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Sees的RC框架-核心筒超高层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OpenSees的RC框架-核心筒超高层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框架核心筒 弹塑性分析 OpenSees 分层壳单元 超高层结构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的分析多基于商用软件,限制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该文在通用开源有限元程序OpenSees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合理的剪力墙构件模型和混凝土本构模型,实现了RC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的抗震弹塑性分析,并以一系列剪力墙和一栋141.8m高框架-核心筒超高层为例,通过与试验结果和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文提出的单元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可为进一步开展基于开源有限元程序OpenSees的超高层建筑结构地震灾变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Arup;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 弹塑性分析 OpenSees 分层壳单元 超高层结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22804,51261120377) 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131071)
【分类号】:TU973.31
【正文快照】: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地震频发,使得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数值模拟已经成为研究高层和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的一个有效手段[1 2],其中OpenSees(Open System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Simulation)作为一款开源的有限元软件已经逐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小雷;陈学伟;郑宜;彭樵斌;;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及动力弹塑性数值模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2 黄东升,程文p<,彭飞;短肢剪力墙的弹塑性性能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陆新征;林旭川;叶列平;李易;唐代远;;地震下高层建筑连续倒塌数值模型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11期
4 沈飞;楼梦麟;;超高层建筑地震反应中高阶振型影响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S1期
5 杜轲;孙景江;许卫晓;;纤维模型中单元、截面及纤维划分问题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5期
6 陈勤,钱稼茹;钢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静力弹塑性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1期
7 陈云涛,吕西林;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试验和理论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3年04期
8 林旭川;陆新征;缪志伟;叶列平;郁银泉;申林;;基于分层壳单元的RC核心筒结构有限元分析和工程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红梅;剪力墙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义凤;刘文会;;带刚性连梁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韩小雷;唐剑秋;黄艺燕;季静;陈学伟;;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筒体结构非线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4期
3 韩小雷;陈学伟;梁崇;唐剑秋;;不同模型对足尺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模拟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6期
4 赵楠;;克拉玛依科博馆倾斜结构抗震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2期
5 林生逸;彭雪平;韩小雷;周玉;;核电站常规岛主厂房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5期
6 马凯;;超限倾斜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1年03期
7 赵楠;;高层中间层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1年03期
8 蔡小宁;孟少平;孙巍巍;陈佳佳;吴京;;预应力预制混合装配双肢墙弹塑性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应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屈服位移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2期
10 傅剑平,余向前,王飞;短肢墙预应力楼盖体系墙端弯矩增大系数的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楠;马凯;陈彬磊;李婷;;超限倾斜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 王亚勇;高孟潭;叶列平;陆新征;钱稼茹;;基于大震和特大震下倒塌率目标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研究方案[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3 曹万林;卢智成;常卫华;;三控制型核心筒部分悬挂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4 陆新征;张炎圣;何水涛;卢啸;;超高车辆撞击桥梁上部结构研究:损坏机理与撞击荷载[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5 韩小雷;陈学伟;林生逸;;基于宏观单元的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算例及工程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6 陈学伟;韩小雷;孙思为;;三种非线性梁柱单元的研究及单元开发[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7 黄盛楠;陆新征;郑建春;朱伟;;超载导致钢筋混凝土拱桥倒塌的破坏模拟[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金华;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改造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侯炜;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品乐;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损伤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仕香;混凝土结构落层倒塌碰撞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谢凡;高层混合结构层模型试验及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徐建国;大型渡槽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宏战;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构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韦锋;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性态的识别[D];重庆大学;2005年
10 曹杨;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非线性损伤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山山;型钢混凝土L形短肢剪力墙承载力性能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冯帆;基于有限元软件的子结构试验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张帆;基于分层壳单元的剪力墙抗震结构体系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4 董金芝;新型SMA耗能连梁—剪力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谢小华;底部大空间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6 吴爽;基于网络的结构协同弹塑性分析和试验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明君;混凝土板柱结构的落层倒塌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马彦晓;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马鑫;不同钢纤维体积率钢筋混凝土连梁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吴涛;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康宁,洪亮;结构三维弹塑性分析方法及计算机程序CANNY[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2 贾金河,于亚伦;应用有限元和DDA模拟框架结构建筑物拆除爆破[J];爆破;2001年01期
3 左春仁,左振宇;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4 吕西林,吴晓涵;新型抗震耗能剪力墙结构的振动台试验与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1期
5 何政,欧进萍;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改进能力谱法的地震损伤性能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2期
6 侯钢领,何政,吴斌,欧进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屈服位移Chopra能力谱损伤分析与性能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3期
7 周雍年,张晓志,谢礼立;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的效益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1期
8 魏巍,冯启民;几种push-over分析方法对比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4期
9 吴波,李艺华;直接基于位移可靠度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目标位移代表值的确定[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6期
10 朱杰江,吕西林,容柏生;复杂体型高层结构的推覆分析方法和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应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2 李检保;SRC框架—核心筒高层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及非线性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3 门进杰;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社良,陈平,李永国,王崇昌;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2 徐伟良,呈惠弼;钢框架二阶弹塑性分析的简化塑性区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3 刘鸣;结构地震破坏影响因素与结构分类[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4 王卫琴;陈宇文;;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柱的面内弹塑性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韩小雷;陈学伟;吴培烽;郑宜;杨志强;;OpenSEES的剪力墙宏观单元的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4期
6 徐泳;;应用全量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折板结构的探讨[J];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7 陈大鹏;周本宽;左德元;;REISSNER-MINDLIN板的分层杂交应力有限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8 郭荣鑫;王志文;;简化线弹簧模型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92年02期
9 刘开国;正交正放网架的弹塑性分析[J];空间结构;2003年01期
10 孙文林;IDA在钢框架结构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5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勇;黄吉锋;邵弘;李云贵;陈岱林;;大型复杂结构罕遇地震仿真分析EPDA软件进展[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王晓洁;陆道渊;魏丰登;赵明;王进琦;;金广枫景超高层剪力墙结构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西拉;张春俊;;基于广义逆矩阵的特大增量步算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4 杜宏彪;沈聚敏;;用于空间钢筋砼结构弹塑性分析的杆件多维恢复力模型[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5 朱俊;陆道渊;黄良;徐麟;;天津津塔结构钢板剪力墙力学性能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辉;张文芳;;多层砌体结构墙体弯剪破坏的有限元弹塑性分析[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建华;要明伦;;饱和软粘土动力特性的弹塑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8 朱合华;蔡永昌;李晓军;丁文其;;无网格自然邻接点法在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田丰;李俊峰;刘文宇;;包钢一号高炉炉壳弹塑性有限元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庆松;黄真;陈龙珠;;框架钢结构斜隅支撑体系的抗倾覆弹塑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家平;断裂力学王国的探索者[N];中国交通报;2002年
2 关联;439米摩天楼:华森设计深圳新地标[N];建筑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琪;基于位移模式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朱平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与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敏感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郭楠;混凝土板—柱结构设计相关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刘立平;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上部结构弹塑性动力相互作用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5 胡习兵;半刚性连接平面钢框架结构弹塑性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马志涛;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水平受力特性试验研究与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7 孟宏睿;生态轻质水泥基墙体材料性能及密肋复合墙体弹塑性分析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8 尚晓江;高层建筑混合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及抗震性能的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8年
9 杨书燕;特殊地形上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张磊;考虑横向正应力影响的薄壁构件稳定理论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杯;复杂体型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2 常广勋;长肢—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青;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弹塑性分析的QR法[D];广西大学;2005年
4 施礼德;广西医科大学超限高层框支剪力墙住宅结构研究设计[D];广西大学;2005年
5 李坤;钢结构交错桁架结构抗震性能动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维凝;粘滞阻尼器速度指数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7 白聚会;空间网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损伤累积的弹塑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8 邱新刚;单桩—土—框架结构相互作用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张峰;钢框架静力弹塑性(Push-over法)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唐如意;钢—碳纤维混凝土组合肋壳弹塑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30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3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