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城镇民用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15:13
本文关键词:我国省域城镇民用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差异性研究
【摘要】:近年来,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发各国关注,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国际减排压力巨大。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建筑业作为仅次于工业的碳排放大户,对于节能减排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筑运行阶段能源消耗造成的碳排放占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75%以上,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环节。国家节能减排总目标最终需要分配到各省市具体落实,在关注全国碳排放总量情况的同时,也应把握区域间碳排放格局的差异和变化。因此,建筑运行阶段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问题值得重点关注,对其进行区域间差异性研究十分必要。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借鉴现有建筑能耗统计与碳排放核算方法,收集整理我国28个省市2000~2014年建筑运行过程中各种能源消耗量数据,经统计计算得到了15年间各省市建筑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数据。依托所得数据,以建筑碳排放总量、建筑碳排放强度、人均建筑碳排放量、单位面积建筑碳排放量四大评价指标,对省域间碳排放差异性特征进行定性描述,选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对省域间碳排放差异性进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对泰尔指数进行分解,按照南北方分区方法,对四大指标的南北方区域内差异及区域间差异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基于建筑碳排放总量视角,山东、内蒙古、北京、广东、辽宁五省始终位列全国前五位,建筑碳排放总量大且增速快,青海、宁夏等省建筑排放量始终较低;基于建筑碳排放强度视角,东南沿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建筑低碳水平最高,北方地区内蒙古、河北、山西等省水平较低;基于人均建筑碳排放量视角,北京、天津、内蒙古、新疆远超我国其他省市;基于单位面积建筑碳排放视角,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云南等优势明显。基于建筑碳排放总量视角,全国范围内差距在缩小但趋势不明显,南方地区差距大于北方地区,公共建筑差距大于居住建筑。基于人均建筑碳排放量、建筑碳排放强度、单位面积碳排放视角,全国范围内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从南北分区来看,南北方区域内部差异在不断扩大,且相对区域间差异,区域内部差异是总体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省域间建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差异性进行比较,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碳排放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城镇民用建筑 能源消耗 碳排放 差异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111.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1 绪论9-23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9-10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10-18
- 1.2.1 宏观建筑能耗计量综述10-14
- 1.2.2 碳排放地区差异性综述14-16
- 1.2.3 区域碳排放测算基本理论16-18
- 1.2.4 区域碳排放状况衡量指标18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8-19
- 1.3.1 研究目的18-19
- 1.3.2 研究意义19
- 1.4 研究内容19-20
- 1.4.1 研究对象界定19
- 1.4.2 研究内容19-20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0-21
- 1.5.1 研究方法20
- 1.5.2 技术路线20-21
- 1.6 章节安排21-23
- 2 省域建筑能耗与碳排放计量23-35
- 2.1 能耗计量方法相关问题辨析23-24
- 2.1.1 建筑能耗计量边界23
- 2.1.2 能源核算标准23-24
- 2.1.3 二次能源折算问题24
- 2.2 建筑能耗统计模型24-27
- 2.3 能耗统计结果27-28
- 2.4 碳排放计算方法相关问题辨析28-29
- 2.4.1 碳排放概念28
- 2.4.2 化石能源的碳排放计算28-29
- 2.4.3 电力的碳排放计算29
- 2.5 碳排放计算模型29-31
- 2.6 碳排放计算结果31-34
- 2.7 本章小结34-35
- 3 省域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差异特征分析35-57
- 3.1 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变化趋势35-37
- 3.2 指标选择与解释37-39
- 3.2.1 人均碳排放量37
- 3.2.2 碳排放强度37-38
- 3.2.3 单位面积碳排放量38
- 3.2.4 人口、GDP、建筑面积数据的获取38-39
- 3.3 全国碳排放结果分析39-41
- 3.4 省市差异描述性分析41-56
- 3.4.1 建筑碳排放总量地域差异及变化特征41-46
- 3.4.2 建筑碳排放强度地域差异及变化特征46-50
- 3.4.3 人均建筑碳排放地域差异及变化特征50-53
- 3.4.4 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地域差异及变化特征53-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4 省域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差异量化分析57-71
- 4.1 差异性的测度方法57-59
- 4.2 基于建筑碳排放总量视角的差异性测度59-61
- 4.2.1 基于全国范围的探讨59
- 4.2.2 基于南北方分区的探讨59-61
- 4.2.3 基于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分类的探讨61
- 4.3 基于人均建筑碳排放量视角的差异性测度61-65
- 4.3.1 基于全国范围的探讨61-64
- 4.3.2 基于南北方分区的探讨64-65
- 4.4 基于建筑碳排放强度视角的差异性测度65-67
- 4.4.1 基于全国范围的探讨65-66
- 4.4.2 基于南北方分区的讨论66-67
- 4.5 基于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视角的差异性测度67-70
- 4.5.1 基于全国范围的探讨68-69
- 4.5.2 基于南北方分区的探讨69-70
- 4.6 本章小结70-71
- 5 结论71-73
- 5.1 研究发现71-72
- 5.2 研究不足72
- 5.3 展望72-73
- 致谢73-75
- 参考文献75-81
- 附录81-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琳琳;张俊飚;田云;周晓时;;中国省域农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依赖效应[J];资源科学;2016年02期
2 吴立军;田启波;;中国碳排放的时间趋势和地区差异研究——基于工业化过程中碳排放演进规律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3 刘其涛;;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9期
4 崔维军;李宗锴;;中国东、中、西地区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及成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6期
5 高大伟;;中部地区碳强度差异性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6 冯博;王雪青;;中国各省建筑业碳排放脱钩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4期
7 李媛芳;张晓平;;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差异及时空演变[J];热带地理;2015年02期
8 李顺成;李喜演;;关于住居能源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2015年02期
9 李新;王海滨;陈朝镇;刘泉;于晓菡;;中国电力能源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及省际间差异性[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1期
10 万伦来;孙博;任雪萍;;中国省际碳排放公平性的测度与分解[J];经济学动态;2014年12期
,本文编号:850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5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