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吴俊升大帅府保护与利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洮南吴俊升大帅府保护与利用研究
【摘要】: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强势植入,中国开始大量建造“洋式建筑”或“中西合璧”的建筑,中国建筑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洮南是连接黑龙江、吉林、内蒙三省的咽喉要塞,历史遗存较多,如:天恩地局、吴俊升大帅府、德安禅寺等。大帅府所在的街区以其为代表形成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该街道既有商业建筑——吴俊升大帅府,亦有行政办公建筑——天恩地局,因此该商业街具有丰富的历史及艺术价值。笔者查阅了《洮南市志》、《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相关书籍,并对吴俊升大帅府展开多次调研,总结出大帅府的历史沿革,整理出国内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吴俊升大帅府属于吉林省较早的商贸文化遗存,也是洮南市20世纪初技术水平最高的建筑,是洮南市经济繁荣的象征,因此对于洮南市乃至吉林省,大帅府的历史、经济价值都极高。在对大帅府进行保护性修复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其历史功能与现代功能的融合,并根据其结构类型、内部空间特点等选择有效的保护方案。笔者依照现有的历史建筑保护法则归纳出:对于历史建筑不能一味地保留,需要对其进行适当保护修复并再利用。论文结合洮南吴俊升大帅府保护利用实践,首先研究了中国近代的发展历史及其建筑类型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帅府的修复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洮南地区历史建筑保护框架和具体内容,为其他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供资料。
【关键词】:吴俊升大帅府 近代历史建筑 修复 再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3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的目的12-13
- 1.1.2 研究的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14-15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14-15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15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主要创新点15-18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3.3 主要创新点17-18
- 1.4 相关概念18-22
- 1.4.1 历史建筑18-19
- 1.4.2 近代建筑19-22
- 1.5 论文框架22-23
- 第2章 中西方历史建筑保护的历史沿革23-34
- 2.1 西方历史建筑保护由“对立”到“统一”23-28
- 2.1.1“法国派”运动23-25
- 2.1.2“反修复”运动25
- 2.1.3 意大利学派25-27
- 2.1.4《威尼斯宪章》与《奈良文件》的“真实性”原则27-28
- 2.2 中国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状况28-33
- 2.2.1 二十世纪初历史建筑保护观念的发展28-29
- 2.2.2 中国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初步创立29-30
- 2.2.3 逐步成熟的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理论30-33
- 2.3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洮南吴俊升大帅府建筑特征及其价值评估34-51
- 3.1 项目背景34-36
- 3.1.1 概况34
- 3.1.2 历史沿革34-36
- 3.2 国内同时期建筑风格回顾36-41
- 3.2.1“洋式建筑”风潮36-37
- 3.2.2“中西合璧”在中国的发展37-38
- 3.2.3 近代建筑在不同地区的发展38-41
- 3.3 建筑特征41-47
- 3.3.1 外部空间环境41-43
- 3.3.2 建筑结构类型43-44
- 3.3.3 内部空间特点44-46
- 3.3.4 建筑风格特征46-47
- 3.4 洮南吴俊升大帅府价值评估47-50
- 3.4.1 艺术价值47-48
- 3.4.2 文化价值48-49
- 3.4.3 历史价值49
- 3.4.4 使用价值49-50
- 3.5 本章小结50-51
- 第4章 洮南吴俊升大帅府保护性修缮设计与再利用策略研究51-76
- 4.1 吴俊升大帅府修缮设计依据及原则51-55
- 4.1.1 修缮设计的依据51
- 4.1.2 修缮设计的原则51-55
- 4.2 吴俊升大帅府修复技术手段55-67
- 4.2.1 屋面修复55-57
- 4.2.2 墙体修复57-64
- 4.2.3 室外构件修复64
- 4.2.4 室内装饰修复64-67
- 4.3 吴俊升大帅府改造与利用策略67-75
- 4.3.1 环境策略67-68
- 4.3.2 功能策略68-73
- 4.3.3 文化策略73-75
- 4.4 本章小结75-76
- 结论76-77
- 参考文献77-8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0-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明,周們;试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建[J];新建筑;2002年02期
2 郑潇;改造、扩展与共生——浅议历史建筑的更新与发展及新旧建筑的共生[J];规划师;2002年02期
3 杨毅栋,王凤春;杭州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2期
4 徐天羽;历史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J];中外建筑;2004年02期
5 ;解析历史建筑 重现昔日神韵[J];住宅科技;2004年05期
6 王安石;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住宅科技;2004年02期
7 金林;保护校园历史建筑的成功尝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张兴国;曾宇;廖屿荻;;历史建筑的移植再生——重庆映像·金阳骑龙山庄项目方案及初步设计[J];重庆建筑;2006年04期
9 王爱明;;浅谈太原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1期
10 包静;;永续合理地经营好城市的历史建筑——从北山街历史建筑的经营谈起[J];浙江建筑;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美晶;;浅议大连历史建筑的保护[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2 吕舟;;从雷峰塔的重建谈历史建筑的复原问题[A];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C];2000年
3 蒋小清;;从衢州城镇历史建筑之保护说开去[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张文s,
本文编号:867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6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