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度250m以上超高层建筑结构现状与分析进展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度250m以上超高层建筑结构现状与分析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超高层建筑结构 结构体系 抗风设计 长周期地震作用 耗能减震
【摘要】:我国250 m以上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加,超高层建筑由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逐渐向全国其他区域扩展,其中环渤海地区以及部分二线城市中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对不同高度的超高层建筑,其常用的结构体系为:框架-核心筒、框筒-核心筒、巨型框架-核心筒和巨型框架-核心筒-巨型支撑结构。分析表明: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巨型框架和巨型支撑应用较多,混合结构在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广泛应用。通过实际工程造价分析,研究了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对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分别从超高层建筑形态空气动力学优化和长周期响应方面,阐明了超高层建筑结构分析、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采用黏滞阻尼器可有效降低超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对黏滞阻尼器在实际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介绍。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结构 结构体系 抗风设计 长周期地震作用 耗能减震
【分类号】:TU973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几十年来,我国陆续建成了一批超高层建筑,包括金茂大厦(地上88层,总高度420 m)、广州西塔(地上103层,总高度432 m)、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上101层,总高度492 m)。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超高层建筑正向着更高的方向迈进,比如上海中心(地上124层,总高度632 m)、武汉绿地中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大绥;周建龙;袁兴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07年05期
2 赵昕;丁洁民;孙华华;巢斯;;上海中心大厦结构抗风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7期
3 李国强,陈素文,李杰,陆雪平;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动力特性测试[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祥,熊学玉;结构被动和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策略的发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阎兴华,马洪旭,张彬;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住宅体系综述[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李淑春;张汉平;;建筑结构科技论文主体部分基本构成[J];编辑学报;2011年S1期
4 沈顺高,刘先明,叶继红,李爱群东南大学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镇,周青,史振华,徐庆阳;首都机场四机位机库的动力特性测试及理论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陈路遥;;高层建筑最大顶层加速度回归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12期
6 史文海;李正农;;松软基础上6幢高层建筑的振动特性测试[J];工程力学;2010年S1期
7 朱丽华;白国良;赵更歧;;基于主子系统耦合效应的直接空冷结构体系振动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10期
8 李彬蔚;李东;;地铁振动造成大跨度人行天桥抖振的机理分析[J];钢结构;2007年09期
9 白国良;苏宁粉;赵更歧;孔江涛;李红星;;空气冷凝汽器支架结构体系动力特性测试[J];工业建筑;2007年S1期
10 朱丽华;白国良;曾金盛;姜孔毅;;破碎机引起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工业厂房振动测试与治理[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淑春;张汉平;;建筑结构科技论文主体部分基本构成[A];第3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昕;丁洁民;孙华华;;上海中心大厦抗震及抗风设计-参数分析及对比[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史文海;李正农;;松软基础上几幢高层建筑振动特性测试[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4 李秋胜;郅伦海;段永定;高金盛;苏圣中;;台北101大楼风致响应实测及计算分析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李海旺;牛丽军;;洗煤厂厂房楼板振动实测与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白国良;李红星;陈爱国;朱佳宁;;某工业厂房动力特性测试[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何福;郭迅;李保宽;;牛栏江大桥模态测试及数值模拟[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8 胡长庆;程杰;吴涛;;大型煤气柜强风效应现场实测研究[A];2013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湘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竖向变形差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张俊发;高层建筑考虑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静动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霍林生;偏心结构利用调液阻尼器减震控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樊海涛;钢筋混凝土建筑非线性阻尼性能及其地震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李钢;新型金属阻尼器减震结构的试验及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杨有根;高层建筑的抗风实测分析与大跨度屋盖的风致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彭凌云;地震动随机模型及结构响应控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8 秦丽;结构风振与地震响应的TMD控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9 朱丽华;基于主子系统耦合效应的直接空冷结构体系地震响应与破坏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赵若红;复杂体型大跨屋盖风致振动的风洞试验与实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大川;地震作用下高层、高耸结构中转动惯性效应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郑世夺;基于小波和振动模态分析的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损伤检测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超;大型支撑—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晏文渊;模态分析及信号处理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1年
5 郑庆星;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的风洞试验与原型实测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6 杨雄;环境激励下高层建筑模态识别及其对结构风效应的相关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7 杨航;巨型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性能分析[D];广州大学;2011年
8 邵长海;基于小波包能量—神经网络的四角锥网架损伤检测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9 田迎春;钢结构无损检测的动力学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10 姚玲;砖石古塔动力特性建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扬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大绥;周建龙;袁兴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07年05期
2 宝志雯;陈志鹏;;从建筑物的脉动响应确定其动力特性[J];深圳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3 宝志雯;来晋炎;陈志鹏;;建筑物的脉动试验及其数据处理的方法[J];振动与冲击;198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荣华;;高层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可靠性分析[J];民营科技;2010年06期
2 黄国辉;王志刚;;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主登录大厅张弦梁屋盖结构分析[J];建筑结构;2006年06期
3 孙守东;魏松涛;;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思维[J];吉林建筑设计;2004年03期
4 曹晓东;;计算机科学的结构体系[J];交通与计算机;1987年02期
5 沈美华;孙耀斌;;大间体系住宅[J];住宅科技;1990年05期
6 王立久;中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趋势[J];国外建材科技;2003年02期
7 吴永辉;;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应用[J];四川建材;2006年03期
8 赵立中;;某大型电除尘器钢支架优化设计[J];山西建筑;2007年08期
9 渠运国;杨修茂;单玉坤;;CL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施工技术[J];天津建设科技;2007年03期
10 彭渊;吴文华;;浅议沿海水闸上部房屋建筑的抗风设计[J];浙江水利科技;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昕;丁洁民;孙华华;;上海中心大厦抗震及抗风设计-参数分析及对比[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2 吴世伟;;结构体系可靠度研究进展[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3 贡金鑫;赵国藩;;并联结构体系可靠度计算的二次二阶矩方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4 李健美;郝明奎;;轻质复合楼板[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许强;陈刚;卢文浩;;低层轻型钢结构住宅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沈蒲生;孟焕陵;刘杨;龚胡广;;钢筋混凝土空腹巨型框架结构体系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莫宝民;李青;孙光圻;;智能港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理论和结构体系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敖宜;李之铎;刘军;赵元祥;张忠秀;师生;;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设计研究[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尹道林;孙鹏;;钢框架—钢支撑体系在高层建筑钢结构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郝东山;秦洪涛;李宝森;周树森;尚锡章;;预制单元锥网架结构体系足尺模型的试验研究[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凌翌 缪琴;“创森”定下“成都坐标”[N];成都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茜;以柔克刚[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刘继安;解读21世纪中国教育结构[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杜鹃;四个说法诠释防抗震新理论[N];广东科技报;2008年
5 隋映辉;建立战略配置与科技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1年
6 杨纯红;推广节能型建筑结构体系须突围[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杨纯红;节能型建筑结构体系推广须突围[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孙毓敏;构建合理人才结构体系 适应企业改革发展需要[N];中国人事报;2005年
9 张倩;徐州民建将推行先进结构体系[N];建筑时报;2007年
10 刘立成 戴晓峰;话说城市建筑附属物抗风设计[N];中国气象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迪;轻型消能摇摆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评估与动力可靠度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2 赵艳静;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理论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王文才;金融稳定结构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4 陈松来;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张小庆;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胡建华;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结构体系及静动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刘尊举;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梁宗敏;连栋温室结构抗风可靠度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孟焕陵;高层建筑结构的体系判别、合理刚度及扭转计算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赵晓艳;保温砌模钢筋混凝土网格框架节能结构体系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文;居住建筑中结构体系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桑盛山;扭曲体型网筒结构体系的结构布置及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3 张艳辉;超高层建筑结构旋转风荷载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刘名瑞;我国集成住宅发展和生产模式初探[D];清华大学;2004年
5 彭景云;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的结构体系经济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6 孟杰;曲线网格高层斜交网筒结构体系的结构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7 甄庆华;广州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性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赵汉青;高烈度地区多层钢结构教学楼设计及结构体系优选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俐;基于结构体系思维的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吴昶;错列桁架钢结构多层住宅体系整体分析和初步设计[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17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1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