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与AHP的成都市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SD与AHP的成都市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研究
【摘要】: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人们对于城市公园的需求随之增加,这也对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一些公园出现景观建设“不被使用”或者“不够使用”的尴尬情况,这与缺少对使用者偏好的深入了解不无关系。从视觉偏好的角度出发,了解公园不同使用人群的不同偏好选择,根据需求来建设或改造景观,是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将通过定量的评价方法,依照景观视觉偏好的相关理论,通过阅读文献和询问专家,找到和确定景观视觉偏好评价的指标。在确定景观视觉偏好评价体系的指标后,运用一定方法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确定指标的权重。将构建好的景观视觉偏好评价体系用于实际对象的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方案。通过对浣花溪景观视觉偏好的评价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景观视觉偏好评价体系。由于之前对于景观视觉偏好的研究中都是定性的评价,没有对其有定量的评价,本文借鉴视觉评价和景观美感评价的方法,构建起景观视觉偏好的评价体系,共建立25个指标层,并通过实践证明其实用性。(2)AHP法与SD法的景观视觉偏好评价结果一致。SD法得到的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综合评价值为7.33,AHP法得到的综合评价值为7.45,评价结果皆为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程度较好,对于不同性别、年龄、景观知识基础、观园频率以及三个景区的比较分析结果也趋于相同。AH1P法因涉及到具体的指标,在分析上更为细致明了;SD法只能深入到某处景观是否被偏好的层面,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较之AHP法,不够条理清晰、一目了然。(3)浣花溪公园三大景区视觉偏好程度较好,但有差异。白鹭洲景区地形地貌多样,景观造型丰富,景观视觉偏好程度最强。万树山景区植被丰富,但林荫小道尺度和比例和谐程度较差,景观视觉偏好程度良好。沧浪湖景区地势平坦,景观造型单一,因而景观视觉偏好程度较弱。(4)浣花溪公园在景观视觉偏好方面有其优势,亦有不足。优势有:气氛愉悦程度、呼应城市总体形象情况、道路的有序性与流畅性等;不足有:制作工艺水准、视觉冲击力等。
【关键词】:景观评价 视觉偏好 成都浣花溪公园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1.1 生态环境质量亟待总体改善11
- 1.1.2 绿色发展理念需要落地普及11
- 1.1.3 以人为本理念运用的不足11-12
- 1.2 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12-16
- 1.2.1 景观评价12-14
- 1.2.2 浣花溪公园景观研究进展14-15
- 1.2.3 视觉偏好的相关研究15-16
- 1.2.4 小结16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6-17
- 1.3.1 提出景观视觉偏好评价的思路16-17
- 1.3.2 拓展浣花溪公园景观研究范围17
- 1.3.3 对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适用性17
- 1.4 研究内容17-18
- 1.5 研究方法18
- 1.5.1 文献分析法18
- 1.5.2 语义差别评价法18
- 1.5.3 AHP层次分析法18
- 1.6 技术路线18-19
- 2 研究对象概况19-20
-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19
- 2.2 浣花溪公园概况19-20
- 2.2.1 万树山景区20
- 2.2.2 沧浪湖景区20
- 2.2.3 白鹭洲景区20
- 3 基于SD法的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评价20-26
- 3.1 SD法景观视觉偏好评价理论依据20-21
- 3.2 SD法景观视觉偏好评价21-22
- 3.2.1 问卷调查设计21-22
- 3.2.2 问卷调查22
- 3.3 SD法景观视觉偏好评价结果统计分析22-26
- 3.3.1 性别对于视觉偏好的影响23-24
- 3.3.2 年龄对于视觉偏好的影响24
- 3.3.3 景观知识基础对于视觉偏好的影响24-25
- 3.3.4 观园频率对于视觉偏好的影响25-26
- 3.3.5 不同景区对于视觉偏好的影响26
- 4 基于AHP法的景观视觉偏好评价26-52
- 4.1 景观视觉偏好评价体系构建26-39
- 4.1.1 景观视觉偏好评价体系内容27-32
- 4.1.2 景观视觉偏好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32-37
- 4.1.3 景观视觉偏好评价体系分析指标权重分析37-39
- 4.2 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评价39-52
- 4.2.1 视觉偏好评价指标的量化39-41
- 4.2.2 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评价分析41-52
- 5 结论与讨论52-58
- 5.1 结论52-55
- 5.1.1 构建景观视觉偏好评价体系52
- 5.1.2 AHP法与SD法评价结果一致52
- 5.1.3 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评价处于较好等级52-53
- 5.1.4 浣花溪公园三大景区视觉偏好强弱程度53
- 5.1.5 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影响因素53-54
- 5.1.6 浣花溪公园的改建建议54-55
- 5.2 讨论55-56
- 5.2.1 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探讨55-56
- 5.2.2 AHP法与SD法结合性探讨56
- 5.3 不足与展望56-58
- 5.3.1 不足56
- 5.3.2 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162-73
- 附录273-77
- 附录377-78
- 附录478-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波,叶锐,徐畅;新校园区建设景观视觉评价初探[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3年03期
2 张媛媛;;城市景观视觉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山西建筑;2010年02期
3 蒋建武;欧阳浩;阳欢;;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的景观视觉环境评价体系构建[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戴睿;刘滨谊;;景观视觉规划设计时空转换的诗境量化[J];中国园林;2013年05期
5 张巧;刘洪杰;郑韵怡;潘志新;董锡;;景观视觉廊道评价初探——以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J];广东园林;2010年01期
6 韩君伟;董靓;;商业步行街道景观视觉熵及其相关性研究[J];建筑科学;2013年04期
7 朱晓宁;宋力;;总部基地景观视觉偏好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3年02期
8 张冠亭;汪欣元;王晓俊;;伦敦城市景观视觉控制方法概述[J];建筑与文化;2014年03期
9 王佩环;程悦;;论景观视觉效果设计[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1期
10 王卫华;齐童;王亚娟;;东小口森林公园和吴淞口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的景观视觉质量对比评价[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成亮;李巍;;景观视觉安全导向下的聚落城墙保护规划研究——基于甘肃省景泰县永泰古城的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2 王卫华;;基于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景观视觉质量的对比评价——以紫竹院公园和东小口公园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玉娜 驻厦门记者 史蔓蓉;厦门建设海沧湾旅游观光新景点[N];中国旅游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玉敏;绿化景观的视觉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汤晓敏;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李羽佳;ASG综合法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璨;绵阳市梓潼七曲山风景区景观视觉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汪欣元;城市景观的视觉控制方法探索[D];东南大学;2016年
3 黄fx;雅安标志性桥梁景观视觉秩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4 姜小萌;西蜀文人纪念园景观视觉质量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5 武涵;基于SD与AHP的成都市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6 赖台娟;论室外景观视觉中心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7 李楠;城市夜景观视觉节奏感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8 陈峥嵘;基于多因子分析的城市景观视觉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贾翠霞;基于GIS和遥感的景观视觉资源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海艳;农村民居住宅环境的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72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7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