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DIC研究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过程
本文关键词:采用DIC研究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混凝土界面 断裂过程区 裂缝扩展 DIC 数值模拟
【摘要】:对于基岩混凝土大坝,由于岩石和混凝土非线性、非均质以及各向异性的特点,使得两者的界面处非常薄弱,加上易受到荷载、水流及温度变化等作用,因此极易在界面处产生沿界面扩展或向基岩方向扩展的裂缝,这种问题的存在对大坝的安全造成威胁,因而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对界面断裂特性的研究。其中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前端的断裂过程区(FPZ)对于界面断裂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对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的断裂过程区进行测量,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断裂过程模拟,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DIC测量岩石-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件界面裂缝扩展过程试件采用岩石-混凝土的复合试件,试件尺寸为100mm × 100mm × 500mm,缝高比0.3。通过DIC测量结果可知:岩石-混凝土试件的裂缝滑开位移与裂缝张开位移比值的均值为11%,可将其近似视为Ⅰ型断裂;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过程区的长度先随着荷载的变化而增大,当断裂过程区达到完整断裂过程区后,断裂过程区的长度开始减小;且当达到完整断裂过程区时的裂缝扩展长度与初始韧带长度的比值约为0.83。(2)采用DIC测量岩石-混凝土四点剪切梁试件界面裂缝扩展过程运用DIC对三种Ⅱ型分量不同的四点剪切梁试件的断裂过程区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试件在各荷载级别下的滑开位移和张开位移比值呈三种不同变化趋势;通过对夹式引伸仪测得的挠度值与DIC测定挠度值进行对比,验证了DIC测量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过程的准确性。(3)两种断裂形式界面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在对界面Ⅰ型断裂模拟中采用Ⅰ型裂缝扩展准则和已提出的界面软化关系曲线,所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说明此模拟方法可用来模拟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过程区的变化:运用世界面破坏的实验评价准则模拟Ⅰ-Ⅱ复合型界面裂缝扩展,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的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说明该准则可用于模拟Ⅰ-Ⅱ复合型界而裂缝扩展。
【关键词】:岩石-混凝土界面 断裂过程区 裂缝扩展 DIC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28;TU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2 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的研究发展10-15
- 1.2.1 断裂过程区的介绍10-11
- 1.2.2 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的影响11-14
- 1.2.3 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的研究现状14-15
- 1.3 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研究进展15-17
- 1.4 数字图像相关法在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研究中的应用17-19
- 1.4.1 数字图像相关法介绍和发展17-18
- 1.4.2 数字图像相关法在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研究中的应用18-19
- 1.5 本文研究内容19-21
- 2 采用DIC测量岩石-混凝土三点弯曲梁界面裂缝扩展过程21-41
- 2.1 引言21
- 2.2 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基本原理21-24
- 2.2.1 测试原理21-22
- 2.2.2 数字图像相关法所用硬件设备和基本操作步骤22-24
- 2.3 试验概况24-26
- 2.3.1 试验方案和试件制作24-25
- 2.3.2 试验装置与数据采集25-26
- 2.4 三点弯曲加载条件下岩石-混凝土界面断裂过程区演化过程26-34
- 2.5 结果与讨论34-40
- 2.5.1 断裂过程区内张开位移和滑开位移的关系34-35
- 2.5.2 断裂过程区的扩展全过程35-38
- 2.5.3 断裂过程区长度的变化规律38-40
- 2.6 本章小结40-41
- 3 采用DIC测量岩石-混凝土四点剪切梁试件界面裂缝扩展过程41-58
- 3.1 引言41-42
- 3.2 试验概况42-44
- 3.2.1 试验设计参数42
- 3.2.2 加载装置和试验过程42-44
- 3.3 四点剪切加载条件下界面断裂过程区演化过程44-51
- 3.4 结果与讨论51-56
- 3.4.1 断裂过程区的扩展过程51-53
- 3.4.2 裂缝张开位移和滑开位移的关系53-54
- 3.4.3 DIC测量界面断裂过程区扩展过程的准确性验证54-56
- 3.5 本章小结56-58
- 4 两种断裂形式界面裂缝扩展过程数值研究58-72
- 4.1 引言58
- 4.2 岩石-凝土界面扩展过程数值模拟相关介绍58-65
- 4.2.1 界面裂纹的振荡应力奇异性以及界面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58-61
- 4.2.2 岩石-混凝土界面软化本构关系模型61-63
- 4.2.3 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准则63-65
- 4.3 三点弯曲加载条件下界面裂缝扩展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65-69
- 4.3.1 P-CMOD曲线数值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65-66
- 4.3.2 界面断裂过程区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66-69
- 4.4 四点剪切加载条件下界面裂缝扩展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69-71
- 4.4.1 P-CMOD全曲线的结果对比69-70
- 4.4.2 数值模拟中Ⅱ型分量与Ⅰ型分量比值变化70-71
- 4.5 本章小结71-72
-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80-81
- 致谢81-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少华;混凝土界面开裂模型[J];工程力学;1994年04期
2 董伟;张利花;吴智敏;;岩石-混凝土界面拉伸软化本构关系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14年06期
3 龚辉;赵春风;陶帼雄;赵程;;应力历史对黏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4 王观石;胡世丽;刘洪兴;赵奎;;用声发射监测岩石与混凝土界面的破坏过程[J];矿业工程;2006年04期
5 姜璐,郑建军;混凝土界面百分比计算的Monte Carlo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陈东巨,王起才,聂敏;新旧混凝土界面增效剂ZXJ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7 杨奇飞;陆小华;熊光晶;;基于“梁段”跨中FRP-混凝土界面剪应力数值计算[J];应用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8 徐涛;唐春安;张永彬;袁琳;;FRP-混凝土界面剥离破坏过程并行数值模拟[J];固体力学学报;2011年01期
9 郑山锁;李磊;王斌;曾磊;张亮;;型钢与混凝土界面剪力传递能力[J];工程力学;2009年03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虹;施嘉伟;吴智深;Hesham Diab;;快速荷载下FRP片材-混凝土界面性能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健鹏;黄培彦;郑小红;郭馨艳;韩强;;静载下CFL-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初探[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忠诚;黄培彦;郑小红;周昊;韩强;;疲劳荷载下CFRP-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机理初探[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英姿;巴恒静;;负温防冻剂混凝土界面显微结构与性能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胡克旭;卢凡;蔡正华;;高温下CFRP-混凝土界面受剪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赵燕茹;邢永明;雷振坤;郎风超;姜爱峰;;钢纤维混凝土界面应力传递及脱粘过程的细观实验力学研究[A];第三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7 许瑞青;郭永涛;聂永明;凌霄;;王府饭店加固工程新旧混凝土界面的裂缝控制[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谢慧才;李庚英;熊光晶;刘金伟;;新老混凝土界面微结构特征及粘结力形成机理[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黄若双;胡融刚;杜荣归;谭建光;林昌健;;IrO_2-pH微电极的研制及钢筋/混凝土界面pH的测量[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李磊;郑山锁;曾磊;邓国专;张亮;赵伟;车顺利;柴俊;;型钢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界面强化机理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强;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陆新征;FRP-混凝土界面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超;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过程的试验与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界鑫;嵌入式FRP筋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李应先;基于K&C模型的FRP-混凝土界面静动态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何禄源;不同受力形式的表面内嵌FRP筋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5 范志恒;FRP-混凝土界面性能调控系统研究[D];深圳大学;2016年
6 王娜;采用DIC研究岩石—混凝土界面裂缝扩展过程[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杨志泉;基于CZM的FRP-混凝土界面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泽雷;新旧混凝土界面剪切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9 邢强;新旧混凝土界面的连接方法及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10 常鹏飞;新旧混凝土界面的连接方法及动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9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3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