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荷载下有侧向约束柔性桩复合地基试验
本文关键词:长期荷载下有侧向约束柔性桩复合地基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长期荷载 侧向约束 夯实水泥土桩 复合地基 模型试验
【摘要】:为探讨长期荷载作用下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进行了有无侧向约束条件下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长期荷载对比试验.在复合地基表面埋设沉降标,量测了桩体和土体沉降值,得到了桩和土的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在桩间土表面、桩顶、桩端埋设土压力盒和在桩身埋设内贴应变片PVC管量测应力值,获得了桩顶与土顶应力、桩-土应力比、桩身轴力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长期荷载作用下,设置了约束长桩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明显优于无约束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大幅度缩短了进入沉降稳定时间(约为64%),减小工后沉降量(约为29%~42%),降低桩-土应力比约39%;明显地调整了桩身轴力分布.分析认为:采用柔性桩加固软土路基时,在加固区边缘设置刚性长约束桩,能有效地控制路基的工后沉降,提高路基的承载性能.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长期荷载 侧向约束 夯实水泥土桩 复合地基 模型试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140,51108176)资助
【分类号】:TU470
【正文快照】: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在特殊性岩土场地上,而软土是最常见的特殊性岩土.文献[1-5]对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在众多的处理方法中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因其造价低而被广泛使用,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后来为克服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松平,陈兴培,李勇林;侧向限制法软土处理技术研究[J];公路;2005年07期
2 张军;郑俊杰;马强;董友扣;;桩承式加筋路堤挂网技术侧向位移影响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韩君良;赵岩;;高路堤侧向位移沉降特性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年01期
4 丁光文,唐艳;粉喷桩侧向约束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运用[J];路基工程;1999年01期
5 张磊;魏安;;软土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新进展[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5年02期
6 朱明;范建华;;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1期
7 王峰;金武;王宏坤;陶叶平;徐永福;;考虑侧向变形影响的客运专线路基沉降的修正[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8 马骥,张东刚,张震,阎明礼;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J];岩土工程技术;2001年02期
9 刘海涛,谢新宇,程功,刘一林;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02期
10 朱奎;魏纲;徐日庆;;刚-柔性桩复合地基中桩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保全;粉土中格栅结构复合地基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剑锋;王晨;;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金建洲;焦晓亚;王双有;;长短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事故处理中的应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欧丽;叶梅新;颜东煌;;长短桩复合地基应力与沉降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4 王士杰;何满潮;周瑞林;奚进泉;;多桩型复合地基试验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巩天真;;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发展[J];电力学报;2008年01期
6 王海飙;杨海旭;孙即超;;多桩型复合地基在寒区的观测及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3期
7 钱波;蔡建明;余闯;刘庆华;;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新方法[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12期
8 周琴玲;王智合;王平安;;黄土地区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2期
9 杨明;张可能;杨庆光;刘杰;;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10 徐素健;;压密注浆技术在人工填土层基础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辉;林本海;;刚性长短桩体复合地基及其工程应用[A];广东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2008学术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2 王维玉;;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成桩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黎良杰;程学军;张建青;覃祖淼;;二元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研究[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郭党生;史本全;赵振国;吴盛斌;何世鸣;;CFG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及其应用[A];2009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唐西娅;刘杰;何杰;杨庆光;;有无侧向约束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对比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3年
6 杨嘉凯;冯一冰;谌霞;吴明涛;;长短桩复合地基浅析[A];2013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军杰;黄土场地震陷与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柏松平;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孙训海;基础刚度、褥垫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性状的影响[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王宏贵;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茅晓辉;变刚度复合地基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董平;砼芯水泥土搅拌桩荷载传递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7 崔n,
本文编号:792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79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