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地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21:25

  本文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地域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地域性 地域特征因子 层次分析法 权重


【摘要】:为推动绿色建筑的地域化发展,以绿色建筑评价地方标准为研究对象,借助专家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法,重点研究特定地区的地域特征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评价要点的影响,从而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地域性研究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在绿色建筑评价地方标准及其所在地的地域特征的综合作用后,地方标准评价要点产生了地域性修正权重。研究强化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地域针对性,以期引导绿色建筑的本土化发展。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地域性 地域特征因子 层次分析法 权重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DJZR12190010)
【分类号】:TU201.5
【正文快照】: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在绿色建筑的实践中,大规模套用发达国家高成本主动式技术的建设方式不符合当今中国国情。本土建筑师在长期实践中充分关注地域性特征,采用适应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空间设计、材料运用和建造方式,是我国绿色建筑创作的发展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海燕;程志军;叶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解读[J];建设科技;2014年16期

2 宋晔皓;王嘉亮;朱宁;;中国本土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思考[J];建筑学报;201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峰;重庆地区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大宾;香港地域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2 陈力莅;低碳建筑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陈维果;基于重庆地域性的旧建筑再利用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尹杨;四川地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令;张彦飞;罗浩;;基于综合评判法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2 翁季;蔡坤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地域性研究[J];新建筑;2016年02期

3 李宇航;刘广征;李静;;高层城市综合体建筑绿色设计与研究[J];城市地理;2016年04期

4 管毓刚;陈宏;甘月朗;;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看建筑风环境模拟与优化的思路——以广西百色某商业综合体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年01期

5 王敏;张行道;秦旋;;我国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纵横比较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年01期

6 陈宏;甘月朗;;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看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街区尺度篇[J];建筑学报;2016年02期

7 张海峰;郭晓宇;高明东;;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美国LEED的对比研究[J];江苏建筑;2015年06期

8 李昊;李重;;绿色办公建筑的被动式设计策略探究——以云龙发展中心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9 姜帆;;基于被动式策略引入方案设计及策略体系建构的建筑物理特性分析——以岭南地区博览建筑为例[J];华中建筑;2015年12期

10 王建廷;刘盈;;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变化及推进建议[J];建筑经济;201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世学;设计学视野中的重庆湖广会馆与河南山陕会馆之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群;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庆顺;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佶;同里古镇历史建筑调研分析及保护策略[D];苏州大学;2015年

2 古洁;烟草工业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3 钟田力;基于群决策与证据理论的重庆地区生态城指标体系及决策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4 宋天平;产业化“低碳住宅”成本补偿与收益分享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5 郭云鹏;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BIM技术应用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黄芳;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低碳公共建筑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张阔;绿色物流中心的室外环境设计探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李美华;低碳建筑技术评估体系指标构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韩浩;绿色建筑双认证节能与舒适性措施选择方法及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罗婧;“异构”设计方式在历史建筑更新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海燕;程志军;叶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修订[J];建设科技;2013年06期

2 宋晔皓;林波荣;姜涌;;绿色与建筑[J];时代建筑;2008年02期

3 宋晔皓,栗德祥;整体生态建筑观、生态系统结构框架和生物气候缓冲层[J];建筑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刚;香港公屋设计特色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杨观宇;城市舒适性步行系统的影响要素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阮玲;紧凑城市观念下香港公屋的建筑形态与规划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伍倩仪;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费衍慧;我国绿色建筑政策的制度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胡芳芳;中英美绿色(可持续)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尹杨;四川地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杨长贵;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初探[D];中南大学;2010年

9 马末妍;基于LEED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魏小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分析与评价[D];湖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湖;;建设部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J];建筑工人;2006年09期

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定工作启动[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23期

3 ;规范绿色建筑评价 积极促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J];中国住宅设施;2008年09期

4 ;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J];商品混凝土;2009年04期

5 徐庆成;;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03期

6 宋凌;;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J];建设科技;2009年06期

7 宋凌;古春晓;刘瑞芳;;绿色创“星”——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题[J];建设科技;2009年14期

8 古春晓;刘瑞芳;;“星”标志——新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J];建设科技;2009年14期

9 ;关于2009年度第一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名单的公告[J];暖通空调;2009年11期

10 ;2009年度首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名单出炉[J];施工技术;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将于近日实行[A];防水工程与材料《会讯》第4期(总135)[C];2013年

2 王yN;王随林;王清勤;宋晓新;张旭;罗雪莹;;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A];庆祝北京制冷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斌;魏兵;骆雯;;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4 王建林;高玮;;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综述[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辑)[C];2009年

5 崔景立;张海宇;常松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给排水若干条文探讨[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胡春燕;陈先梅;华勇;;绿色建筑与测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读后感[A];2014年全国建工建材检测实验室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自2014年起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A];全国第十五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和;2009年度首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名单出炉[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主任 宋凌;宋凌:绿色建筑评价制度需完善细则[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3 方佩岚;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开始启动[N];建筑时报;2007年

4 朱剑红;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启动[N];人民日报;2007年

5 刘玉峰邋温艺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定工作启动[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6 张佳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定工作启动[N];中国建设报;2007年

7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张峰;推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促进绿色建筑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8年

8 李静华;首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出炉[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朱颖心;照搬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不“绿色”[N];中华建筑报;2009年

10 吕建;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框架体系[N];中国建设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俊;杭州新电力调度大楼绿色建筑项目设计及其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郑云生;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3 夏菲;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军队项目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4年

4 徐艳玲;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在富士康大厦项目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尹杨;四川地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凌震亚;工业厂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孙佳媚;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6年

8 翟宇;绿色建筑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叶森;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红;绿色建筑评价问题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38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38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