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考虑FRP加固构件耗能的RC框架抗震性能评估

发布时间:2017-09-17 03:23

  本文关键词:考虑FRP加固构件耗能的RC框架抗震性能评估


  更多相关文章: FRP 耗能 等效阻尼比 能力谱法


【摘要】:采用能力谱法评估FRP加固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时,需求谱所使用的等效阻尼比是依据普通RC框架变形(延性系数)-等效阻尼比关系得到的,并未考虑FRP加固RC构件比普通RC构件多消耗能量(简称FRP构件耗能增量)对整体框架等效阻尼比的影响。根据相关试验结果拟合出FRP加固RC构件等效阻尼比表达式,计算FRP构件耗能增量,确定考虑FRP构件耗能增量的"修正"整体框架等效阻尼比。基于"修正"的框架等效阻尼比,确定FRP加固RC框架的顶点位移和关键层(加固层)层间位移,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FRP加固RC框架的抗震性能。算例表明,该方法可行。使用该方法计算结构各振型的地震反应,结合SRSS方法,可评估受高阶振型影响的FRP加固RC框架。
【作者单位】: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FRP 耗能 等效阻尼比 能力谱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8053)
【分类号】:TU375.4;TU352.11
【正文快照】: 引言FRP作为一种新兴材料,以其抗拉强度高、自重小、耐腐蚀等优点在土木工程补强加固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量试验结果表明,FRP加固RC构件的抗震耗能能力比原RC构件有很大提高[1-7]。基于此,可设想通过对局部RC构件的FRP加固来提高RC框架整体耗能能力,改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于清;陶忠;高献;;FRP约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若干问题的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4期

2 杨伟;欧进萍;;损伤谱在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2期

3 李浩;王文;易伟建;;基于能力谱的概率-非概率结构体系抗震可靠度[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1期

4 F. Colomb;H. Tobbi;E. Ferrier;P. Hamelin;;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抗震修复[J];钢结构;2008年07期

5 盛国华;朱浮声;徐明磊;;基于性能的FRP加固混凝土柱抗震水平及指标选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Okan Ozcan;Baris Binici;Guney Ozcebe;;使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方形柱的抗震性能的加强[J];钢结构;2010年06期

7 罗文斌,钱稼茹;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8 马恺泽;刘伯权;鄢红良;梁兴文;;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与改进[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俊,刘铮,刘永芳;工程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2 周定松;吕西林;蒋欢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3 沈章春;王全凤;;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与实用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4 熊二刚;梁兴文;张倩;;钢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5 杨成;杨琼;魏明宇;李英民;;增量动力分析中的地震作用特征差异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6 杨叶;童申家;张思海;郭泽英;;安装粘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7 方高倪,胡俊;框架结构的位移能力谱抗震设计方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吕程;;基于位移控制的框架结构Pushover破坏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蔡健;周靖;方小丹;;钢筋混凝土框架中震可修标准及简化抗震设计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2期

10 辛力;梁兴文;白亮;;RC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兴文;谢俊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实用抗震设计方法[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辛力;梁兴文;;考虑高振型影响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梁兴文;李晓文;邓明科;;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A];砌体结构与墙体材料——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2005年全国砌体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吴良义;;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扩展Ⅴ 先进复合材料在建筑修补中的应用技术和市场预测[A];第十五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学会华中地区分会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犟;混凝土结构地震需求估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李琪;基于位移模式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陈敏;速度相关型被动消能体系设计方法与优化控制[D];湖南大学;2006年

4 邓明科;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门进杰;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姚大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与试验模型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7 李丕宁;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研究和设计的若干问题[D];广西大学;2006年

8 王丰;基于性能的结构多维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章红梅;剪力墙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伍永飞;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静力非线性分析程序研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毅;地震工程中的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赵玉杰;CFRP持载加固高强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会欣;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4 陈辉明;底层架空的填充墙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周长海;不均匀沉降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影响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媛;直接基于位移的PPC框架抗震设计理论及其初步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尹庆利;耗能腋撑钢筋砼框架减震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8 罗林杰;能力谱法在高层建筑Pushover分析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王飞娅;塑性铰滞回模型衰变特性对RC框架结构刚度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凯;不同支承条件下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民宪,陈聃;考虑结构低周疲劳特性的地震反应谱[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8年04期

2 欧进萍,何政,吴斌,邱法维;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3 周云,徐彤,周福霖;抗震与减震结构的能量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4期

4 卓卫东,范立础;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强度折减系数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5 于清,陶忠;纤维塑料约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综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2期

6 翟长海,公茂盛,张茂花,谢礼立,张敏政;工程结构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7 吕西林,周定松;考虑场地类别与设计分组的延性需求谱和弹塑性位移反应谱[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8 侯爽,欧进萍;结构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力分布及高阶振型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3期

9 侯爽;欧进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可靠度及其抗力衰减影响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10 杨伟;欧进萍;;结构地震弹塑性反应谱——损伤谱[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献;FRP约束圆钢筋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关于能力谱法等效阻尼比不同计算方法综述[J];住宅科技;2013年06期

2 陆本燕;刘伯权;刘鸣;邢国华;;等效阻尼比对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的影响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3 魏茂杰,林木春;一种确定土的等效阻尼比的新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1993年08期

4 张渊,杨德健,钟铁毅;高层建筑矩形TLD系统等效阻尼比分析[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张渊,钟铁毅;高层建筑矩形MTLD系统的等效阻尼比分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年01期

6 张渊,钟铁毅;高层建筑矩形Multi-TLD系统等效阻尼比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7 梁仁杰;吴京;孟少平;;两种不同需求曲线的能力谱评价方法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8 金建敏;谭平;周福霖;庄学真;沈朝勇;;天然橡胶支座(LNR)的等效阻尼比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全胜;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分析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6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66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8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