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城市避难场所应急服务能力评价方法与规划应对

发布时间:2017-09-09 18:50

  本文关键词:城市避难场所应急服务能力评价方法与规划应对


  更多相关文章: 避难场所 应急服务能力 评价方法 规划应对 地震


【摘要】:汶川地震之后,各地开始规划建设避难场所,但是从近年的实际效果看,仍存在很多问题。避难场所的应急服务能力建设需要分阶段进行,从重视"量"到重视"质",由重视场地选址到重视内涵建设。研究构建了一套对城市现状避难场所应急服务能力进行整体性评价的方法,提出以安全性、可达性、规模容量、应急配套设施和应急管理5个方面为主的评价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全面分析了当前避难场所的种种不足,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从4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应对的策略,以促进避难场所应急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园林系;
【关键词】避难场所 应急服务能力 评价方法 规划应对 地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8156、51378010、51108267)
【分类号】:TU984.116
【正文快照】: □王江波,戴慎志,苟爱萍1问题的提出汶川地震之后,避难场所严重缺乏的问题开始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防震减灾法》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都明确提出要合理布局避难场所。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地开始试点建设避难场所,希望能够为民众提供灾后避难的场地。现在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红霞;康亮;;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方园艺;2008年12期

2 叶明武;王军;刘耀龙;许世远;;基于GIS的上海中心城区公园避难可达性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2期

3 陈志芬;李强;王瑜;陈晋;;基于有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应急避难场所效率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11期

4 辜智慧;庄苏玲;陈达写;;城市开敞空间的避难容灾能力评价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5 蒋蓉;邱建;邓瑞;;汶川地震前成都市避难场所应急能力评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10期

6 黄典剑;吴宗之;蔡嗣经;蒋仲安;;城市应急避难所的应急适应能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1期

7 叶明武;王军;陈振楼;许世远;胡蓓蓓;;基于3S的城市绿地公园防震避难适宜性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10年05期

8 苏幼坡;;城市灾害避难系列讲座 避难所的安全评价[J];现代职业安全;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慧;;基于日本大地震的社区持续管理探讨[J];安全;2011年08期

2 朱颖;昝勤;王雨村;雍振华;;避灾绿地承载量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21期

3 刘志强;洪亘伟;;我国园林绿化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J];北方园艺;2012年14期

4 陈涛;巫勇;;基于GIS的宁波市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系统初步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年01期

5 叶明武;王军;陈振楼;许世远;;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的综合决策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2期

6 宋正娜;陈雯;张桂香;张蕾;;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其度量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7 黄静;叶明武;王军;许世远;陈振楼;刘耀龙;;基于GIS的社区居民避震疏散区划方法及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2期

8 邓砚;聂高众;苏桂武;;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的初步研究[J];地震地质;2011年01期

9 白云;韩直;李宁;;公路隧道应急能力评价[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S2期

10 张灿强;张彪;李文华;谢高地;肖玉;;北京城区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评估[J];地理研究;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军飞;李延明;;城市绿地应急避险功能的研究进展[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2 叶明武;王军;许世远;陈振楼;黄静;;城市绿地公园防震避难规划方法构建与应用[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安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沿海台风“避难所”应急避难能力评价[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郭静;赵树明;;天津市滨海新区极端气候事件及其灾险测评[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2年

5 李昱杰;史同广;单宝艳;;城市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布局研究综述[A];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苏幼坡;;山地地震灾害城镇避难疏散的安全对策[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刘朝峰;刘晓然;;灾变环境下山地城市应急避难疏散体系自适应规划[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动态地理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邓砚;县市政府地震应急行为模式和区域地震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4 朱颖;多民族地区城市避灾绿地规划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费文君;城市避震减灾绿地体系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朱耀军;基于多数据源的广州市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谢阳生;大都市森林及绿地资源监测信息协同技术体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8 陈玉华;基于DEA的煤层气经济评价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蒋蓉;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刘少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区位选择与空间布局[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冲;城市中心区公园防灾避险功能空间改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肖实花;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小娟;道路交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韩嘉;城市地铁应急预案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向仕容;基于农户视角的基层政府旱灾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郭静;全球气候变化下滨海新区防灾减灾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尉雪敬;基于GIS的城市公共绿地应急避险功能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兆平;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海金;防灾绿地的功能建立及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尚宁宁;基于三维健康理念的普通大学生运动处方开发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传贵;张晓锋;;城市灾害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问题分析[J];安全;2006年05期

2 吴宗之;黄典剑;蔡嗣经;蒋仲安;;基于模糊集值理论的城市应急避难所应急适应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6期

3 李刚;马东辉;苏经宇;王玲;;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4 黄宇;罗智勇;杨武年;;基于GIS的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研究[J];测绘科学;2008年01期

5 罗刚平;祝志勇;;重庆市农业生产效率评价——基于DEA方法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黄典剑,蒋仲安,邓云峰,杨力;SARS全球化与城市应急机制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04期

7 清水正之;公园绿地与阪神·淡路大地震[J];城市规划;1999年10期

8 李延涛,苏幼坡,刘瑞兴;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思想[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9 青木信夫;;日本东京的防灾规划[J];城市环境设计;2008年04期

10 付善辉;;重庆城区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J];城市与减灾;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挺;城市局部地震灾害危害性指数(ULEDRI)及其在上海市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年

2 卞亦文;基于DEA理论的环境效率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秋英;城市公园防灾机能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2 卢秀梅;城市防灾公园规划问题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3 熊国锋;基于GIS的上海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群;钱新强;;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的空间配置原则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年02期

2 ;沪首次公开避难场所规划“地图”[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12期

3 彭锐;刘皆谊;;日本避难场所规划及其启示[J];新建筑;2009年02期

4 周亚飞;刘茂;王丽;;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避难场所选址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3期

5 廖曙江;江宁;;重庆市城市社区级防灾疏散避难场所规划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6 宋锐;孙成军;高松;汪强;;成都市大型避难场所工程设计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9期

7 王江波;苟爱萍;;对避难场所规划中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J];四川建筑;2011年05期

8 蒋蓉;邱建;邓瑞;;汶川地震前成都市避难场所应急能力评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10期

9 胡平;杨国宾;张敬军;;完备高效的避难场所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应急管理;2011年06期

10 ;天津将建百个临时避难场所[J];城市规划通讯;2012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天颖;简甫任;;紧急避难场所区位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之研究[A];海峡两岸减轻灾害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专辑[C];2000年

2 顾小平;裴友法;乔鹏;;城市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建国;贾燕;;紧急状态下的人文关怀——谈避难场所的设置[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4 史亮;;北京市避震疏散体系的规划构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俊;洪昌富;谢映霞;;淮南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简介[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熊志阳;王珊珊;;村庄避难场所及疏散通道的评价与优化——以北京流村镇六个村庄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4年

7 吕慧;马英楠;;地震灾后临时社区安全管理研究——以日本大地震为鉴[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马东辉;翟亚欣;范波;;中小学校作为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伟;周晓峰;;城市避难场所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模型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邴启亮;;城市综合防灾的综合保障体系规划探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扬;北京:2010年前完善所有大型避难场所配套设施[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郭强;省城将建一大型地震避难场所[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3 记者 刘扬;中心城每年建20到30处避难场所[N];北京日报;2008年

4 记者 郑向鹏;室外固定避难场所可容纳600万人[N];深圳特区报;2010年

5 通讯员 秦楠;海淀大型避难场所建成配套设施[N];北京日报;2011年

6 记者 徐凯;广元将建11个大型避难场所[N];四川日报;2011年

7 记者 孙潇;春城公园将建云南最大应急避难所[N];昆明日报;2013年

8 记者 陈广琳;深圳将建452个室外避难场所[N];深圳商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王文郁;沈阳公园首建避难场所[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10 记者 松涛;防灾减灾的“生命通道”和“避难场所”[N];阿坝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雪松;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探讨[D];重庆大学;2011年

2 田田;城市抗震疏散场所建设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薇;山地城市避难场所规划技术策略初探[D];重庆大学;2010年

4 胡强;山地城市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姜雪;城市减灾功能网络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翟翎;深圳华侨城防灾社区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陈玲;城市交通系统避震应急疏散线路规划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8 李阳;太原市小店区和迎泽区灾难性地震避难所的规划与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冉茂梅;基于地震避难行为心理的避难地空间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马s,

本文编号:822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22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7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