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钢纤维及纳米材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4 16:27

  本文关键词:钢纤维及纳米材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UHPC 钢纤维 纳米材料 早期力学性能


【摘要】:从钢纤维及纳米材料的特性出发,通过水泥胶砂流动度实验、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实验,对比分析了钢纤维和纳米材料组合方式对UHPC 7 d抗压强度、应变能密度、抗折强度和断裂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纤维和纳米材料的掺入不仅提高了UHPC的早期强度特别是其抗折强度,也大大提高了UHPC的韧性。相较而言,钢纤维的增强作用更为明显,且2.5%超细钢纤维与3%纳米材料组合掺入,对UHPC抗折强度和韧性的增强作用都最为显著。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UHPC 钢纤维 纳米材料 早期力学性能
【分类号】:TU528.572
【正文快照】: 1引言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过去三十年极具创新性的水泥基材料。近年来在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也愈来愈引起业界重视,因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材料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黄政宇等给出了2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严少华,钱七虎,孙伟,尹放林;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单轴压缩下应力-应变关系[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沈荣熹;;中国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的新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5年05期

3 黄煜镔;钱觉时;;龄期和养护方式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07年03期

4 司秀勇;潘慧敏;;纤维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1年06期

5 黄政宇;曹方良;;纳米材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2年18期

6 黄政宇;祖天钰;;纳米CaCO_3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3年06期

7 黄政宇;沈蒲生;蔡松柏;;200MPa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J];混凝土;1993年03期

8 焦楚杰;蒋国平;高乐;;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数值仿真[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安双;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及开裂趋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聪;许金余;;弹体对钢纤维混凝土侵彻深度的计算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01期

2 季斌;方秦;麻海燕;余红发;;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准静态力学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3 黄瑞源;王志亮;李永池;章杰;;钢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与本构模型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8期

4 吕平;我国水泥及混凝土现状与发展简介[J];硅酸盐建筑制品;1994年05期

5 马林杰;;新型高纤维含量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特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李艳;梁兴文;邓明科;;高性能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常规三轴受压本构模型[J];工程力学;2012年01期

7 杨吴生,黄政宇;新拌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变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4年02期

8 刘小根;尹久仁;吴建华;阮斌;;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力学行为及破坏特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7年03期

9 赵庆新;刘朝阳;郝圣旺;;基于正交理论的RPC配合比设计[J];硅酸盐通报;2010年01期

10 刘倩倩;余红发;;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的耐久性及其性能退化机理(英文)[J];硅酸盐通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荣熹;;中国纤维水泥制品行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探讨[A];第六届《全国纤维水泥制品学术、标准、技术信息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一次中国硅酸盐学会砼与水泥制品分会纤维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会议资料及论文汇编[C];2006年

2 曹鹏;冯德成;曹一翔;左文锌;;三点弯曲纤维增强混凝土缺口梁的断裂性能试验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3 黄政宇;沈蒲生;苏富鼎;;高含量钢纤维混凝土受压性能的研究[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陈雪;孙乾耀;崔立山;徐春明;;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特性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从盛;轻质高强混凝土脆性机理与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延永东;氯离子在损伤及开裂混凝土内的输运机理及作用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3 乔墩;减缩剂对水泥基材料收缩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侯东伟;混凝土自身与干燥收缩一体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尹健;高性能快速修补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3年

6 张宏战;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构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增强、增韧机理及基于韧性的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永胜;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侵彻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龚建清;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级配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刘海波;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连续梁结构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传尧;干粉抹面砂浆配合比设计及与墙材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宁超;聚丙烯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3 胡瀚;钢纤维聚合物高强混凝土的温度疲劳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樊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四桩承台的受力性能[D];郑州大学;2011年

5 易小顺;废轮胎钢丝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D];南昌大学;2011年

6 郝聪杰;半干法水泥纤维板的生产工艺与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吕黄;深厚沉积砂层大直径PHC桩承载特性及沉桩质量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刘朝阳;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与冲击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9 程宇;对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静力学性能及其冲击压缩性能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宋海滨;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3D-BSFC)力学性能和本构方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奇,梁传栋,刘光明;纳米SiO_2粉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试验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2 孟涛;钱匡亮;钱晓倩;詹树林;;纳米碳酸钙颗粒对水泥水化性能和界面性质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2期

3 尹健,周士琼;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焦楚杰;孙伟;高培正;;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爆炸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03期

5 王迎飞;黄雁飞;;减缩剂对高性能砼收缩开裂性能影响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6年03期

6 朱建强;张士萍;邓敏;;抑制水泥浆体早期自收缩的方法[J];硅酸盐通报;2008年01期

7 潘慧敏;;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年05期

8 张西玲;姚爱玲;;矿渣掺量和细度对矿渣胶凝材料收缩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0年06期

9 应姗姗;钱晓倩;詹树林;;纳米碳酸钙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1年06期

10 黄玉华,刘松;混凝土成熟度的原理与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荣熹;;我国非石棉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发展[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忠远;微纳粉体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武;解决回转窑窑口易损的方法[J];中国建材;1989年11期

2 孙勇,张代明,李文忠,高云;钢纤维复合耐火材料断口的电子探针观察[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6年04期

3 穆柏春,刘秉余,,弓自洁;钢纤维的增强增韧作用[J];耐火材料;1995年06期

4 柴剑玲;钢纤维在炼钢用Al_2O_3-C耐火材料中的作用[J];耐火材料;2003年02期

5 武继业;;钢纤维耐磨磷酸盐砖在回转窑窑口的应用[J];水泥;1992年03期

6 ;钢纤维聚合物结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7 王宝和;张伟;;纳米材料干燥技术进展(三)[J];干燥技术与设备;2004年01期

8 谷燕,刘贵昌;化学镀在纳米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J];电镀与精饰;2005年06期

9 张建华;;纳米氧化锌的功能及应用前景[J];济南纺织化纤科技;2005年01期

10 迪丽娜尔·牙生;香成龙;;纳米材料—硅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儒;;打破富勒烯的独立五元环规则[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王冲;林鸿斌;杨长辉;叶建雄;白光;;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胡辉;方增滨;涂阳墨;白燕;;α-TeO_2:Tm~(3+)/Ho~(3+)/Yb~(3+)纳米材料的红绿蓝光可调上转换发光(英文)[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鹏铎;卢芳云;陈荣;林玉亮;;一种修正带几何缺陷钢纤维混凝土试样的SHPB动态强度测试的方法[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侯碧辉;梁任又;秦晓英;;纳米NiAl的ESR研究[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6 许维源;;近年来脉冲电镀发展概况[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毕丽峰;张明;王思兵;李艺;李宝宗;杨永刚;;手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兰成明;李惠;肖会刚;;纳米混凝土抗磨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9 范高超;黄在银;;尺寸效应对CaMoO_4微纳材料及反应体系热力学性质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范高超;黄在银;;尺寸效应对CaMoO_4微纳材料及反应体系热力学性质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型纳米材料在西藏诞生[N];今日信息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熊潇汀 通讯员 郭志帅;透视纳米涂料[N];中华建筑报;2005年

3 杨检;美国研究纳米材料危害性[N];国际商报;2004年

4 肖佳;为纳米材料看风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5 陈国方 陈顺日 吴单;强强联手谱新篇[N];安康日报;2009年

6 洪福 岳琴;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召开[N];科技日报;2003年

7 ;纳米复合发光材料器件研制成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8 青桐;纳米材料:幕墙领域天地宽[N];中华建筑报;2001年

9 张晓枫;纳米材料测试体系在上海建成[N];中国化工报;2004年

10 王亚丽;纳米技术将引发化工产业的革命[N];中国化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战辉;ⅣB族金属氮化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永峰;煤基纳米和微米炭材料的电弧法制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辛显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纳米粉和薄膜制备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刘赫凯;钢纤维对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构件弯/剪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杨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功能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蒋晓瑜;钨簇多酸盐与钴酸镧纳米材料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7 肖璞;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在直接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8 Hayder Abdulhasan Abbood;几种钒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在颜料催化降解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汤兑海;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和药物释放方面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汪乐余;发光稀土氟化物与磁性氧化物纳米晶的合成、表征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珊珊;纳米红丹和超细氧化铋粉末的合成、表征及磁性纳米钴粒子的制备研究和表征[D];吉林大学;2006年

2 赵昌明;稀散元素多硒纳米晶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3 何升明;液相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粉体工艺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周小春;常压干燥溶胶—凝胶法SiO_2气凝胶制备和表征[D];南昌大学;2005年

5 董森;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Fe粉的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6 于学清;纳米γ-Al_2O_3的制备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7 段体兰;纳米锌锡氧族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及银的模板法制备[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韩海涛;三氧化钨陶瓷的烧结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徐子林;燃烧法制备纳米氮化硼及氮化物复合材料[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庞秋云;铜铝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92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92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6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