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拼贴城市的历史风貌保护区交通规划研究——以上海山阴路风貌保护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拼贴城市的历史风貌保护区交通规划研究——以上海山阴路风貌保护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交通规划 历史风貌保护区 城市更新 拼贴城市
【摘要】:历史风貌保护区是城市核心地区敏感区位,需要控制管理妥协保护的要素非常多。当外部的交通系统经过该地区时,如何妥善处理,一方面要满足内外部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要维护风貌区内的基本尺度和氛围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借鉴"拼贴城市"的思想,提出"拼贴块"和"拼贴缝"的概念,对历史风貌地区进行重新解析。在这一方法解析的基础上,再重新考虑原有交通规划设计的技术手段如何应用到这个区域上。通过上海市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例,对提出的许多理论做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市交通规划 历史风貌保护区 城市更新 拼贴城市
【分类号】:TU984.114
【正文快照】: 历史风貌保护区是城市核心地区敏感区位,需要控制管理妥协保护的要素非常多。当外部的交通系统经过该地区时,如何妥善处理,一方面要满足内外部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要维护风貌区内的基本尺度和氛围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借鉴“拼贴城市”的思想,提出“拼贴块”和“拼贴缝”的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群;柯林·罗与"拼贴城市"理论[J];时代建筑;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柯;;线形与界面:巴蜀古镇空间文化特色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甘泉;;城市之于城市人造物的建造——从Segrate的柱展开[J];四川建筑;2009年06期
3 卢峰;;现代城市设计研究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J];室内设计;2009年06期
4 肖迪佳;;从当下都市空间问题切入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J];室内设计;2011年02期
5 毕光庆;;新时期绿色城市的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曹潇丹;;设计后的再设计——高校校园景观失落空间的再利用[J];山东林业科技;2010年04期
7 陈苏柳;陈雳;;城市形态双向组织发展特征与设计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刘新静;;文化城市研究的现状及深化路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郭凌;王志章;;历史文化名城老街区改造中的城市更新问题与对策——以都江堰老街区改造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吴建;;由空间事实到逻辑真实 评介《上海制造》[J];时代建筑;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宋志生;石卿;;整合规划——转型期城市规划模式的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蕾;;浅析拼贴在后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振宇;;原真性视角下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考——基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开发的辩证关系的讨论[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郭苏明;;人文生态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连续性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雷茂民;刘维彬;郭永刚;;基于整合思想的“城中村”更新改造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焱;宋志生;;融汇·贯通·激活[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姚干;;需求产品化——商业街区城市设计方法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8 徐宁;;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9 李文嘉;任梅;邓庆华;;以城市为载体的环境色彩决策探析[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10 熊鹏;徐梦洁;;又长又直的街道:流动的场所空间[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 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使命 激情 变革 奉献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J];求知;2009年06期
2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问答[J];中国房地产;2010年02期
3 路红;孔晖;李琦琳;;关于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前瞻性思考[J];中国房地产;2012年09期
4 ;天津:首聘21名历史风貌建筑监督员[J];城市规划通讯;2012年13期
5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86期进修一班"民计民生"课题组;;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发展研究[J];求知;2012年09期
6 ;关于做好历史风貌建筑普查工作的通知[J];天津政报;2003年18期
7 陈榕生;;厦门市出台《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04期
8 王林;赵天佑;;上海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的规划与实践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9 蔡晴;关于历史风貌保护问题的思考[J];南方建筑;2003年02期
10 单德启,王心邑;从池州孝肃街的保护更新规划探讨"历史风貌片段"[J];华中建筑;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在德;林荫新;沈伯员;;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王绍森;吴在德;沈伯员;;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概述[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3 袁小棠;运迎霞;;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传承与发展——以天津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艳华;罗永泰;;城市历史风貌建筑等级评价与保护开发[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杜芳;李牧;;历史风貌特色街区内传统风貌延续的设计探索——以济南百年商埠一期规划设计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6 李巍;崔德鑫;;天津“五大道”地区历史风貌建筑的绿色化保护修缮初探[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郭鉴;;上海市历史风貌道路现状问题研究及对策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郝媛;刘方;;历史风貌协调区的城市设计探索[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许龙;董卫;;历史环境变迁下的城市规划设计——以镇江沿江历史风貌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10 历史风貌保护区低碳技术综合应用研究课题组;;历史风貌保护区低碳建设技术体系构想[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宝林;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成为城市资源[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记者 张原;加强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记者 李晓航;打造再现汉代历史风貌画卷[N];徐州日报;2013年
4 记者 赵婀娜;天津:历史风貌建筑“动”不得[N];人民日报;2005年
5 特约记者 张顺心;凤凰启动机关搬迁 恢复古城历史风貌[N];团结报;2005年
6 吴瑜倩;注意保留城市历史风貌[N];广西日报;2006年
7 王晔彪;天津:居住使用历史风貌建筑,要签“军令状”[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陈镌娟;更好保护历史风貌建筑[N];厦门日报;2008年
9 ;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修订草案)[N];厦门日报;2008年
10 范建 樊星;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瑰宝[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游群林;基于价值需求的历史风貌建筑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2 徐泽民;地铁隧道下穿历史风貌建筑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敏;襄阳古城北街历史风貌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侯钰;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张俊东;天津市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区保护及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崔晴;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北京、巴黎的经验反思[D];外交学院;2011年
5 韩笑;历史风貌建筑在差异沉降下的结构安全可靠性评估[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6 王忠学;砖混结构历史风貌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赵雯;探讨北京城市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方法[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董守华;砖木结构历史风貌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杨明;历史风貌建筑木建筑结构分析及砌块材料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毕娟;历史风貌建筑修复改造的结构技术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7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0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