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05:28
本文关键词:广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 公共服务设施 Kernel分析 通径分析 广州市
【摘要】:以教育、医疗和文体设施为例,采用Kernel密度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广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城乡聚集水平差异显著,总体上呈核心 边缘圈层结构格局,其中老城区为核心区,新开发区为过渡区,而广大农村区则为边缘区;2)不同类型设施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各具特色,医疗设施密集程度最高,教育设施次之,文体设施最低;3)区际空间分布不均,行政区划烙印明显,越秀、海珠和荔湾区核密度最高,与增城、从化差异显著,行政边界成为Kernel密度等值线连续向外扩展的割裂线;4)通径分析表明,人口因素决定公共服务需求,是影响公共服务空间布局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因素决定公共服务供给,防止人口过于集中分布和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是解决广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乡 公共服务设施 Kernel分析 通径分析 广州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624,41301203,30870435)
【分类号】:TU99
【正文快照】: 公共服务设施是承载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1],具有强正外部效应特征[2],服务效益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公共服务设施非均质的空间分布导致其服务效益凸显空间差异和社会不公平[3],是引发城市空间隔离、引导不同阶层社会群体空间竞争和冲突的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2 晋t熝,
本文编号:776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7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