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中心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多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区中心作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倡导的“老年人生活圈”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的服务。本文基于社会老龄化的背景,在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的基础上,研究社区中心的设计策略。随着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社会角色的转变,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了不同的需求,从而导致老年人的活动空间范围、组织形式及类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西方,社区中心建设起源于18世纪末,并伴随着社区管理的发展而日趋成熟和完善。在我国,社区中心在城市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区公共活动的物质载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一般有社区商业型、社区行政服务型、文体活动型和综合功能型的四种类型。随着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发展,社区中心的建设呈现出关注养老服务设施、注重绿色可持续性以及人性化与地域性的发展趋势。本文选取了苏州工业园区的新城、师惠邻里中心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老年人对社区中心的行为活动需求、使用功能需求及外部环境需求。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和调查数据分析,本文提出了社区中心设计要坚持适宜性、安全性、易达性、人性化的原则,并从规划布局、空间组织、功能构成、内部空间、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设计策略。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老龄化背景下社区中心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当下和未来社区中心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社会老龄化 社区中心 设计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2;TU2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11
- 1.1.2 社区服务设施滞后于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求11-12
- 1.1.3 国家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视12-13
- 1.2 相关概念及对象界定13-15
- 1.2.1 相关概念13-15
- 1.2.2 研究对象界定15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5-20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5-17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7-20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20
- 1.4.1 研究目的20
- 1.4.2 研究意义20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20-23
- 1.5.1 研究方法20-21
- 1.5.2 研究框架21-23
- 第二章 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23-31
- 2.1 影响因素分析23-24
- 2.1.1 自身因素23-24
- 2.1.2 外界环境因素24
- 2.2 生理、心理特征及需求24-27
- 2.2.1 生理特征及需求24-25
- 2.2.2 心理特征及需求25-27
- 2.3 行为活动特征探析27-29
- 2.3.1 活动空间范围27-28
- 2.3.2 活动组织形式28
- 2.3.3 活动类型28-29
- 2.4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社区中心现状及发展趋势31-46
- 3.1 源起31-33
- 3.2 国外现状33-36
- 3.2.1 多类型发散式33-34
- 3.2.2 功能集聚型34-36
- 3.2.3 TOD或TND模式36
- 3.3 国内现状36-42
- 3.3.1 社区商业为主的社区中心37-39
- 3.3.2 社区行政服务为主的社区中心39-40
- 3.3.3 文体活动功能为主的社区中心40-41
- 3.3.4 综合功能的社区中心41-42
- 3.4 发展趋势42-45
- 3.4.1 养老服务设施的置入43
- 3.4.2 绿色可持续性43-44
- 3.4.3 人性化与地域化44-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老年人对社区中心需求调查研究46-59
- 4.1 调研概述46-48
- 4.1.1 调研目的及意义46
- 4.1.2 调研对象、内容及方法46-48
- 4.2 调研场所解析48-51
- 4.2.1 苏州新城邻里中心48-49
- 4.2.2 苏州师惠邻里中心49-51
- 4.3 老年人需求调查分析51-57
- 4.3.1 基本情况52-54
- 4.3.2 行为活动需求54-55
- 4.3.3 使用功能需求55-56
- 4.3.4 外部环境需求56-57
- 4.4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社区中心设计策略59-76
- 5.1 设计原则59-60
- 5.1.1 适宜性原则59
- 5.1.2 安全性原则59
- 5.1.3 易达性原则59
- 5.1.4 人性化原则59-60
- 5.2 合理的规划布局60-62
- 5.2.1 以步行尺度限定服务半径60-61
- 5.2.2 与公共服务设施结合选址61-62
- 5.3 有机的空间组织62-65
- 5.3.1 集中式62-63
- 5.3.2 分散式63-65
- 5.4 多样的功能布局65-70
- 5.4.1 完善的功能构成65-67
- 5.4.2 适宜的功能组合67-68
- 5.4.3 单一空间多元化68-70
- 5.5 适宜的内部空间70-73
- 5.5.1 室内空间室外化70-71
- 5.5.2 交通空间复合化71-72
- 5.5.3 内部空间生态化72-73
- 5.6 舒适的外部环境73-75
- 5.6.1 边界的模糊性73-74
- 5.6.2 景观的地域性74-75
- 5.6.3 设施的丰富性75
- 5.7 本章小结75-7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6-78
- 6.1 结论76
- 6.2 不足与展望76-78
- 图表目录78-81
- 参考文献81-85
- 致谢85-86
- 附录86-87
- 作者简介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婧怡;;老龄社会下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适老问题与对策[J];建筑学报;2015年06期
2 陈蔚镇;孙辰;;开放社区的空间特质及规划导引——以3个上海社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5年06期
3 戴德胜;姚迪;段进;;比较与重构——中外典型社区中心空间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6期
4 张圣侃;;新加坡社区中心的设计与规划[J];城市建筑;2013年14期
5 周洁;柴彦威;;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6 宋全成;崔瑞宁;;人口高速老龄化的理论应对——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7 章明;张姿;;上海市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造[J];建筑学报;2008年12期
8 杨超;西方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求实;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婧婕;冯雨峰;潘聪林;;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毅;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姚雪艳;我国城市住区互动景观营造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磊;郊区大型住区邻里中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郭姝;漳州社区养老公共活动空间改造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3 赵怡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郁溯;居住区老年人活动场地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5 马明s,
本文编号:821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21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