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矢量的城市扩张多智能体模拟——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20 07:05

  本文关键词:基于矢量的城市扩张多智能体模拟——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矢量数据 多智能体模拟 城市扩张 NetLogo 广州市番禺区


【摘要】:运用自下而上的多智能体建模方法构建城市扩张模型,研究城市扩张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传统的多智能体模拟大多是基于栅格数据构建,不同的格网大小、邻域形状及邻域大小将产生不同的模拟结果。为克服传统栅格数据受模拟尺度的影响,采用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构建矢量多智能体城市扩张动态模型。智能体依据"宜居性"评价指标,并遵从个人偏好,选择合适区位,模拟城市扩张的时空动态过程。将模型应用于广州市番禺区,模拟了其2003-2008年城市扩张情况。最后将模拟结果与实际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地块的转化精度为63.09%,非转化精度为90.74%,总精度为85.83%,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矢量数据 多智能体模拟 城市扩张 NetLogo 广州市番禺区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1001255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121402) 中山大学千人计划科研启动经费项目 中山大学领军人才专项工作经费项目
【分类号】:TU984.113
【正文快照】: 1引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已被广泛认为是全球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Seto et al,2009)。而城市化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最典型形式之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2002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文甫;周介铭;罗怀良;杨存建;赵景峰;;利用RS和GIS进行成都市扩张及驱动力分析[J];测绘科学;2011年05期

2 单玉红;朱欣焰;;城市居住空间扩张的多主体模拟模型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3 陈蔚;高晓路;沈振江;;多主体系统在城市发展模拟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4 杨青生;黎夏;;多智能体与元胞自动机结合及城市用地扩张模拟[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5 吴文斌;杨鹏;柴崎亮介;唐华俊;陈仲新;;基于Agent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6 吴宏安,蒋建军,周杰,张海龙,张丽,艾莉;西安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7 陶海燕;黎夏;陈晓翔;刘小平;;基于多智能体的地理空间分异现象模拟——以城市居住空间演变为例[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8 陶海燕;黎夏;陈晓翔;;基于多智能体的居住空间格局演变的真实场景模拟[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9 黎夏,叶嘉安;约束性单元自动演化CA模型及可持续城市发展形态的模拟[J];地理学报;1999年04期

10 薛领,杨开忠,沈体雁;基于agent的建模——地理计算的新发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晨晓;李昕;张红星;;统筹区域城乡用地的驱动机制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4期

2 许婧婧;刁承泰;何丹;李养兵;孙秀峰;;我国特大城市用地的影响因子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3 毕东苏;郭小品;;苏州中心城区扩展的时空差异及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4 陈琳;;1995~2006年重庆市城市土地扩张与驱动因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5 武文波;吴云;姬翠翠;姚静;;阜新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6 方方;;江苏省经济发展与土地非农化耦合关系分析与测度[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7 储佩佩;董雪;高琨;付梅臣;;中国城市土地扩张研究与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8 陈旭;何宽;常强;;GIS和RS支持下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演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陈云;朱红梅;罗寅;赵煜明;袁露影;黄河;;长沙市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10 宋金易慧;崔亮伟;肖文;;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光;胡宝清;覃开贤;;复杂性科学在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研究中的应用[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郑荣宝;董玉祥;陈梅英;;基于GECM与CA+ANN模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模拟[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陈明;李新阳;;近几年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点研究——基于117个案例城市的实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涵秋;杜丽萍;;遥感建筑用地信息的快速提取[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剑;林奎;杨大勇;赵坤荣;姜国强;;基于RS与GIS的珠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6 于冬梅;黄仁涛;;基于地理计算的地球信息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雪瑞;王秀兰;冯仲科;;基于TM影像的北京城市扩展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8 庞西磊;黄崇福;赵思健;;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方法与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跟踪[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梅卓华;;基于TM影像的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与评价[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王予杰;陈常优;秦志峰;秦明周;;第十三章 中原城市群耕地保护[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乐珊;基于元胞自动机和VR-GIS技术的城市空间增长三维动态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李爱民;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用地规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4 盛浩;中亚热带山区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单玉红;基于土地生态位和多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情景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肖轶;重庆市土地利用平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9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利邦;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慧君;CA-MARKOV模型与GIS、RS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占;基于CA模型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侯洪升;基于SPOT5高分辨率影像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监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周丹;基于地理加权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空间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超;村庄用地综合适宜度评价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杜晓圆;基于GIS和CA模型的城市化土地利用扩展模拟与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雪梅;基于SLEUTH模型的城市扩张分析及场景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白丽月;近二十年福州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小飞;丰顺县城区地价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体雁;李迅;;基于多主体的城市微模拟平台Grid ABGIS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杨英宝,江南,苏伟忠,郑国强;RS与GIS支持下的南京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3 吕露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4 陈春;吴智刚;;城市人居环境定级方法研究[J];城市问题;2007年06期

5 姚士谋,李昌峰,管驰明;城市化问题急需数学思维[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2期

6 刘盛和;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与动力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7 陈百明,刘新卫,杨红;LUCC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8 张文忠,刘旺;西方城市居住区位决策与再选择模型的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9 张显峰,崔伟宏;运用RS、GPS和GIS技术进行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验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10 秦丽杰,张郁,许红梅,刘湘南;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伯含;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凌云;喻定权;;长沙市城市扩张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10期

2 王瑞林;胡晓鸣;;经济适用房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及启示[J];山西建筑;2008年06期

3 罗致;;潜在的应对 张江当代艺术馆阅读[J];时代建筑;2007年04期

4 赵晓铭;;用区域协调观点论广州边缘区发展[J];南方建筑;2006年02期

5 陈默;许学工;;北京市绿色空间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6 郝素秋;徐梦洁;蒋博;;南京市城市建成区扩张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力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09年05期

7 梁晓明;村落式建筑简析[J];天津建设科技;1997年02期

8 易正晖;徐建红;田金苓;陈立桢;;基于GIS方法的城市扩张空间模型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6期

9 ;弗雷德里希城,柏林,德国[J];世界建筑;2008年09期

10 钱育蓉;李建龙;干晓宇;杨峰;;基于BP网络研究城市扩张中的道路因素:以张家港市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月霞;张晓祥;朱晨曦;李彦涛;;基于神经网络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城市发展变化——以吴江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杨帆;朱晓东;邓骥中;;港湾快速城市扩张地区生态管治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许宇汉;韩平;;矢量偏移算法在建筑物综合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俊松;;转型期中国城市土地空间扩张问题研究——基于Muth-Mill模型的实证检验[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宋良学;;商丘市综合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6 樊灵芝;;中心城市边缘城区产业集群的规划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春梅;;融合与促进,区域城市边缘城镇发展战略规划新思路探索——以衡阳县城至衡阳市融城战略概念规划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8 陈昆仑;王旭;曾克峰;;体育中心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演变研究——以广州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立国;;铁路枢纽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及机制研究——以怀化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永坚;;城市空间基础信息系统与网络GIS技术探讨[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人;公共建筑奢华崇洋之风不可长[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李亚彪;规划是“龙头”还是“水龙头”[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章海霞;绿荫中的那一抹“中国红”[N];中华建筑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文忠邋实习生 刘亚杰;济南年均消失10条老街巷[N];济南日报;2008年

5 实习生 张艺馨 刘念 本报记者 宋时飞;当拆迁降临名人故居[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廉 李涛;森林公园扮靓工业城[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7 记者 刘宁;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时尚标准[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8 张锋;江津 全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大城市[N];重庆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贺丹;2008年建材家居卖场继续高举连锁扩张大旗[N];中国建材报;2008年

10 李如邋宇欣;市政大楼提前完成土建工程[N];宜春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爱民;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用地规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锐良;基于ABM的城市扩张、耕地保护与湿地流失的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张雪梅;基于SLEUTH模型的城市扩张分析及场景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邓凌云;“硬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扩张与城市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韦春竹;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城市扩张模拟和城市热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李江;基于OGC WFS规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数据发布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6 王颖;城市扩张中的人工湖区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8年

7 艾勇军;近十年(1994~2003)武汉市城市扩张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张荣华;城市扩张中“开放型住区”模式及问题探析[D];浙江大学;2007年

9 赵亚青;西安城市扩张下的郊区新农村规划刍议[D];西北大学;2007年

10 杨毅;基于RS和GIS的安顺市城市发展及环境变化分析[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86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86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0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