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水网显性的江南水乡城市滨水用地规划调整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恢复水网显性的江南水乡城市滨水用地规划调整方法研究
【摘要】:传统江南水乡城镇是以水网为核心,水陆相生相依。而在大规模建设中,鲜明的水城意象正逐步消逝,水网逐步隐性退化。研究认为,恢复水城意象首先要恢复水网的显性地位,前提是恢复滨水地块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根据用地功能的公共开放的属性,将地块与水网的关系分为适宜、兼容和排斥三种性质;引导城市滨水地带应尽可能选择适宜类别的功能,并且通过分割置换、分化归纳及引导转换的手法调整兼容、排斥类别滨水用地,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滨水地带的公共性和连续性。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江南水乡 水网 城市滨水用地 用地属性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科学技术项目(2011-K7-22)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江南水网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域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地域划分有所不同。近现代该地区则多指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苏南地区和浙江一带,包括苏(苏州)、嘉(嘉兴)、湖(湖州)、杭(杭州)、绍(绍兴)、甬(宁波)等地。江南地区气候温润,雨水充沛,水网密布,素有水乡泽国的美称。“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言奇,王赵云;拓展苏州水上旅游空间的构想[J];规划师;2005年06期
2 何序君;陈沧杰;;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述评及展望[J];规划师;2012年10期
3 王晋;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新向;;基于游客和居民认知的城市水域景观旅游开发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2 黄昊;贾铁飞;;古运河旅游开发及其空间模式研究——以京杭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区段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2期
3 陈沧杰;王承华;宋金萍;;存量型城市设计路径探索:宏大场景VS平民叙事——以南京市鼓楼区河西片区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3年05期
4 宋洁;程望杰;;城乡规划领域文化体系构建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4年01期
5 王颖莹;;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设施发展策略与实施建议[J];规划师;2014年01期
6 舒肖明;;宁波市区商帮文化水上旅游线路开发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5期
7 王志华;;旅游空间整合开发的文献综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于秋阳;冯学钢;;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水上休闲资源整合决策模型与应用研究——以长三角为例[J];上海管理科学;2012年02期
9 舒肖明;;宁波市区三江水上旅游开发探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2期
10 俞娟;金英红;;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苏州古城保护探索[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萍;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莹;重塑苏州水城意象的对策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2 曾琳;明清苏州休闲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葛莉;培育开发乡村水旅游资源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张福明;论扬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D];苏州大学;2007年
5 丁波;南京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朱长友;苏州古城与新区衔接地段更新设计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7 阿米娜·吐尔逊;西北地区城市更新过程中传统社区保护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费广实;聊城古城保护模式及更新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9 张睿;长三角水上旅游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司利;跨区域水上旅游竞合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波,陈喜波;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视野——以昆明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2 李yN;吴义士;王红扬;;西方文化规划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3 牛锦红;;回顾与展望: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4 赵敏;地方文化形象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边境贸易区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5 阮仪三,张艳华,应臻;再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3年12期
6 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6年11期
7 董奇;戴晓玲;;英国“文化引导”型城市更新政策的实践和反思[J];城市规划;2007年04期
8 武廷海;走向生态文化的城市规划[J];城市问题;1995年03期
9 王富臣;论城市结构的复杂性[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4期
10 肖建莉;;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城市文化遗产管理[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4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换届大会预通知[J];给水排水技术动态;2004年01期
2 ;诚邀企业参与2008年全国给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让我们携手奔跑在水行业的最前沿![J];给水排水动态;2008年03期
3 ;2008年全国水网给排水技术年会暨理事换届会议预通知[J];给水排水动态;2008年02期
4 蔡健民;;当务之急是建设福州水网[J];水利科技;2006年03期
5 ;“2004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换届大会”的通知[J];给水排水技术动态;2004年02期
6 ;2004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换届大会预通知[J];给水排水技术动态;2003年04期
7 ;2006年全国水网年会在株洲成功召开[J];给水排水动态;2006年06期
8 尚廓;创造更新更美的江南水乡城镇风貌[J];建筑学报;1983年12期
9 ;2004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换届大会纪要[J];给水排水技术动态;2004年03期
10 柳航;刘曙光;;江南水乡古镇的排水系统及防洪探讨[J];中国防汛抗旱;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前言[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前言[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丘汉明;陈璇;林济东;;武汉市水环境建设实践与探索[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部分理事单位信息统计表[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前言[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孙乃弘;韩涛;;天津市中心城区污水泵站系统规划调整[A];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前言[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军;;校园建设规划调整的探索与实践[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9 石建中;蒋中汉;;县级政府招商引资项目给规划部门带来的问题及对策[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10 赵红斌;高静;;从重庆最牛“钉子户”拆迁事件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调整[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周伯胜、张志斌;武邑全力打造水网绿城[N];衡水日报;2010年
2 张朝辉;打通水系 打造水网 把“水市湖城”这一品牌叫响做靓[N];衡水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王希录邋记者 刘洪祥 焦同喜;故城用全新理念打造“水网绿城”[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赵申;打通给排水的“任督二脉” 织就城市绿色水网[N];中华建筑报;2010年
5 顺水;北京市顺义区“三级水网”蓄雨洪[N];中国水利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方鹤霖;实行票决制 多数同意才算数[N];湘潭日报;2010年
7 钟燕;莞城用地紧张拟减人口2600[N];东莞日报;2008年
8 记者 文慧;“楚河汉街”开启大东湖时代[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饶爱玲;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举行今年第三次会议[N];永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段文雅;市人大领导考察市区水系水网规划与建设情况[N];衡水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昕;转型期江南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夏林茂;北京市“控规调整”中的技术与政治性因素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佩华;江南传统水乡城镇景观原型及其形式表达[D];江南大学;2006年
2 段宁;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方法及制度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刘树;上海郊区传统水乡风貌与现状风貌的特征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刘佳;嘉兴市城市滨水区更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夏固萍;物权视角的城市规划制度改进[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杨璇;以遗产为设计[D];同济大学;2008年
7 韩向颖;城市景观生态网络连接度评价及其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张梦佳;奥运会对举办城市规划影响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9 谢小敏;苏州地区水乡古镇空间拓展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10 余建华;南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85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85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