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住居户内空间设计及集约策略研究——以“7m~2”极限住居为例
本文关键词:极限住居户内空间设计及集约策略研究——以“7m~2”极限住居为例
【摘要】: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住宅也在向精细化、节约化迈进。集约的住宅户内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在建筑层面上为社会弱势群体缓解住房困难的问题。在对极限住居及空间集约模式的设计研究中,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极小住宅案例的追溯,在设计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出"7m2"多适应性微型住宅,并进一步探索了极限住居内部空间设计的基本策略及处理手法。在保证人的舒适性的前提下,从平面、垂直空间及可变家具等方面进行设计,设计出满足单人或多人的居住空间。"7m2"微型住宅的建造验证了极小空间高效利用的可行性,户内空间集约策略的研究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定能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山地城镇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关键词】: 微型住宅 可变空间 集约
【基金】: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城科字2011第2-71号)
【分类号】:TU241
【正文快照】: 0引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资源被过度消费,节约型社会要求我们合理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可持续的发展[1]。住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其生命周期内也将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因此,住宅的设计建造也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想;;万科的极小住宅试验[J];北方人(悦读);2013年03期
2 刘玉惠;;浅析微型住宅和适应性住宅的设计[J];建筑;2011年06期
3 鲍家声;支撑体住宅规划与设计(续)[J];建筑学报;1985年03期
4 鲍家声;高效空间住宅设计效益谈[J];建筑学报;1992年11期
5 王艺洁;;行于斯 止于斯——马丁岬上的极小化住宅[J];建筑师;2013年03期
6 施洁莹;;空间的多维度设计和极限空间研究[J];室内设计;2009年05期
7 刘晓洁;沈镭;;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3期
8 杨颖;郭秋帆;卢玉云;刘楚怡;;多变组合式家具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茂华;浅议可变住宅[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李娟;李适宇;林高松;;基于投影寻踪的广东省资源环境绩效评估与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年01期
3 朱有志;周海燕;;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4 刘纯彬;张晨;;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初探——山西省太原市的启发[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5 刘闯;于伯华;刘向群;;我国再生资源企业布局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6 王丽;左其亭;高军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7 董明辉;邹滨;;城市两型社会发展评价与对策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3期
8 李新平;;基于熵值法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9 李福英;;“四维化策略”住宅空间灵活性设计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6年01期
10 任慧茹;;中小户型住宅舒适度性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硅谷;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锡红;杨永福;;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指标体系构建——以东部“五省市”为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董明辉;;常德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评价与对策[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慧;“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贾凤伶;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鹏翔;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新平;“两型社会”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孙鹏;空间句法理论与传统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解读—承德避暑山庄空间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吴锦绣;建筑过程的开放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0年
7 柳闽楠;住宅全装修的系统化与适应性[D];同济大学;2007年
8 杨斌;资源约束下的节约型社会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黄少坚;节约型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吴军;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选址适宜性评价方法探讨[D];浙江大学;2011年
2 黄雁峰;长沙县“两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欧阳念宏;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广磊;军用直升机指标体系论证和评估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欧婵娟;基于集对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苏立坡;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志忠;城市大众住宅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吴中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绩效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李桂香;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翊;节约型校园建设与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毛锋,石冰,马强,朱高洪;论消费适度与资源节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魏皓严;郑曦;;圆角玻璃[J];建筑师;2008年02期
3 贡坚;城市建设理论和住宅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5年18期
4 张卫民;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徐君,曾旗;矿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03年05期
6 陈德敏;节约型社会基本内涵的初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7 马其芳,黄贤金,彭补拙,翟文侠,刘林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6期
8 沈镭,成升魁;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资源科学;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彦波;;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的限制与挑战[J];城市环境设计;2008年03期
2 杨雅丽;;从室内空向分隔谈空间利用[J];美术大观;2008年08期
3 熊延龄;;航天飞机将以军事为主,紧缩空间利用项目[J];国外空间动态;1987年02期
4 周以元;;平屋顶住宅的顶层空间利用[J];住宅科技;1990年06期
5 李志宏,李毅,崔新伟;城市住宅顶部空间利用方式的新探索[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于晓娜;;大学,,从杭州到香港:平铺叙事VS立体语言[J];建筑与文化;2007年05期
7 朱晖;晏克非;;城市枢纽立交选型与空间利用关系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8年02期
8 ;挪威研制新型安全救援吊[J];航海;2009年02期
9 周翔宇;周立君;;沂河临沂城区段生态保护与滨河建筑空间利用的思考[J];治淮;2013年09期
10 谢惠;金然;;小户型室内空间利用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建筑;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海卉;;以空间集中实施要素集约化的思考——针对镇村空间利用调整[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2 王其东;李敏;;探讨基于安全与保护的海岛空间利用途径——以广东省南三岛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永红;;试论空间政策的重要性——以深圳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杨俊宴;史宜;陈雯;;基于空间适宜性分区的市域生产力布局规划——以如皋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晓民;;住宅的内部交通与空间利用[A];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2004优秀技术管理论文评选论文集[C];2004年
6 汪树群;徐涛松;;城市规划区空间利用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的探讨——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素君;莫湖燕;;“产业转型”促进“空间转型”——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骄;;城镇上山建设中空间政策协调性研究[A];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杨_g;李炜;;东北大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探析——以长春市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程烨;科学构筑土地空间利用产权制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王江;让空间充满和平[N];科技日报;2001年
3 贺明;如何装修房屋边角空间[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玉洁;建筑“第五立面”大有可为[N];中华建筑报;2014年
5 一安;空间设计带来自由飞翔[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本期主持本报记者 冯杰;深化有形空间拓展无形空间[N];深圳特区报;2005年
7 顾巍钟;南京“桥下空间”占用严重[N];新华日报;2008年
8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邹伟;城市新课题:桥下空间如何利用?[N];南京日报;2009年
9 紫晓;太空资源——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蒋金龙;停车经济渐成气候[N];西部时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卫星;杭州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杨;室内潜在空间探究[D];青岛大学;2013年
3 张丽;基于反消极性的城市高架路桥下空间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唐铀钧;城市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探讨[D];西南大学;2012年
5 李明欣;公路型交通走廊沿线空间利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6 熊丹;城市空间利用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张琼琼;亚太空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陈铭勇;空间使用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朱传波;寒冷地区住宅中“冷藏空间”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10 黄琪;城市制高空间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41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4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