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散砂土不稳定性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松散砂土不稳定性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力学 不稳定性 常偏应力排水剪切试验 变围压三轴仪 松散砂土
【摘要】:对松散丰浦砂进行三轴不排水和常偏应力排水剪切(constant shear drained,简写为CSD)试验。试验采用高精度变围压三轴仪可实现CSD试验全过程偏应力不变,得到比以往研究更为可靠的试验结果。试验发现,在不排水试验中,同一孔隙比的试样在不同围压下具有相同的不稳定线,但同一围压下不稳定线的斜率随孔隙比的增大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试样在完全排水条件下会发生不稳定,即试样产生明显塑性变形,轴向应变和体积应变迅速增大。以往的研究中CSD应力路径的施加采用轴向力不变,试验过程中偏应力的减小会对不稳定性的判断造成影响,这可能是不同研究者得出不一致结论的重要原因。对松散砂土在不排水和排水条件下不稳定性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松散砂土无论在不排水条件下还是在完全排水条件下,相同孔隙比的试样均是在同一应力比下达到不稳定状态。试验结果为排水条件下不稳定性机制研究提供更强有力的试验依据,可用于解释某些边坡的破坏机制。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力学 不稳定性 常偏应力排水剪切试验 变围压三轴仪 松散砂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383,51025827,51308420)
【分类号】:TU441
【正文快照】: 1引言土体的不稳定性是导致土体破坏的机制之一。不稳定性是在土体破坏前达到的一种应力状态,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土体由于不能继续承受外界荷载而产生较大的塑性应变[1-2]。以往关于土体不稳定性的研究多集中在饱和松砂的不排水试验中,并用以解释砂土边坡的流滑失稳和破坏[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韦昌富,江礼茂,,章根德;饱和砂土的非稳定性[J];岩土工程学报;1994年06期
2 符新军;赵仲辉;;饱和粉砂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超;筒型基础负压沉贯渗流分析模型[D];天津大学;2007年
2 段钊;黄土滑坡触发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云华;砂土路基湿化变形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侯新强;吉林台一级水电站爆破堆石料的三轴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3 杨飞;黑方台灌溉诱发黄土滑坡变形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张昌军;西安地区黄土斜坡人工降雨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祥;谭新;丁万涛;;济南市基坑支护设计系统[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0期
2 张在明;;一本有特色的土力学教材[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3 张正威;;从《土力学》的学科特点谈高职高专土力学的教学方法[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费康;;虚拟三轴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及应用[J];高教论坛;2009年02期
5 吴同情;许年春;吕庆江;;“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8期
6 郭进军;;土力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7 费康;许朝阳;;研究性学习在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04期
8 李经春;《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J];吉林水利;1997年08期
9 殷宗泽;土力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简讯[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肇钧;;土的破坏机理和土力学问题[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2 孟庆文;叶启民;;再谈触探土力学[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孟庆文;叶启民;;触探土力学概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赵成刚;李涛;;面对21世纪的土力学与岩土工程教育[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赵志峰;邵光辉;张婷;;浅议如何在“基础工程”教学中实现学习迁移[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卢肇钧;;关于土力学发展与展望的综合述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介玉新;许延春;李广信;温庆博;;深部粘土的性质与深土力学[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8 李婕;顿志林;张学民;高雪冰;;横观各向同性地基Cerruti问题的解析解[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9 何文龙;杨平;邵光辉;张婷;;土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郑大为;张彬;王笑冰;;粘度渐变型浆液渗透注浆灌注均匀砂层计算方法的研究[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李峰;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在兰举行[N];甘肃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骆会欣;鑫三角系统 为建筑工程带来三大自由[N];中国花卉报;2007年
3 本报通讯员 孙海华 张小果;“弦线模量”何以38年写不进规范[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顾今;我国桩基工程实践水平国际领先[N];建筑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又耳;西安理工大学众专家进行初测[N];陕西科技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邓东来 郭西平;计算湿陷软件已送黄熙龄罗宇生[N];陕西科技报;2007年
7 顾今;探讨全球岩土工程未来发展方向[N];建筑时报;2008年
8 李星;粉煤灰又有新用途[N];中国矿业报;2005年
9 宋玉环;重视高难度重大工程问题研究[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璇;率独立耗散岩土材料多变形机制的热力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孙丽云;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固结试验与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李彰明;土体力学响应的有限特征比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引科;非饱和土混合物理论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5 王助贫;三轴试验土样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骆亚生;非饱和黄土在动、静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结构变化特性及结构性本构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杨爱武;结构性吹填软土流变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刚;土力学网络CAI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庞浩;长螺旋钻机提钻力学行为及提钻液压控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朱小可;松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及离散元模拟[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4 纠永志;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饱和黏土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胡勇;基于混凝土力学的受扭构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喜军;饱和黏土的一维流变固结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7 何致宏;变分极限平衡法在土力学极值问题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勇;浅基础地基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朱崇辉;粗粒土的渗透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云龙;土工三轴试验中端部接触和端部约束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9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3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