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加快吸力平衡的三轴试验制样方法与验证

发布时间:2017-09-22 08:40

  本文关键词:加快吸力平衡的三轴试验制样方法与验证


  更多相关文章: 吸力平衡 非饱和土 制样方法 钻孔


【摘要】:非饱和土三轴试验是测试土体非饱和力学参数、研究其变形机理和本构模型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大都以控制基质吸力的方式研究非饱和土,而施加吸力后达到水气平衡状态的过程非常缓慢,特别对于黏性土更为突出。其根本原因是水气平衡过程中试样的排水路径相对比较长。为此,提出了一套新的制样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三轴试样的轴心位置钻取一个小孔径的圆孔;然后,在圆孔内部充填标准细砂,把传统的轴向排水改成径向和轴向同时排水。通过物理试验和数值方法,分析了试样钻孔灌砂前后的吸力平衡时间和应力应变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新的制样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吸力平衡时间大约缩短3~4倍;置换砂率小于2%的情况下,轴心钻孔灌砂后对试样的变形基本没有影响。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吸力平衡 非饱和土 制样方法 钻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009084) 湖南省交通科技进步与创新计划项目(200910,201045)
【分类号】:TU411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非饱和三轴试验是测试非饱和土强度和变形等力学参数的主要试验方法之一。非饱和土三轴试验不同于饱和三轴试验,前者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利用轴平移技术[1]、渗透技术[2]或者湿度控制技术[3]控制吸力,从而达到预定的非饱和状态。因此,保证吸力达到真正的平衡状态是获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凌华;殷宗泽;;非饱和土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2 吴宏伟;陈锐;;非饱和土试验中的先进吸力控制技术[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3 孔令伟;李雄威;郭爱国;张勇;;脱湿速率影响下的膨胀土工程性状与持水特征初探[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4 张芳枝;陈晓平;;反复干湿循环对非饱和土的力学特性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5 李永乐;张红芬;佘小光;侯进凯;杨利乐;;原状非饱和黄土的三轴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10期

6 徐晗;黄斌;饶锡保;何晓民;徐言勇;;三轴试样钻孔灌砂固结排水效果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强义;李承蔚;;毛细水干湿循环对土遗址风化影响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2 王常明;马栋和;林容;王科;宋朋燃;;辽西地区黄土的强度与本构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5期

3 钟祖良;张建;刘新荣;方金炳;周杨;;非饱和Q_2原状黄土工程特性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马少坤;扈萍;秦会来;;刚柔性条形基础下非饱和土地基的承载特性[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刘泽;杨果林;黄向京;;钢丝网筋材的加筋作用特性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05期

6 章定文;刘松玉;张涛;;压实非饱和土的模量与含水率关系分析(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2年02期

7 王爱军;李雄威;代国忠;;脱湿状态对膨胀土膨胀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J];工程勘察;2012年10期

8 宋亚亚;卢廷浩;季李通;;应力作用下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9 勾丽杰;胡甜;吴亮;;干湿循环对路基不同液限粘土强度影响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1期

10 杨燕;徐佳俊;杨永浩;;粒径大小对非饱和尾矿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小亮;谢婉丽;丁勇;;泾阳南塬黄土剪切强度的三轴试验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柳群义;朱自强;何现启;鲁光银;唐军峰;;水位涨落对库岸滑坡孔隙水压力影响的非饱和渗流分析[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3 王常明;张淑华;王钢城;周波;武恒;林容;;含水量对结构性土力学性状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戴张俊;陈善雄;罗红明;陆定杰;;非饱和膨胀土/岩持水与渗透特性试验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5 陈生水;石北啸;蔡正银;宋嘉伟;;膨胀土多次脱湿土水曲线模型[A];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宾;郴州地区残坡积土工程边坡过程稳定性研究及控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秦立科;非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地铁车站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0年

3 杨迎晓;钱塘江冲海积粉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芳枝;河流冲刷作用下堤岸稳定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黄向京;双绞合六边形钢丝网加筋土挡墙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张雪东;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在非饱和土力学中应用的基本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马栋和;黄土公路边坡坡面冲刷的水—土力学耦合机制及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泽;生态型加筋土挡墙动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9 肖治宇;不同水作用形式下残坡积土工程特性及其边坡可靠性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10 侯龙;非饱和土孔隙水作用机理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源;昆明新机场岩溶塌陷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胡广鑫;昆明盆地泥炭土在渗流条件下变形规律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谢勋;降雨对某滑坡滑体与滑带土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4 丁勇;人工降雨模拟作用下的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利平;区域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快速判别系统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6 沈云霞;干湿循环作用下含盐类遗址土盐渍劣化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芦建新;郴州地区缓开挖边坡降雨入渗作用下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王艳群;考虑渗流影响的花岗岩残积土的非饱和工程性质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9 李俊业;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工程弃土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谭东岳;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非饱和黄土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壁卫;非饱和击实膨胀土总应力强度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8年03期

2 饶锡保,何晓民,刘鸣;粗粒含量对砾质土工程性质影响的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1期

3 缪林昌,殷宗泽,刘松玉;非饱和膨胀土强度特性的常规三轴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4 杨和平,肖夺;干湿循环效应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陈正汉,卢再华,朱元青;非饱和土的理论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01年05期

6 缪林昌,刘松玉;南阳膨胀土的水分特征和强度特性研究[J];水利学报;2002年07期

7 汪东林;栾茂田;杨庆;;非饱和重塑黏土干湿循环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8 何昌荣,杨桂芳;邓肯-张模型参数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9 包承纲;詹良通;;非饱和土性状及其与工程问题的联系[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10 詹良通;吴宏伟;;非饱和膨胀土变形和强度特性的三轴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永乐;崔翔宇;张红芬;佘小光;侯进凯;;黄河大堤非饱和土的三轴试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远盘 ,孙平蕙 ,吴志鸿;X射线,

本文编号:899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899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e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