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极端久雨条件下软岩边坡动态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7 23:40

  本文关键词:极端久雨条件下软岩边坡动态稳定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软岩边坡 数值计算 动态稳定性 极端久雨 饱和非饱和渗流 软化效应


【摘要】:为探索软岩边坡在极端长期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饱和非饱和理论获取边坡在降雨过程中渗流场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将渗流计算结果导入FLAC3D软件平台,应用Fish语言对各单元强度变化的时间效应和重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修改;最后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软化效应和渗流场共同作用对软岩边坡动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降雨过程将导致软岩边坡浅层部位出现大面积暂态饱和区,因边坡渗流的集聚效应,坡脚附近将维持较长时间的暂态高水位状态;软岩边坡在降雨过程中安全系数逐渐减小,降雨停止后,边坡安全系数呈现先减小、再增加,继而再减小的变化规律;极端久雨前期,边坡中基质吸力的降低、重度及渗透力的增加是影响边坡动态稳定性的主导因素;极端久雨后期,暂态饱和区内岩石的软化效应对边坡稳定性起控制作用。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道路工程 软岩边坡 数值计算 动态稳定性 极端久雨 饱和非饱和渗流 软化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42,51278067) 湖南省交通科技计划项目(2009003)
【分类号】:TU457
【正文快照】: 0引言降雨入渗是诱发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1-2]。许多工程实践揭示中国高速公路边坡的失稳也多发生在雨季[3]。降雨导致边坡原有非饱和区负孔隙水压力发生强烈的变化。根据非饱和抗剪强度理论,负孔隙水压力的降低甚至消失将引起边坡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同时雨水入渗将导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昌富;秦海军;;考虑强度参数时间和深度效应边坡稳定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2 熊炜;范文;邓龙胜;闫芙蓉;;基于有限元修正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的解析解[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3 胡云进,速宝玉,周维垣;有地表入渗的岩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7期

4 朱珍德,邢福东,王思敬,徐卫亚;地下水对泥板岩强度软化的损伤力学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2期

5 汤明高;许强;黄润秋;戚国庆;;滑坡体基质吸力的观测试验及变化特征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6 谭新,陈善雄,杨明;降雨条件下土坡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7 吴长富;朱向荣;尹小涛;刘雪梅;;强降雨条件下土质边坡瞬态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8年02期

8 蒋中明;唐静;谢刚;陈伟军;;汝郴高速公路软岩边坡岩体渗透性现场压水试验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0年06期

9 邓通发;桂勇;罗嗣海;周军平;;降雨条件下花岗岩残坡积土路堑边坡稳定性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梦芬;谭晓慧;李丹;熊昊翔;胡娜;;降雨入渗下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许建聪;尚岳全;孙红月;;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与极限平衡法滑坡耦合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刘小强;周世良;尚明芳;李怡;;基于水岩相互作用的岩石力学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黄福明;韩同春;郑俊清;;降雨入渗及蒸发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1期

5 周创兵;李典庆;;暴雨诱发滑坡致灾机理与减灾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6 方燕;;边坡降雨入渗的饱和-非饱和有限元数值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郭志元;何昌荣;俞小卉;杨皓然;;降雨作用下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高速铁路技术;2012年01期

8 王桂尧;付强;吴胜军;;降雨条件下红粘土路基水分运移数值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3期

9 楼晓昱;曾铃;何忠明;;公路边坡降雨入渗对孔隙水压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中外公路;2012年01期

10 吴辉;马双科;郑娅娜;;暴雨及久雨条件对某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影响研究[J];中外公路;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李尤嘉;膏溶角砾岩水损伤特性和机理的细观力学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荣冠;岩土介质非饱和渗流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许建聪;碎石土滑坡变形解体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刘金龙;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6 汤明高;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郭永春;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刘小平;非饱和土路基水作用机理及其迁移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李焕强;台风暴雨引发公路水毁特征与边坡水毁机理[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崔凯;多元层状陡立土质边坡差异性风蚀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辉;降雨入渗对土石混填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付强;红粘土路基水汽运移特性及防排水优化设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福明;降雨入渗诱发滑坡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晖;西南山区铁路路堑地段风险评估与决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俊业;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工程弃土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6 武龙;水平井管内管外充填一体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崔宪丽;堆积层滑坡的坡形改造数值模拟与优化防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晔;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降雨入渗随机反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田仕明;高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田甜;缓倾斜薄煤层两槽同采顶板活动规律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汉忠;降雨对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的基本作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2 何满潮,景海河,孙晓明;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1期

3 黄润秋,戚国庆;非饱和渗流基质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4期

4 罗缵锦,冯yN森;谈谈降雨对边坡稳定的影响[J];广东公路交通;2001年S1期

5 谭波;郑健龙;余文成;;降雨条件下膨胀土路堑边坡渗流分析[J];中外公路;2009年02期

6 王俊梅;刘海宁;李维朝;;基于土水特征曲线的渗流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4期

7 李炜;康海贵;;边坡稳定性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8 王思长;折学森;李毅;穆鹏;;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9 李炜;;边坡稳定性联合评价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10 陈鹏;徐博侯;;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数值极限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乐琴;;非饱和土固结理论最近发展[J];青海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2 朱宏祥;赵小兵;;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1期

3 陈洪凯;唐红梅;鲜学福;王全才;;川藏公路四川段泥石流灾害研究与治理[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4 赵炼恒;罗强;李亮;刘项;张迎宾;;地下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上限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7期

5 施亚霖;高世轩;;上海某道路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与危险性评估[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10期

6 胡力绳;王建秀;叶冲;;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岩堆稳定性评价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7 林宇亮;杨果林;黄向京;;挡墙后粘性土被动土压力的薄层微元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8 刘晓曦;王旭;刘国忠;;倾斜基岩对地基上柔性条形基础沉降的影响[J];铁道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9 顾安全;郭婷婷;;空间问题上埋式构筑物垂直土压力的测试与计算[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谢忠球;温佩琳;丁科;;高边坡岩体结构面各向异性检测与稳定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可钧;;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中三级模块式的程序设计方法[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2 程强;;红层软岩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魏群;陈兴华;;颗粒体应力应变的散体元数值计算及验证实验[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马俊;金剑铮;王克协;;套管井中声波对套管外各界面响应的数值计算[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姜朋明;陆长锋;梅国雄;;边坡极限承载力的严密解法[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6 王克协;袁野;;各向异性地层探井中全波声场的理论求解与数值计算[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7 何继善;王少武;汤井田;;提取和利用EM效应和IP效应的方波相干法[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张祥伟;;大区域地下水模拟的理论和方法[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徐文骏;金文;;双相介质中波的传播特性及其数值计算[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10 张剑锋;李幼铭;;横向非均匀介质中弹性波的数值计算[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沁沁;未来,青藏高原冻土将显著减少[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海峰;巴东组软岩边坡岩体工程特性及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刘胜利;风化和降雨作用下软岩边坡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杨涛;工程高边坡病害空间预测理论及其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江学良;岩石地下洞室与边坡的相互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郝树青;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取心(取样)钻进孔底流场模拟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熊炜;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盛建龙;岩体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地下工程结构稳定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苏国韶;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智能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9 谭志宏;岩溶区隐伏空洞对路桥工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岳崇旺;声波全波列测井的数值计算及其响应特征和时频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丹;散堆硫化矿石典型导热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吴维;考虑降雨入渗影响的软岩边坡过程稳定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郭桢;天津蓟县老虎顶矿区软岩边坡可靠性评价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路良;高陡软岩边坡滑坡预报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孙山;滩坝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吕森鹏;高地应力下地下工程岩爆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7 王曙光;山区高速公路滑坡安全监测及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8 孙威;核磁共振岩屑分析仪匀场环境的营造及现场应用效果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4年

9 袁明顺;复杂油气藏地质参数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黄红平;城市岩质边坡破坏机制与稳定性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2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72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