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湿地系统规划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安市长安区湿地系统规划研究
【摘要】:湿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其保护受到普遍关注。《湿地公约》于1971年缔结,各国逐步深刻认识到湿地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湿地的关注也从栖息地延伸到保护与合理利用,特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基于湿地系统资源调查和评价的规划工作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仍缺乏湿地系统在宏观尺度上的多元评价和规划系统的统一理论。湿地是西安市长安区城乡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维持长安区生态环境功能、构建城市人文自然和谐关系、提振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意义显著。近几十年来,长安区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对湿地的保护提出严峻挑战,如何在长安区发展建设中保护湿地的自然与原始,在宏观尺度进行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实现湿地功能最大化,是长安区城乡发展的重要课题。针对上述湿地系统规划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际调查、理论研究等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西安市长安区湿地资源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该区湿地总面积为4130.63hm2,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大类。(2)该研究将西安市长安区湿地划分为北部市区水景区,中部平原水网区、南部山区水源区3个功能区,同时设立了湿地保护、恢复、合理利用及社区共建4层次的湿地系统规划,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各项建设内容的优先工程。
【关键词】:湿地系统 调查分析 系统规划 西安市长安区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3 研究主要内容11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4.1 国外湿地研究现状11-12
- 1.4.2 国内湿地研究现状12-13
- 1.5 研究方法13
- 1.6 技术路线13-15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15-19
- 2.1 湿地相关概念15-17
- 2.1.1 湿地的定义15
- 2.1.2 湿地系统的定义15
- 2.1.3 湿地的分类15-16
- 2.1.4 湿地的功能16-17
- 2.1.5 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17
- 2.2 湿地系统规划基础理论17-19
- 2.2.1 景观生态学17-18
- 2.2.2 生态设计理论18
- 2.2.3 生态恢复理论18
- 2.2.4 生态分区理论18-19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19-23
- 3.1 自然条件19-21
- 3.1.1 地理位置19
- 3.1.2 地质地貌19
- 3.1.3 土壤19
- 3.1.4 气候19-20
- 3.1.5 水文20
- 3.1.6 资源20-21
- 3.2 社会经济文化状况21-23
- 3.2.1 行政区划、人口21
- 3.2.2 经济发展及工、农产业生产情况21
- 3.2.3 宗教资源状况21
- 3.2.4 文化艺术资源状况21-22
- 3.2.5 交通资源状况22-23
- 第四章 湿地类型与规模23-34
- 4.1 湿地类型及面积23-27
- 4.1.1 概述23-24
- 4.1.2 河流湿地24-25
- 4.1.3 湖泊湿地25-26
- 4.1.4 沼泽湿地26
- 4.1.5 人工湿地26-27
- 4.2 重点湿地27-30
- 4.2.1 沣河湿地27-28
- 4.2.2 mP河湿地28-29
- 4.2.3 翠华山天池29
- 4.2.4 翠华山甘湫池29-30
- 4.3 一般湿地30
- 4.4 湿地植物资源30
- 4.5 湿地动物资源30
- 4.6 湿地空间分布规律30-31
- 4.7 湿地资源特点31-34
- 第五章 分析与评价34-42
- 5.1 湿地资源现状总体评价34-39
- 5.1.1 湿地资源区位分析34
- 5.1.2 湿地资源类型现状分析34
- 5.1.3 湿地保护和利用现状分析34-39
- 5.2 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39
- 5.2.1 湿地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39
- 5.2.2 湿地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39
- 5.3 湿地水资源现状评价39-42
- 5.3.1 水资源数量评价39-40
- 5.3.2 水资源质量评价40
- 5.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40-42
- 第六章 湿地系统规划42-62
- 6.1 规划原则42
- 6.2 规划目标42
- 6.3 湿地系统布局原则42-43
- 6.4 西安市长安区湿地系统规划方案43-61
- 6.4.1 功能分区规划43-44
- 6.4.2 湿地保护系统规划44-49
- 6.4.3 湿地恢复系统规划49-53
- 6.4.4 湿地可持续利用规划53-60
- 6.4.5 社区共建规划60-61
- 6.5 湿地系统规划实施及保障措施61-62
- 6.5.1 建立协调机制,完善管理队伍61
- 6.5.2 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湿地保护61
- 6.5.3 促进观念转变,,宣传保护新理念61
- 6.5.4 广开募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61-62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2-64
- 7.1 结论62
- 7.2 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67
- 作者简介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孟颖;袁琳;;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湿地系统空间布局策略研究——以天津为例[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年02期
2 庞云祥;;湿地系统动植物生态保护的有效提升方法的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2年17期
3 薛玉,李广贺;暴雨径流氮污染控制复合沸石湿地系统研究[J];给水排水;2003年08期
4 付融冰;杨海真;顾国维;张政;;潜流水平沸石湿地系统的脱氮调节再生功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卢少勇;张彭义;余刚;祝万鹏;向长生;;湿地系统蒸腾蒸发损失量及污染物去除规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07期
6 李也奇,祁佩时;湿地系统污水深度净化效能研究[J];给水排水;2004年12期
7 莫春华;李新建;陈媛媛;;WEPP模型在湿地系统的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05期
8 韦明杰;马洪涛;杨东方;;北京中心城区湿地系统规划[J];建设科技;2009年03期
9 孙伟红;马逸平;刘森;;湿地系统生态净化原理浅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年02期
10 万晓红;匡尚富;周怀东;王雨春;;外源氮素对人工湿地N_2O排放通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敏超;彭友贵;;盐度对红海榄湿地系统净化效应的影响[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赵本良;刘金苓;章家恩;廖宝文;李玫;;无瓣海桑模拟湿地系统中Pb的迁移分布研究[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杰;钟成华;邓春光;;波式流人工山地湿地系统处理中等浓度奶牛养殖场废水的应用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梁均贵 通讯员 张晓良;“环保魔术”湿地系统,你用得着[N];湖北日报;2001年
2 记者 钱秀丽;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管理项目调研工作展开[N];中国海洋报;2008年
3 江苏南京南湖二中 陈鸣跃;重视长江水系湿地系统的生态恢复[N];人民日报;2013年
4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黄炳彬;黑土洼湿地系统示范工程[N];中国水利报;2007年
5 记者 黎晓艳 实习生 江娟;黄石污水治理绘出蓝图[N];黄石日报;2008年
6 刘志杰;渤海西南岸贝壳堤及湿地系统亟待保护[N];中国海洋报;2009年
7 张起帅 林永波;荣成生态好引得百鸟来[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张晓良;城市污水处理的新希望[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康宁;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甲烷减排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李杨;西安市长安区湿地系统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孟昭辉;湿地系统在我国北方城镇污水净化中适用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徐海波;水塘湿地系统对氮磷的截留净化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刘光彦;安吉县深溪河流域塘—湿地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高蕊;自然湿地去除农田排水中氮磷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勇;BMPs在苏州市住宅小区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项红珍;沼液湿地处理中的植物筛选与参数优化[D];西南大学;2013年
9 赵赞;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3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6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