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臭氧-BAC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参数优化与有机物去除特性
发布时间:2017-09-02 12:19
本文关键词:预臭氧-BAC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参数优化与有机物去除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预臭氧-生物活性炭 臭氧投加量 臭氧接触时间 深度处理 微量有机污染物
【摘要】:采用中试装置研究了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长江南京段微污染原水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接触时间对预臭氧氧化、砂滤及生物活性炭单元中DOC、BDOC、CODMn、UV254和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臭氧接触时间为10 min时,预臭氧氧化单元中DOC、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9%、31%和78%,BDOC增长了33%;砂滤单元四种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25%、52%、42%和44%,而生物活性炭滤柱对四种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46%、83%、52%和20%,高于常规处理工艺。整个工艺对三种微量有机物(1,2,4-三氯苯、DMP和DEHP)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了60%、68.6%和68.8%。与未投加臭氧相比,臭氧的投加有效促进了砂滤和生物活性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采用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长江原水,有效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保障出水水质安全。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预臭氧-生物活性炭 臭氧投加量 臭氧接触时间 深度处理 微量有机污染物
【基金】:国家“十二五”水专项课题(2014ZX07405002)
【分类号】:TU991.2
【正文快照】: 长江干流中下游主要城市江段普遍遭到微量有机物污染,主要表现为有机物综合指标及氨氮的升高,同时原水的致突变试验结果呈现为阳性[1]。微污染原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天然有机物(NOM)和人工合成有机物(SOC),其中SOC中的农药、氯苯、醚类大多为有毒有害有机物,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晟,徐祖信,王晓昌;饮用水处理中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机理[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03期
2 代荣;许阳;;原水预臭氧化对常规处理工艺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10期
3 张绍梅;周北海;刘苗;顾军农;张春雷;章涛;王占生;;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密云水库水中试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21期
4 乔铁军;孙国芬;;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微生物安全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05期
5 孟建斌;陆少鸣;;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主臭氧投加量的优化[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21期
6 曾锋,傅家谟,盛国英,杨惠芳;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7 刘军,王珂,贾瑞宝,王占生;臭氧-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J];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8 郭召海,杨敏,张昱,裴义山,张君枝,^儚淮径,
本文编号:778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7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