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贵州省遵义县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7:28

  本文关键词:贵州省遵义县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空间 协同发展 遵义县


【摘要】:本文立足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分离发展的规划现状,在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框架下,以遵义县城乡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演进过程、影响机制、发展特征及问题。以城乡空间发展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为基础,探讨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理论。将协同学功能结构、系统、序参量、竞争协同理念和全域统筹、网络发展的规划思想相结合。以功能要素为基础解构城乡空间系统,运用整体协同、全域统筹、网络发展等实施路径指导系统发展。以城乡空间子系统内部功能结构优化,实现子系统协同发展;以子系统间的功能结构协同,优化城乡空间点、线、面结构要素,以“点—线—面”网络发展模式统筹城乡空间整体系统。以此优化城乡空间功能结构,实现城乡空间协同发展。以遵义县为例,通过将协同学理论和国土规划“三生功能”概念引入县域城乡空间研究,探索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方法路径及其具体实施策略,为县域城乡空间发展和多规协同提供一种思路探索。论文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发现问题—方法建构—解决问题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含第一章内容):分析研究背景,解析相关概念,阐述遵义县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了解国内外在城乡空间发展研究方面的成果,明晰本文研究的对象、思路和方法。城乡空间研究对象包含城乡体系、产业布局、交通网络、生态网络和文化网络等内容。按资源属性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按功能属性可分为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支撑功能,按结构属性可分为点、线、面、网络结构。第二部分为发现问题(含第二、三章内容):通过对遵义县城乡空间演进过程和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城乡空间发展问题。第2章为遵义县城乡空间演进过程及影响机制研究。第3章为城乡空间发展特征及问题研究。遵义县城乡空间演进是在自然资源承载制约、社会经济促进推动、基础设施支撑引导、政策制度统领控制等影响机制综合作用下的动态时空演变过程。其发展演进经历了由乡育城,城乡共生;城乡分离,城镇发展;城乡共建,等级分异;新型城乡,初步融合4个阶段。遵义县城乡空间发展呈现城乡关联,特色营造;组团分区,点轴集聚和环境整治,生态转型的特征。表现为城镇集聚不足、城乡建设粗放、生态基底破碎等问题。第三部分为方法建构(含第四章内容):在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理论,建构城乡空间优化的方法论。第四部分为解决问题(含第五、六章内容):是以遵义县为对象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论的实例应用。通过协同发展路径实现城乡空间子系统内部协同,即生态空间保育修复、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交通空间完善便捷;以节点培育、轴线引导、域面整合、网络统筹实现城乡空间子系统间的协同,即城乡空间整体系统最优。
【关键词】:城乡空间 协同发展 遵义县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4
  • 1 绪论14-36
  • 1.1 研究背景14-16
  • 1.1.1 国家政策法规推动14
  • 1.1.2 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14-15
  • 1.1.3 县域城乡统筹需求15-16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1.2.1 研究目的16
  • 1.2.2 研究意义16-17
  • 1.3 相关概念解析17-20
  • 1.3.1 城市和乡村17-18
  • 1.3.2 城乡空间18-19
  • 1.3.3 协同发展19-20
  • 1.4 城乡空间发展研究综述20-25
  • 1.4.1 国外研究综述20-22
  • 1.4.2 国内研究综述22-25
  • 1.5 研究对象、方法和框架25-36
  • 1.5.1 研究对象25-32
  • 1.5.2 研究方法32-33
  • 1.5.3 研究框架33-36
  • 2 遵义县城乡空间演进过程及影响机制36-50
  • 2.1 遵义县基本概况36-40
  • 2.1.1 历史沿革36-37
  • 2.1.2 地域概况37-39
  • 2.1.3 研究范围界定39-40
  • 2.2 城乡空间演进过程40-44
  • 2.2.1 城乡空间演进阶段划分40
  • 2.2.2 城乡空间演进阶段过程40-44
  • 2.3 城乡空间演进影响机制44-50
  • 2.3.1 资源环境承载制约44-45
  • 2.3.2 社会经济促进推动45-46
  • 2.3.3 基础设施支撑引导46-47
  • 2.3.4 政策制度统领控制47-50
  • 3 遵义县城乡空间发展特征及问题50-64
  • 3.1 城乡空间发展综合现状50-57
  • 3.1.1 城乡体系尚待完善50-51
  • 3.1.2 产业布局交叉零散51-53
  • 3.1.3 综合交通初具规模53-54
  • 3.1.4 山水生态资源丰富54-56
  • 3.1.5 文化传承缺乏指引56-57
  • 3.2 城乡空间发展整体特征57-60
  • 3.2.1 城乡关联,特色营造57-58
  • 3.2.2 组团分区,点轴集聚58-60
  • 3.2.3 环境整治,,生态转型60
  • 3.3 城乡空间发展主要问题60-64
  • 3.3.1 城镇集聚不足61-62
  • 3.3.2 城乡建设粗放62
  • 3.3.3 生态基底破碎62-64
  • 4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理论探讨64-86
  • 4.1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相关理论64-68
  • 4.1.1 城乡相互关系理论64-65
  • 4.1.2 城乡空间形态理论65-67
  • 4.1.3 协同发展基础理论67-68
  • 4.2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相关案例68-74
  • 4.2.1 国外城乡空间发展规划68-70
  • 4.2.2 东部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70-71
  • 4.2.3 中西部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71-73
  • 4.2.4 城乡空间发展规划案例启示73-74
  • 4.3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内涵、目标与原则74-77
  • 4.3.1 协同发展内涵74-75
  • 4.3.2 协同发展目标75-76
  • 4.3.3 协同发展原则76-77
  • 4.4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方法与路径77-86
  • 4.4.1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77-79
  • 4.4.2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方法79-81
  • 4.4.3 城乡空间协同发展路径81-86
  • 5 遵义县城乡空间子系统协同发展策略86-106
  • 5.1 生态空间保育修复86-92
  • 5.1.1 整体协同的生态功能区划86-88
  • 5.1.2 全域统筹的空间管制分区88-90
  • 5.1.3 城乡生态空间网络化维育90-92
  • 5.2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92-97
  • 5.2.1 整体协同的产业发展指引92-95
  • 5.2.2 全域统筹的产业空间布局95
  • 5.2.3 城乡生产空间网络化互动95-97
  • 5.3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97-102
  • 5.3.1 整体协同的城乡居民点体系98-99
  • 5.3.2 全域统筹的城乡生活配套99-101
  • 5.3.3 城乡生活空间网络化融合101-102
  • 5.4 交通空间完善便捷102-106
  • 5.4.1 整体协同的城乡干线廊道102-103
  • 5.4.2 全域统筹的城乡集散枢纽103-104
  • 5.4.3 城乡交通空间网络化通畅104-106
  • 6 遵义县城乡空间整体系统协同发展策略106-120
  • 6.1 城乡空间节点培育106-111
  • 6.1.1 层次合理的节点等级106-108
  • 6.1.2 融合互补的节点职能108-109
  • 6.1.3 集聚协调的节点布局109-111
  • 6.2 城乡空间轴线引导111-114
  • 6.2.1 交叉复合的空间线网112
  • 6.2.2 多元开放的轴线序列112-114
  • 6.3 城乡空间域面整合114-117
  • 6.3.1 功能融合的域面分区114-115
  • 6.3.2 协调有序的域面指引115-117
  • 6.4 城乡空间网络统筹117-120
  • 6.4.1 整体协同的网络系统117-118
  • 6.4.2 全域统筹的网络结构118-120
  • 7 结语120-124
  • 7.1 研究的主要内容120-121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21-122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122-124
  • 致谢124-126
  • 参考文献126-132
  • 附录132-134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32-133
  • B. 附表133-1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宁;;百年来盘锦城乡空间格局演进初步研究——基于人地关系视角[J];小城镇建设;2015年01期

2 冷炳荣;易峥;钱紫华;;国外城乡统筹规划经验及启示[J];规划师;2014年11期

3 李琳;刘莹;;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4年09期

4 喻锋;张丽君;李晓波;符蓉;;国土空间开发及格局优化研究:现状述评、战略方向、技术路径与总体框架[J];国土资源情报;2014年08期

5 吕晓荷;;英国新空间规划体系对乡村发展的意义[J];国际城市规划;2014年04期

6 张沛;李晶;;空间效率视角下县域城乡空间建构方法研究——以陕西潼关县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年01期

7 樊杰;蒋子龙;陈东;;空间布局协同规划的科学基础与实践策略[J];城市规划;2014年01期

8 刘雅静;余颖;;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重庆协同规划方法[J];规划师;2013年12期

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J];求是;2013年22期

10 徐东辉;;“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理念下的佛山市迳口华侨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J];规划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希玉;;全面理解城乡统筹战略[N];农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珂;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耦合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宜兴市城乡空间组织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30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30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6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