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玻化微珠外保温墙体的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3 08:05

  本文关键词:玻化微珠外保温墙体的性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传热系数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热桥效应 舒适度


【摘要】:当今社会,全球对建筑能耗越来越重视,随着建筑领域对保温材料的不断研究,各种新型保温材料相继问世,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就是其中一种隔热保温优良的无机材料。本文主要研究玻化微珠外保温墙体的保温性能,采用配合比优化后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通过传热系数测定仪检测试验验证了玻化微珠保温墙体的保温性能,并使用ANSYS FLUENT商业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能够有效的减少热桥效应以及满足人体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通过对保温墙体的热工性能试验分析,表明以多孔砖为主体结构的玻化微珠保温体系保温墙体,其传热系数满足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标准,实际值与理论值相差2.61%。使用ANSYS FLUENT软件对玻化微珠外保温墙体的进行了稳态数值模拟分析并与无保温、聚苯板保温做分析比较,得出了以下结论:热桥内表面温度小于主墙体内表面温度,温度差最高值处于两种材料交界处;玻化微珠保温材料降低了热桥结构的热流密度,减少了热桥部位的影响范围,热桥影响范围为主体墙厚度的十五分之一到九分之一;内表面温度远高于结露温度,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保温效果好。三种保温结构(无保温、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聚苯板)的热桥影响范围不同,其中无保温的影响范围最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热桥影响范围最小,并且能够很好的减少建筑结构中的热桥效应;无保温墙体的最小温度小于露点温度,建筑结构应当做保温以减少热桥效应;如果使用聚苯板保温材料,空调板部位应做保温,可以极大减小热桥效应的影响。对玻化微珠外保温墙体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并与无保温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如下结论:夏季墙体内表面温度每天变化幅度为1℃左右,在冬季墙体内表面温度每天变化幅度逐渐趋于稳定并保持在2℃左右,温度变化小,满足人体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无论冬季还是夏季,玻化微珠保温墙体内表面的温度变化幅度均比无保温温度变化的幅度要小,说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额保温性能优良,室内温度变化幅度小,更能满足人体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
【关键词】:传热系数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热桥效应 舒适度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51;TU111.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引言10-12
  • 1.1.1 建筑节能概述10-11
  • 1.1.2 建筑节能的发展11-12
  • 1.2 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12-16
  • 1.2.1 节能建筑材料的发展12-14
  • 1.2.2 节能建筑规划与设计14
  • 1.2.3 建筑节能系统的发展14-16
  • 1.3 建筑保温墙体节能技术16
  • 1.4 研究背景16-17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0
  • 1.5.1 国外研究现状17-19
  • 1.5.2 国内研究现状19-20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20-22
  • 第二章 试验研究分析22-34
  • 2.1 试验方案22-23
  • 2.1.1 材料选择22-23
  • 2.1.2 试件参数23
  • 2.2 试验设备23-25
  • 2.3 试验过程25-29
  • 2.3.1 玻化微珠保温墙体的砌筑与养护25-26
  • 2.3.2 墙体传热系数测定过程26-28
  • 2.3.3 试验计算理论28-29
  • 2.4 试验数据分析29-31
  • 2.5 墙体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31-32
  • 2.6 湿度对墙体传热系数的影响研究32-33
  • 2.7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热桥部位稳态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分析34-46
  • 3.1 温度场求解的有关理论与方法34-36
  • 3.1.1 通用导热微分方程34
  • 3.1.2 通用导热微分方程的简化34-35
  • 3.1.3 边界条件35
  • 3.1.4 对流传热模型求解方法35-36
  • 3.2 ANSYS FLUENT进 行热学模拟的主要方法36
  • 3.3 热桥结构处的数值模拟分析36-40
  • 3.3.1 计算模型36-37
  • 3.3.2 热桥温度场模拟与结果分析37-40
  • 3.4 与不同保温形式的热桥对比分析40-43
  • 3.4.1 计算模型40-41
  • 3.4.2 热桥温度场模拟与结果分析41-43
  • 3.5 本章小结43-46
  • 第四章 非稳态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分析46-56
  • 4.1 二维非稳态温度场求解方法46-49
  • 4.2 非稳态模拟与结果分析49-55
  •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49-50
  • 4.2.2 网格划分及温度的定义50-51
  • 4.2.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51
  • 4.2.4 结果分析51-55
  • 4.3 本章小结论55-56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6-58
  • 5.1 结论56-57
  • 5.2 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4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君;黄振利;李志华;阎培渝;张盼;;不同保温形式墙体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2 李仕国;王烨;;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2期

3 王甲春,阎培渝;外墙外保温系统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04年11期

4 杨莉萍,张双喜,王延东;新型复合保温砌块的热工性能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02年10期

5 樊洪明,曾剑龙 ,简毅文 ,江亿;围护结构三维导热数值仿真研究[J];建筑技术;2002年10期

6 金伟良,叶甲淳,严家,徐铨彪,潘金龙;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热工性能测试与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02年02期

7 李雪,张双喜,孙祥泰;保温砂浆性能分析[J];工业建筑;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景峰;间歇采暖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武志东;寒冷地区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性能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83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83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