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赣州市章江新区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2:24

  本文关键词:赣州市章江新区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雨水系统 可持续性评价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发展遭受到城市内涝问题的威胁,城市内涝被认为是一个新的城市问题,已经对城市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城市雨水系统承担着城市内雨水的收集输送和排出的任务,是保证城市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十分有必要构建一个适合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我们用这套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来对城市雨水系统进行评价研究,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来判断城市雨水系统是否可持续性,甚至可以评价出它的可持续性能力的强弱程度。通过对城市雨水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能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也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雨水系统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可持续性评价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新的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模型;以赣州市章江新区城市雨水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得出结论,指出问题并提出展望。本文构建的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可持续性评价模型,丰富和完善了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体系,为今后的城市雨水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促进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雨水系统 可持续性评价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299.27;TU9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9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9-12
  • 1.2.1 国外研究综述9-10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0-12
  • 1.3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12-14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13-14
  • 1.4 主要创新点14-16
  • 第二章 理论基础16-21
  • 2.1 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的相关概念界定16-18
  • 2.1.1 城市雨水系统16
  • 2.1.2 可持续性16-17
  • 2.1.3 可持续性评价17-18
  • 2.2 可持续性评价的相关理论18-21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18
  • 2.2.2 系统工程理论18-19
  • 2.2.3 评价方法19-21
  • 第三章 构建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21-29
  • 3.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21-22
  • 3.1.1 系统性与科学性原则21
  • 3.1.2 主成分性与独立性原则21-22
  • 3.1.3 层次性原则22
  • 3.1.4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22
  • 3.1.5 可操作性与通用性原则22
  • 3.2 构建评价体系22-27
  • 3.2.1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评价23-24
  • 3.2.2 安全性评价24-25
  • 3.2.3 经济合理性评价25-26
  • 3.2.4 社会协调性评价26-27
  • 3.2.5 维护管理评价27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编码27-29
  • 第四章 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的评价模型29-37
  • 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29-33
  • 4.1.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选择29
  • 4.1.2 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29-33
  • 4.2 构建评价模型33-34
  • 4.3 评价基准的确定34-36
  • 4.3.1 定量指标的评价标准34-35
  • 4.3.2 定性指标的评价标准35-36
  • 4.4 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的评价等级36-37
  • 第五章 赣州市章江新区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分析37-56
  • 5.1 赣州市章江新区概况37-38
  • 5.2 赣州市章江新区城市雨水系统简介38-41
  • 5.3 赣州市章江新区城市雨水系统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41-45
  • 5.4 赣州市章江新区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性评价45-51
  • 5.4.1 定量指标的评价45-48
  • 5.4.2 定性指标的评价48
  • 5.4.3 可持续性评价48-51
  • 5.5 评价结果分析51-53
  • 5.6 赣州市章江新区城市雨水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53-5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6-58
  • 6.1 结论56
  • 6.2 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1
  • 附录A61-64
  • 致谢64-65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延涛;侯,

本文编号:820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20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f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