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与行为互动的信息时代图书馆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07:34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与行为互动的信息时代图书馆设计研究
【摘要】: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建筑受信息科技以及传播学的影响,信息的存储、阅览与交流方式都发生了变革,建筑师们对图书馆的形式、空间、界面的创作也有着极其多样化的尝试与探索。本文立足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当代涌现出的诸多图书馆建筑实践及相关设计理论,从空间与行为互动的角度展开图书馆设计的探讨。本文首先辨析了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几种演变形式,并基于对信息媒介与读者行为模式的讨论,创造性地提出“信息存储空间”、“信息展示空间”、“信息交流空间”的概念,作为对传统书库、阅览室、公共活动区的重新定义,揭示由传统图书馆到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转变。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基于空间与行为互动的图书馆设计。站在宏观角度,重新审视读者行为与图书馆空间组织模式的关系,从图书馆的整体空间秩序、信息存储空间、信息展示空间以及信息交流空间这四个方面,探讨了空间对行为的影响及行为对空间设计的能动作用,试唤起设计者对形式之外的建筑本源的关注。另一方面,本文着眼于图书馆中读者行为与空间媒介的互动模式,从空间环境与空间界面两个方面畅想了数字技术的介入对图书馆设计的直接影响。信息时代图书馆空间中充斥着随处可见、无所不在的虚拟信息,多媒体技术在信息的存取与展示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空间质料、界面、装置等随着信息媒体的介入也将产生变化,空间与人的“互动”将获得智能化的拓展。
【关键词】:图书馆 媒介转型 空间模式 行为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对象界定10-11
- 1.2 研究现状综述11-16
- 1.2.1 理论研究现状11-13
- 1.2.2 实践研究现状13-14
- 1.2.3 交叉学科理论背景14-16
- 1.3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意义16-18
- 1.3.1 研究创新点16-17
- 1.3.2 研究意义17-18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18-21
- 1.4.1 研究方法18-19
- 1.4.2 研究框架19-21
- 第二章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表征与转型21-37
- 2.1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表征21-26
- 2.1.1 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21
- 2.1.2 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re)21-22
- 2.1.3 媒体中心(Mediatheque)22-24
- 2.1.4 辨析与比较24-26
- 2.2 信息媒介的拓展26-28
- 2.2.1 存储媒介的形态拓展26-27
- 2.2.2 阅览媒介的广度拓展27
- 2.2.3 交流媒介的维度拓展27-28
- 2.3 行为模式的转型28-30
- 2.3.1 检索借调行为的转型28-29
- 2.3.2 信息阅览行为的转型29
- 2.3.3 信息交流行为的转型29-30
- 2.4 功能空间的演变30-37
- 2.4.1 从藏书空间到“信息存储空间”32-33
- 2.4.2 从阅览空间到“信息展示空间”33-34
- 2.4.3 从交往空间到“信息交流空间”34-37
- 第三章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空间组织模式与设计37-63
- 3.1 整体空间秩序组织37-43
- 3.1.1 “漫步空间”——动态性漫游37-41
- 3.1.2 “多孔空间”——多视点运动41-43
- 3.2 信息存储空间设计43-50
- 3.2.1 螺旋式信息存储空间——漫游型检索43-45
- 3.2.2 映像式信息存储空间——漫游型检索45-46
- 3.2.3 智能式信息存储空间——闲待型检索46-50
- 3.3 信息展示空间设计50-56
- 3.3.1 内向式信息展示空间——沉思型阅览50-52
- 3.3.2 开放式信息展示空间——共享型阅览52-56
- 3.4 信息交流空间设计56-63
- 3.4.1 个人领域式交流空间——研讨型交流57-59
- 3.4.2 集体领域式交流空间——集会型交流59-60
- 3.4.3 不定领域式交流空间——休闲型交流60-63
- 第四章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空间媒介形式与设计63-81
- 4.1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设计63-69
- 4.1.1 空间光环境——光照与行为互动63-67
- 4.1.2 空间声环境——声音与行为互动67-69
- 4.2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空间界面设计69-81
- 4.2.1 互动式媒体界面——感官多模式信息获取69-70
- 4.2.2 虚拟实境界面——沉浸式信息阅览体验70-73
- 4.2.3 互动式弹性界面之一——质料与行为互动73-75
- 4.2.4 互动式弹性界面之二——维度与行为互动75-81
- 第五章 结语81-85
- 5.1 总结与研究局限81-82
- 5.2 设计策略与展望82-85
- 致谢85-87
- 参考文献87-91
- 图片来源91-93
- 作者简介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昀松;邢凯;孙澄;;高校图书馆空间新发展[J];城市建筑;2011年07期
2 鲍家声;图书馆建筑研究与实践[J];建筑学报;2004年12期
3 俞传飞;在形式之外——试论数字化时代建筑内涵的变化[J];新建筑;2003年04期
4 张利;数字化图书馆技术对图书馆建筑的影响[J];世界建筑;1999年11期
,本文编号:874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7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