业;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韦伟,周耀东;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和合约安排[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张博;;我国票据市场制度变迁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唐勇军;;基于资源和信息的公司权力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柳泽民,吴长明;加快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7 薛森;张文秀;冉瑞平;;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8 黄江疆;;产权理论与南水北调运行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9 范仓海;唐德善;;中国水资源制度变迁与动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10 李雪芬;;路径依赖视角下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康纪田;;论效率与公平在初次分配中的两度统一——以对物权法学的研究为切入口[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马凌;李光宇;;浅析政府干预的法律规制——以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为视角[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史晋川;王婷;;从BT”被封杀论数字时代的电影版权保护[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王婷;;论数字时代电影版权侵犯的内生救济——〈阿凡达〉带给电影产业的“潘多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陈雪原;李青;;北京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的典型模式[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10 熊向宁;;转型期大城市边缘区规划机制建设途径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世木;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何勇生;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雍新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瑞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德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课题——搞好当前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的几个问题[J];地下空间;1991年03期

2 陈君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战备防护[J];地下空间;1991年04期

3 王树平,王果英;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J];地下空间;1998年S1期

4 马景月;城市地下空间与开发利用规划[J];地下空间;2002年03期

5 童林旭;城市防护与防灾功能的统一[J];地下空间;1996年03期

6 杨林德;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工程设计对策[J];地下空间;1997年02期

7 刘敬欣,,苏正刚;西安钟鼓楼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古城保护[J];地下空间;1997年03期

8 朱大明;人防工程抗震减灾作用的初步探讨[J];地下空间;1997年03期

9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抉择──叶如棠常务副部长在建设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J];地下空间;1997年04期

10 王文卿;城市问题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J];地下空间;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征文启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2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征文启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3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征文启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4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征文启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5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征文启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6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征文启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7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征文启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8 李扬;;在上海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J];民防苑;2006年S1期

9 ;上海将推进地铁与地下空间连通工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3期

10 邵卫卫;;地下空间:阳光之下的隐形城市[J];现代职业安全;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北财经大学金广建设管理学院课题组;何佰洲;;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体制性障碍与制度变迁[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2 魏巍;朱卫东;吴勇;;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李晓玲;王福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张曙光;;前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赵海怡;;物权法开禁农村宅基地交易再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永红;;关于我国城镇化制度变迁的若干建议[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黄少安;;多元制度变迁主体及其角色转换假说[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8 刘滨;康小兰;池泽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成机理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国际关系相关性问题的历史轨迹与功能机制——对中国改革与开放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解读[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10 李坚飞;欧阳文和;;中小企业扶持悖论与扶持政策反思[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昕竹;反垄断:制度变迁[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2 浙江省台州市人事局 江波;社会转型与干部人事制度变迁[N];中国人事报;2007年

3 梁捷;大脑记忆与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武当之道”课题组供稿;武当之道[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N];国际金融报;2002年

6 梁捷;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经济学[N];南方日报;2005年

7 长城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韩浩;牛市动因在于制度变迁和产业变革[N];证券时报;2006年

8 彭兴庭;高考诚信中“囚徒困境”与制度变迁[N];中国改革报;2005年

9 江苏天鼎 秦洪;制度变迁引发投资机会[N];中国证券报;2006年

10 郁国建;直面WTO的我国会计制度变迁[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凌智勇;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王应密;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赵银亮;东南亚区域制度变迁与对外政策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俊凯;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孙浩;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8 龚晓菊;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岳林继;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模式与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举;金融监管制度创新与发展[D];河南大学;2005年

2 刘亚敏;从土地所有权变迁看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谷秀青;近代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分析(1928-1940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蒋云翔;粮食安全视角下的“粮改”[D];清华大学;2005年

5 柳臻;我国土地出让金制度的历史变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沈建;行政服务中心: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D];苏州大学;2008年

7 武一;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禹宗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9 曾小荟;论我国制度变迁中的金融深化[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卓越;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D];湘潭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90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690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d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