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渗透吸力对重塑黏土的压缩和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6:22

  本文关键词:渗透吸力对重塑黏土的压缩和渗透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固结试验 重塑黏土 渗透吸力 固有压缩曲线 次固结系数 渗透系数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孔隙水盐分对黏土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但相关的定量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以渗透吸力作为宏观参数,将商用高岭土与钙基膨润土的混合土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与土混合,进行饱和重塑土的固结试验,探究孔隙水盐分对饱和重塑黏土压缩特性和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重塑饱和黏土的压缩指数Cc随着渗透吸力的增加而呈指数规律衰减,回弹指数未产生明显变化;在Burland体系下,渗透吸力对曲线初始段有较大影响;而屈服后,压缩曲线可以在Iv lgv分析体系中进行归一化。相同固结压力和孔隙比下,渗透吸力越小,次固结系数越大;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的比值Cα/Cc的比值并不为常数,随着渗透吸力的增大而减小。同样的初始孔隙比,比例系数Ck=Δe/Δlgkv随渗透吸力增加而非线性递减,延拓了Tavenas认为比例系数Ck与初始孔隙比e0线性相关的认知。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关键词】固结试验 重塑黏土 渗透吸力 固有压缩曲线 次固结系数 渗透系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117,41330641) 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SLK2012B01)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KYLX_0148)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Ocean Engineering,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0引言随着近海(岸)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区域内的建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海相黏土的工程特性日益引起重视,近海黏土具有高盐分含量的特点。孔隙水的化学成分和力的耦合作用在岩土工程研究中日益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柴寿喜;王晓燕;魏丽;王沛;仲晓梅;;滨海盐渍土的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护固化方法[J];工程勘察;2009年07期

2 殷宗泽,张海波,朱俊高,李国维;软土的次固结[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3 曾玲玲;洪振舜;刘松玉;陈福全;;重塑黏土次固结性状的变化规律与定量评价[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晓亮;赵晓豹;李晓昭;;南京河西地区软土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2 张先伟;王常明;张淑华;;软土蠕变数据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曾玉莹;;腐木淤泥混合土的变形特性综合试验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刘红军;张立敏;;齐齐哈尔湿地软土压缩固结特性的试验[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曾玲玲;刘松玉;洪振舜;;考虑土结构性影响的改进EVP压缩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侯晓亮;赵晓豹;李晓昭;李家奇;;南京河西地区软土地层特征及工程特性研究[J];地质论评;2011年04期

7 徐珊;陈有亮;赵重兴;;单向压缩状态下上海地区软土的蠕变变形与次固结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8 孟静;王云龙;;北京平原区软弱黏性土次固结系数的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9 ;征订启事[J];工程勘察;2010年10期

10 范建好;张延军;李录娟;;三亚海相软土次固结特性研究[J];工程勘察;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彦斌;;超固结土一维次压缩特性实验研究[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辉煌;砂井处理超软地基的固结计算[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石茜;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杨爱武;结构性吹填软土流变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王志亮;软基路堤沉降预测和计算[D];河海大学;2004年

5 贾宁;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拓宽的沉降性状及处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李西斌;软土流变固结理论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长生;深圳后海湾海相沉积淤泥固结变形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8 柳雁玲;草炭土路基沉降与变形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向先超;海滩区淤泥路基排水固结变形性状与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10 刘红军;寒区湿地软土地基固结沉降与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浩;湖相软土物理力学特性及蠕变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江涛;次固结对准超固结软土固结特性及堆载预压设计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3 钟盈;特大型泥石流淤埋路段公路快速修复技术[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肖;滨海软黏土加速蠕变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滕军林;基于土结构性的软土流变特性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6 钱尼贵;腐木纤维、淤泥混合土变形特性及沉降规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刘添俊;路堤式道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8 赵华;宇辉地方铁路沼泽软土路基沉降变形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朱鸿鹄;软土固结—蠕变耦合效应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10 王茂丽;软土地基非线性固结沉降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峰君,刘瑾,陈晓明,朱鑫,朱文锋;新型水溶性高分子土体固化剂对不同组成土的固化剂性能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树光,李选海,杨育红;路基冻胀过程的温度效应[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张向东;李殿维;张林;;风积砂地区路面基层材料的试验研究及仿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汪益敏,贾娟,张丽娟,陈页开;ISS加固土的微观结构及强度特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5 刘孔杰;滨海地区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填料改性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05年Z1期

6 赵玉洁,宋国辉,徐明娥,刘建军;天津滨海区50年局地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4年02期

7 冯杰,张佳宝,郝振纯,穆开功;水及溶质在有大孔隙土壤中运移的研究(Ⅰ):田间实验[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年03期

8 殷宗泽,张海波,朱俊高,李国维;软土的次固结[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9 曾玲玲;刘松玉;洪振舜;杜延军;邵俐;;天然沉积软黏土的次固结变形机理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10 洪振舜,刘志方,郭海轮,刘松玉;天然沉积饱和有明粘性土的Burland孔隙指数与归一化含水量的关系[J];岩土力学;2004年11期



本文编号:895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95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6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