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型电梯群控的自寻优策略
本文关键词:多模型电梯群控的自寻优策略
【摘要】:本文对大量电梯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将电梯的运行模式分为上行高峰模式、层间交换模式、下行高峰模式和空闲模式等4种情况.根据多模型控制的思想,对不同的交通模式,设计不同权值的评价指标函数,构成多模式自寻优控制器.在多个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网络构成切换机制,给出电梯群控多模型控制器.我们在电梯群控仿真平台上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钢铁流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电梯群控系统 自寻优 多模型
【基金】: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 11 05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7405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RF TP 12 005B)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20130006110008)
【分类号】:TU857;TP273
【正文快照】: 1引言(Introduction)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高楼大厦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多部电梯构成的电梯群已成为高层建筑垂直交通运输的主要手段.合理而有效的电梯群控方法,对增加乘客的候梯、乘梯舒适度以及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智能控制方法进行群控系统研究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晓理;石陇辉;丁大伟;;水箱液位系统多模型控制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年03期
2 李东,王伟,邵诚;电梯群控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技术[J];控制与决策;2001年05期
3 杨祯山;邵诚;;电梯群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控制与决策;2005年12期
4 刘德馨;李晓理;丁大伟;陈先中;;基于雷达观测数据的高炉料面多模型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迅;张广明;;基于多Agent的电梯智能群控系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2期
2 游林儒;付文斌;毕淑娥;姜喜瑞;;电梯群控系统的动态最优问题[J];电气自动化;2003年03期
3 申辉阳;;基于呼叫识别的电梯高速模式控制策略[J];电气自动化;2011年05期
4 刘剑;温泉;韩中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在电梯群控系统中的应用[J];低压电器;2009年08期
5 黄娟丽;万杰;李少纲;;电梯节能技术综述[J];能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6 杨勇;;多电机系统群控技术的发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夏斌;;电梯群控系统的客流交通模式分析[J];硅谷;2008年24期
8 张士磊;张雷;徐海刚;;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小区电梯群控系统算法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9年10期
9 邹莉;;电梯交通模式的模糊神经网络识别[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0年02期
10 陈作超;;罗克韦尔自动化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Research for Distributed Elevator Group Control Base on Fuzzy Neural Network[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窦迅;张广明;;基于多Agent的电梯智能群控系统[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彦平;冯兴梅;陈亮;;电梯群控最佳调度策略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窦迅;张广明;;基于多Agent的电梯智能群控系统[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海燕;电梯交通分析及电梯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中华;垂直交通客流分析与电梯群控制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3 刘战国;智能控制在建筑空调控制系统及电梯群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杨广全;电梯交通流分析及电梯群控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高春岩;基于模型的执行器故障诊断及其在卫星姿控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臻;基于SVM的电梯群控系统(EGCS)算法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金海e,
本文编号:920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2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