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低应力条件下海洋粉土的不排水强度特性及其在海底浅层滑坡分析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24 09:15

  本文关键词:低应力条件下海洋粉土的不排水强度特性及其在海底浅层滑坡分析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土力学 粉土 低应力条件 不排水强度 波浪 海底滑坡 黄河三角洲


【摘要】:针对浅层滑坡等海底地质灾害,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十字板试验和三轴试验,对低应力条件下典型海洋粉土的不排水强度特性进行研究探讨。试验结果显示:固结度对粉土的十字板强度有明显影响,十字板强度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剪切应变速率对粉土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强度影响很小,而超固结比和剪切围压则影响较大;三轴试验中各个试样都能够达到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强度随着超固结比和剪切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分析波浪作用下海床土剪切滑动的渐进特性,指出临界状态是滑坡发生时滑带土所能达到的最终状态。采用平均有效应力,对十字板强度和三轴临界状态强度进行归一化处理,两种强度显示较好的一致性,得到低应力条件下海洋粉土的临界强度线。最后,应用所得的临界强度线,对风暴潮作用下黄河水下三角洲粉土海床浅层滑坡及"复活"进行很好地分析和解释。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土力学 粉土 低应力条件 不排水强度 波浪 海底滑坡 黄河三角洲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221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00132110001)
【分类号】:TU43;P736.12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各种海岸和海洋工程活动日益频繁,土的强度是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价的重要参数。粉土是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的一种土,其性质相对特殊,且粉土在海岸及近海广泛分布[1],因此研究海洋粉土的强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为止,单调加载条件下粉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寿易,杜金声,楼志刚,林玉环;海洋土力学现状及发展[J];力学进展;1980年04期

2 郭莹;王跃新;;原状与重塑粉土固结不排水剪切特性的对比试验[J];水利学报;2011年01期

3 李洪增;;电测式十字板剪切试验的研究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4 刘红军;吕文芳;杨俊杰;王秀海;;黄河三角洲粉质土初始干密度和黏粒含量对稳态强度的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5 闫澍旺;封晓伟;侯晋芳;李伟;;用十字板强度推算软黏土抗剪强度指标的方法及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6 肖军华;刘建坤;彭丽云;陈立宏;;黄河冲积粉土的密实度及含水率对力学性质影响[J];岩土力学;2008年02期

7 杨迎晓;朱向荣;金兴平;周春平;徐根洪;;钱塘江冲海积粉土剪胀性三轴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S2期

8 李广信;;基坑中土的应力路径与强度指标以及关于水的一些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9 强跃;赵明阶;林军志;程龙飞;李莉;何泽平;;静止土压力系数探究[J];岩土力学;2013年03期

10 刘红军;王虎;张民生;许国辉;;波浪作用下黄河三角洲粉质土海床动力响应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修维宁;魏朝富;张仕超;张平仓;丁文峰;;丘陵山区农村道路路基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11期

2 宋日英;黄志全;陈宇;;密度及水分状态对黄土状粉土变形特征的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3 杨希;雷学文;孟庆山;;水位波动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粉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10期

4 徐威;乌孟庄;;两种水域十字板剪切试验的对比研究[J];工程勘察;2009年S2期

5 徐威;李江;周宏民;梁国庆;;原位十字板与三轴UU试验测试值的差异分析[J];工程勘察;2012年06期

6 肖军华;;循环荷载下压实粉土的回弹模量试验研究[J];公路;2010年08期

7 陈茜;骆亚生;程大伟;;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及其参数的确定[J];工程力学;2013年06期

8 李广信;;对与基坑工程有关的一些规范的讨论(1)[J];工程勘察;2013年09期

9 吴小锋;李光范;胡伟;王晓亮;;降雨及蒸发条件下地裂缝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10 邓代强;吴鸿云;袁爱平;何远富;;充填料浆十字板剪切测试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见扬;汪稔;;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海洋土力学[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迎晓;钱塘江冲海积粉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岚;拱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及路径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张英;水下仿生拱泥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聂影;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重塑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刘功勋;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海洋土剪切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杰文;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波浪动力响应过程对其再悬浮控制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会;低液限粉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9年

2 张俊峰;主应力方向和初始成样含水率对饱和粉土静、动力剪切特性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修维宁;紫色土丘陵山区田间道路基工程设计[D];西南大学;2011年

4 罗小勇;处置库污泥工程特性测试及其对垃圾堆体稳定性影响评估[D];浙江大学;2012年

5 李燕;仿蚯蚓在土质环境下拱洞机器人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闫成罡;基于MATLAB的拱泥机器人控制仿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7 黄凯;粉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变形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8 徐东升;黄河三角洲粉土的力学特性及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王虎;波浪作用下黄河三角洲粉质土海床不稳定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房志敏;波浪作用下黄河口粉质土海床渗流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德翠,单红仙,周其健;黄河三角洲粉质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3期

2 李广信;;有效自重压力下预固结的三轴不排水试验[J];工程勘察;2010年12期

3 吴梦喜,楼志刚;波浪作用下海床的稳定性与液化分析[J];工程力学;2002年05期

4 冯秀丽,林霖,庄振业,潘树春;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全新世以来土层岩土工程参数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J];海岸工程;1999年04期

5 蔡益铣;浅海大陆架上的混凝土平台[J];华南工学院学报;1978年04期

6 李海东;杨作升;王厚杰;魏合龙;赵晓辉;;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地质灾害现象的空间分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04期

7 常瑞芳,陈樟榕,陈卫民,欧素英,蒋东辉,曹振轶;老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前缘底坡不稳定地形的近期演变及控制因素[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史宏彦,谢定义,汪闻韶;确定无粘性土静止土压力系数的一个理论公式[J];水利学报;2001年04期

9 郭莹,栾茂田,董秀竹,王栋;不同应力条件下砂土动模量特性的试验对比研究[J];水利学报;2003年05期

10 栾茂田,张晨明,王栋,郭莹;波浪作用下海床孔隙水压力发展过程与液化的数值分析[J];水利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广雪,庄克琳,姜玉池;黄河三角洲沉积体的工程不稳定性[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年02期

2 薛允传,尹延鸿,高抒;黄河三角洲北部潮间带沉积物的粒度特征[J];海洋科学;2001年05期

3 李俊杰;李广雪;文世鹏;杨荣民;郝坤;;黄河三角洲埕岛海域浅地层剖面结构与灾害地质[J];海洋地质动态;2007年12期

4 刘凤岳;;风暴潮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及其一般规律[J];海岸工程;1987年01期

5 丁东,尹延鸿;黄河三角洲海岸防护工程研究[J];海洋地质动态;2000年02期

6 盛兴民;;黄河三角洲地形改变对潮汐性质的影响[J];海岸工程;1987年01期

7 ;海岸工程第3卷(1984年)总目录[J];海岸工程;1984年02期

8 刘凤岳;;黄河三角洲滨海区流场分布及泥沙运动[J];海岸工程;1989年04期

9 刘仲衡,吴锦秀,于永杰,李晓光,王宏翔;利用粒度资料浅析黄河三角洲潮坪沉积环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S1期

10 吴世迎;申宪忠;臧启运;张耆年;李培英;仲德林;黄易畅;;黄河三角洲五号桩海区泥沙冲淤变化的初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健民;修长军;;胜利油田开发对黄河三角洲滩涂湿地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利用[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滩涂利用与生态保护)[C];2006年

2 张亮;栾锡武;;对海底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宋海斌;;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动态演化研究(Ⅱ):海底滑坡[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4 陈毅凤;William Ussler Ⅲ;Haflidi Haflidason;;Storegga海底滑坡冷泉活动的孔隙水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运宝;吴时国;李清平;;白云海底滑坡的几何形态与变形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顾小芸;;区域性海洋工程地质评价中的土力学问题[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来向华;叶银灿;潘国富;;土的稳定状态理论在海底滑坡研究中的应用[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胡镜荣;李田;王月霄;;环渤海海岸侵蚀和防治战略[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张毅祥;;海洋工程地球物理调查与海底滑坡稳定性分析[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陈虹;林建华;;油污染物在波浪作用下的扩散传输规律[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蔡文龙;孙志辉会见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理事会主席蔡程瑛博士[N];东营日报;2009年

2 魏冬;最大海啸残骸现身:高9米重1600吨[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通讯员 曹杰;加强风暴潮预报 加快防波堤建设[N];上海科技报;2009年

4 任秋凌;威胁巨大的隐形海啸难以预警[N];中国海洋报;2007年

5 孙晓明;环渤海海岸线30年缩短260公里[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6 记者 田雪莲;中荷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在青岛揭牌[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斌键;同心协力 共谋海洋宣传新篇章[N];中国海洋报;2010年

8 依民;开发利用“可燃冰” 希望与困难并存[N];北京科技报;2002年

9 段东升邋崔振龙;市政协召开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调度会议[N];东营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蔡文龙;孙志辉来我市考察海洋能力建设和海洋管理工作[N];东营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光海;东海陆坡海底滑坡识别及致滑因素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春花;海冰在潮汐和波浪作用下的断裂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刘锋;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底滑坡与环境风险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4 沙勇;悬跨海底管线动力响应试验与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韩涛;波浪与海床、结构物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5年

6 成小飞;海底子母管结构大管和小管的水动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杨桂山;中国海岸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1年

8 王艳红;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过程中的变异特征及整体防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潘冬子;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床及管线的动力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曲鹏;波浪作用下海底管线及周围海床动力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海燕;现代黄河三角洲陆海划界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房志敏;波浪作用下黄河口粉质土海床渗流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李伟;南海北部海底滑坡的地震特征及成因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4 霍素霞;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对波浪响应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陈静;波浪作用下原位孔压响应及其在粉土海床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6 王虎;波浪作用下黄河三角洲粉质土海床不稳定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罗小桥;黄河三角洲的海岸变迁与控制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朱大伟;波浪作用下黄河口多层粉质土海床动态响应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张琳;黄河口粉质土动力响应及海床滑动破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杨晓云;天然气水合物与海底滑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0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10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9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