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办公建筑天然采光策略
本文关键词:绿色办公建筑天然采光策略
【摘要】:对建筑空间进行充分的天然采光,既可以节省建筑能耗,又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近几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源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建筑师对于天然采光的节能潜力越来越关注。如何利用天然光以保证室内充分的采光照明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在分析绿色办公建筑光环境设计要点基础上,通过对国外先进的建筑天然采光方式的解析,为我国绿色办公建筑天然采光的优化设计提出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绿色办公建筑 天然采光 采光策略
【分类号】:TU243;TU113.5
【正文快照】: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办公建筑是为行政、教育及其他工作提供活动场所的公共建筑。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工作八小时及以上的时间,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外刊[J];建筑与文化;2004年08期
2 胡绍学,黄柯,宋海林,胡真;实践绿色生态办公建筑[J];建设科技;2004年Z1期
3 陈泳 ,朱小村 ,Pius Leuba;信息时代办公建筑设计的思考——以南京圆通广场为例[J];建筑学报;2005年05期
4 菅顺二;钱强;;新型办公建筑之构想:竹中工务店东京总店新办公大楼[J];建筑师;2006年03期
5 张蕾;孙巍巍;周国锋;;吸收 融合 再创造——长春近代办公建筑装饰语义浅析[J];建筑设计管理;2007年01期
6 夏海山;白潇潇;;“形式”与“功能”的绿色追随——由竹中工务店东京总部看日本办公建筑的生态转型[J];世界建筑;2007年07期
7 夏正伟;夏海山;;绿色办公建筑的模式语言——东京竹中工务店给出的诠释[J];中外建筑;2007年09期
8 姚建强;沈红斌;;低密度办公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7年09期
9 ;作为城市背景——办公建筑设计之辩[J];时代建筑;2007年06期
10 陈怡;秦洛峰;;生态型多层办公建筑设计——以通原办公绿园方案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小清;李念平;周慧;倪吉;林爱麟;胡丽君;;长沙市区大型商业办公建筑能耗调查和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建平;张绍纲;李景色;任元会;;办公建筑的照明节能标准[A];海峡两岸第十一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文集[C];2004年
3 魏一然;王京;;小型办公建筑能耗特性的比较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小鹏;李华伟;;探讨绿色办公建筑理念[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5 李剑东;王智超;袁涛;;长沙市办公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状况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C];2010年
6 荣煜;邹惠芬;;办公建筑通风方式概述[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7 马波;杨柳;黎文安;;围护结构设计参数对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邵宗义;陈红兵;刘江;;户式集中空调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解析[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9 常良;宋芳婷;魏庆們;;实测与模拟结合分析通风和房间温度设定对办公建筑空调负荷的影响[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昭俊;孙晓利;孙照燕;易伶俐;;办公建筑夜间通风气流组织模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照清;宋照清:办公建筑需要与文化同行[N];东方早报;2014年
2 通讯员 李永利 李建永;秦皇岛市对既有办公建筑进行节能改造[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3 记者 吴永哲 通讯员 李永利 李建永;港城办公建筑实施“周身节能”改造[N];河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安领弟;新办公建筑显现新设计趋势[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胡绍学 宋海林 黄柯 胡真;办公建筑走向生态觉醒[N];中国建设报;2005年
6 唐沙;专家解读生态智能办公建筑[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7 袁小宜邋张炜 沈驰;新世纪办公建筑的绿色主张[N];中国建设报;2008年
8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李永利;秦皇岛让办公建筑“周身节能”[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付颖 侯季光;办公建筑的“绿色策略”[N];中华建筑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梁爽;办公建筑将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造[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科;当代市政办公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汪任平;生态办公场所的活性建构体系[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雷;我国既有办公建筑可持续性改造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李艳芬;建国初期办公建筑的适应性改造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李文奇;当代行政办公建筑公共环境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姚远;岭南办公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任磊;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初探[D];东南大学;2005年
6 罗通;办公建筑的人文关怀[D];天津大学;2004年
7 张扬;低容积率办公建筑设计原则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吴江滨;引导使用者绿色行为的北京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9 张伟;行政办公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杨冬;绿色办公建筑评估与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7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6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