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红层泥岩桩基竖向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12:19

  本文关键词:红层泥岩桩基竖向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层泥岩 桩基 沉渣与泥皮 模型试验 承载性状


【摘要】:我国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的高层、超高层城市房屋建筑,与此同时,桩基础在工程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红层泥岩分布广泛,随着建筑物上部荷载增加,桩基工程会不同程度地穿过红层泥岩分布地区。目前,将红层泥岩视为地基来研究桩基承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桩底含沉渣、桩侧含泥皮缺陷时桩基的竖向承载性状研究,且现行各大桩基设计规范中,基本未考虑缺陷(沉渣、泥皮)存在时对桩基极限承载力的折减,使建筑物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因此,本文通过相似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现场试验等方法对红层泥岩桩基竖向承载性状进行研究,使其在保证桩基安全的情况下更加经济和可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加工了一套适用于红层泥岩桩基模型试验的装置,通过土工试验,提出了一种实验室制备沉渣、泥皮材料及相应厚度模拟等方面的方法;获得不同掺和比水泥改良土的配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采用4%、6%、10%掺和比的水泥改良土分别模拟全、强、中风化红层泥岩。(2)在采用水泥改良土模拟不同风化程度红层泥岩地基的基础上,通过相似计算、模型试验等方法,获得了不同风化程度红层泥岩中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并随风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3)通过进行含沉渣桩基的模型试验,探讨分析了沉渣厚度对桩基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基的极限承载力随着沉渣厚度的增加而降低,桩顶沉降随之增加,桩体产生刺入破坏。(4)通过模型试验探讨分析了泥皮厚度对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皮越厚,极限承载力越低,当泥皮厚度超过一定值,泥皮周围的土对桩和泥皮之间接触面的约束作用已经不起主导作用,此时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泥皮自身的强度。(5)综合分析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沉渣厚度对桩基极限承载力修正系数α、泥皮厚度对桩基极限承载力修正系数p,更好地修正了规范中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且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修正后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合理性,使桩基设计更加安全合理。
【关键词】:红层泥岩 桩基 沉渣与泥皮 模型试验 承载性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7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1.2.1 红层泥岩研究现状10-11
  • 1.2.2 桩基竖向承载性状研究现状11-13
  • 1.2.3 桩基模型试验研究现状13-14
  • 1.2.4 缺陷桩基模型试验研究现状14-16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6-17
  • 1.4 本文创新点17-18
  • 第2章 模型试验设计及相关参数确定18-46
  • 2.1 试验目的18
  • 2.2 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18-21
  • 2.2.1 相似理论18-19
  • 2.2.2 相似性准则19-20
  • 2.2.3 试验原型20-21
  • 2.2.4 模型相似比21
  • 2.3 试验装置设计21-25
  • 2.3.1 模型台架及反力装置设计21-24
  • 2.3.2 加载装置及荷载量测系统设计24-25
  • 2.3.3 位移量测系统的设置25
  • 2.4 模型材料选取及参数测定25-33
  • 2.4.1 模型桩制作25-28
  • 2.4.2 模型桩参数测定28-29
  • 2.4.3 回填土的密度测量29-31
  • 2.4.4 回填土的含水率测量31-33
  • 2.5 水泥改良土室内试验研究33-45
  • 2.5.1 配制不同水泥掺量改良土33
  • 2.5.2 水泥改良土的击实试验33-37
  • 2.5.3 水泥改良土的直接剪切试验37-42
  • 2.5.4 水泥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42-45
  • 2.6 本章小结45-46
  • 第3章 红层泥岩等直径桩基竖向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46-59
  • 3.1 概述46
  • 3.2 相似计算46-48
  • 3.3 红层泥岩材料模拟48-49
  • 3.4 室内模型试验方案49-53
  • 3.5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53-58
  • 3.5.1 全风化红层泥岩桩基荷载-沉降特性53-55
  • 3.5.2 强风化红层泥岩桩基荷载-沉降特性55-56
  • 3.5.3 中风化红层泥岩桩基荷载-沉降特性56-57
  • 3.5.4 不同风化程度红层泥岩桩基荷载-沉降特性57-58
  • 3.6 本章小结58-59
  • 第4章 沉渣对桩基竖向承载性状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59-70
  • 4.1 概述59
  • 4.2 相似计算59-60
  • 4.3 沉渣材料制备及厚度模拟60-61
  • 4.4 室内模型试验方案61-63
  • 4.5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63-66
  • 4.5.1 不同沉渣厚度红层泥岩桩基Q~S曲线63-65
  • 4.5.2 模型桩极限承载力随桩底沉渣厚度的变化65
  • 4.5.3 模型桩桩顶沉降随桩底沉渣厚度的变化65-66
  • 4.6 红层泥岩中考虑沉渣厚度的承载力修正66-69
  • 4.7 本章小结69-70
  • 第5章 泥皮对桩基竖向承载性状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70-81
  • 5.1 概述70
  • 5.2 相似计算70-71
  • 5.3 泥皮材料制备及厚度模拟71-72
  • 5.4 室内模型试验方案72-75
  • 5.5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75-78
  • 5.5.1 不同泥皮厚度红层泥岩桩基Q~S曲线75-76
  • 5.5.2 模型桩极限承载力随桩侧泥皮厚度的变化76-77
  • 5.5.3 模型桩桩顶沉降随桩侧泥皮厚度的变化77-78
  • 5.6 红层泥岩中考虑泥皮厚度的承载力修正78-80
  • 5.7 本章小结80-81
  • 第6章 工程实例81-89
  • 6.1 工程概况81
  • 6.2 试验准备81-83
  • 6.2.1 选择试点及平整场地81-82
  • 6.2.2 沉渣材料制备82
  • 6.2.3 试验桩设置82-83
  • 6.3 现场试验83-84
  • 6.4 现场加载数据采集84
  • 6.5 地基承载力确定84-85
  • 6.6 结果验证85-88
  • 6.7 本章小结88-89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89-91
  • 7.1 本文主要结论89-90
  • 7.2 今后工作展望90-91
  • 参考文献91-96
  • 致谢96-97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金瑞;杨俊杰;董猛荣;宋文峰;;表层劣化对桩承载性状影响的室内模拟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2 何剑;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3 牛绍卿;魏建明;张金利;赵彦国;;超长桩承载性状特征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6年11期

4 吴华君;;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7期

5 蔡忠祥;刘陕南;黄绍铭;侯胜男;;预应力桩水平承载性状数值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6 周立运;关于“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7 何剑;对“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8 刘利民,李增选;残余应力及其对桩承载性状的影响[J];特种结构;2000年04期

9 刘利民;桩基承载性状研究的新进展[J];岩土工程界;2000年01期

10 方鹏飞;姜珂;朱向荣;孔清华;;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桩承载性状对比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建军;梁仁旺;冯国瑞;白晓红;;卵石土地基中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承载性状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彭柏兴;王星华;;红层软岩大直径嵌岩桩承载性状有限元分析[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施峰;;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状[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国良;程洪阵;周政;蒋斌;;桩的竖向承载性状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工质量对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的影响[N];中华建筑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科宇;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承载性状的试验与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2 王哲;大直径灌注筒桩承载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贺炜;竖向荷载下基桩承载性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瑜明;竹节型管桩抗拔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韩伟锋;竹节桩抗压承载性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乐腾胜;竖向荷载下有孔管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4 王平;红层泥岩桩基竖向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李全辉;河道冲刷对既有桥梁单桩基础竖向承载性状影响的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6 王淦;具有断桩缺陷的灌注桩竖向承载性状的模型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7 杨汶东;多层岩溶区深水大直径桩基承载性状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8 杨立功;模拟施工过程的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性状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9 冯立富;沉渣对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宋祖民;缺陷桩水平承载性状的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9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49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6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