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S的智能建筑无线网络异构体系结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CPS的智能建筑无线网络异构体系结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CPS 建筑智能化 Zigbee 异构网络融合 层次分析 代价函数
【摘要】:本课题主要研究建筑智能化环境下CPS概念、特点、信息监测、异构网络融合算法及处理方法,从而提高建筑环境CPS的整体性能分析与决策依据。本文先阐述了CPS的研究目的意义,根据CPS概念和特点为理论基础,构建建筑环境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三层结构,在物理节点层实现建筑智能化的信息监测,在信息网络层优化异构网络的融合。针对建筑环境下布线复杂混乱的弊端,在CPS物理节点层中使用Zigbee技术来实现建筑环境信息的监测,通过CC2430射频芯片和SHT11温湿度传感器设备采集建筑环境下温湿度信息。为确保系统实时性,对节点数与延迟的关系进行测试,确定传感器入网延时与最佳距离关系,证实在建筑环境下用Zigbee技术通信以满足建筑智能化日益发展的需求,实现建筑环境下的信息监测,促进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针对CPS中的异构性特点,研究多种异构网络的融合是CPS网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建筑环境下CPS中为满足用户需求,提高通信服务质量(QoS),需要选择一个最佳接入网络,而最佳接入网络的选择受几个因素的影响。面对传统算法考虑参数单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层次分析,计算权重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决策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算法。通过仿真结果证明,利用改进的异构网络融合算法可以提高通网络吞吐量,提升服务质量。在CPS的信息网络层中,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进行网络选择过程中的频繁切换会有大量切换处理开销,降低服务质量。为此本文研究了一个改进的垂直切换算法可减少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垂直切换次数。首先将带宽、信号强度等判决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权重系统用于代价函数,再根据最小代价函数选择最佳网络。以无线局域网(WLAN)和移动通信系统(UMTS)为例,进行仿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垂直切换算法,在运行时间和不同移动速度的情况下,均能有效减少切换次数,选择最佳网络,提高服务质量。文章最后对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管理服务层的研究工作做出展望。
【关键词】:CPS 建筑智能化 Zigbee 异构网络融合 层次分析 代价函数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55;TN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3
-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11-12
- 1.1.2 课题研究意义12-13
- 1.2 课题的国内外现状13-15
- 1.2.1 课题的国外现状13-14
- 1.2.2 课题的国内现状14-15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15-17
- 第二章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及建筑环境CPS体系结构17-25
- 2.1 CPS及其相关概念17-20
- 2.1.1 CPS的概念17-18
- 2.1.2 CPS的特点18-19
- 2.1.3 CPS与物联网19-20
- 2.1.4 CPS面临的挑战20
- 2.2 智能建筑20-22
- 2.3 建筑环境CPS的三层体系结构22-23
- 2.4 本章小结23-25
- 第三章 基于Zigbee技术CPS物理节点层的设计25-35
- 3.1 建筑环境下CPS可移动节点25-29
- 3.1.1 建筑环境下CPS固定节点26-27
- 3.1.2 移动节点搭载其他硬件简介27-29
- 3.2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29
- 3.3 Zigbee节点的硬件设计29-32
- 3.3.1 CC243030-31
- 3.3.2 SHT1131-32
- 3.4 Zigbee节点的软件设计32-33
- 3.4.1 控制中心节点流程图32
- 3.4.2 传感器节点流程图32-33
- 3.5 系统测试分析33-34
- 3.6 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在CPS信息网络层中异构无线网络的融合35-43
- 4.1 异构无线网络35-36
- 4.2 服务质量评价36
- 4.3 层次分析36-38
- 4.3.1 层次模型的建立36
- 4.3.2 标准化网络参数36-37
- 4.3.3 判断矩阵建立37-38
- 4.3.4 权重计算38
- 4.4 加权平均算法38-39
- 4.5 仿真及结果分析39-41
- 4.5.1 仿真场景及参数选择39-40
- 4.5.2 仿真结果与分析40-41
- 4.6 本章小结41-43
- 第五章 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改进的垂直切换算法43-51
- 5.1 垂直切换43-44
- 5.1.1 切换判决参数44
- 5.1.2 传统垂直切换判决流程44
- 5.2 改进的垂直切换算法44-45
- 5.2.1 归一化判决参数44-45
- 5.2.2 带宽归一化45
- 5.2.3 信号强度归一化45
- 5.3 层次分析计算权重45-46
- 5.4 代价函数46-47
- 5.5 仿真分析47-49
- 5.6 本章小结49-51
- 第六章 结论51-53
- 6.1 结论51-52
- 6.2 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7
- 作者简介57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59
- 致谢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议物联网召唤下异构网络融合的多无线电协作技术[J];工业设计;2011年07期
2 张晓伟;;异构无线网络中的需求选择[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2期
3 刘永广;;一种基于异构Mesh网的Web服务实现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30期
4 齐新光;梁俊;肖楠;戴帅;;基于模糊多属性综合权重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13年06期
5 鲁远曙;王立夫;;无线异构网络互连仿真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1期
6 刘侠;蒋铃鸽;何晨;;一种无线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王晓刚;;可证明安全的异构无线网络认证方案分析[J];硅谷;2011年16期
8 郎改平;徐玉滨;马琳;;基于非合作博弈论的异构网络选择算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9 李沛;靳浩;;媒质独立切换在异构网络互联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石文孝;张阁;王继红;赵颖;;基于网格的异构无线网络负载均衡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房雅丁;宋梅;宋俊德;;异构网络中一种基于灰度关联的动态接入选择策略[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王X;吴蒙;夏鹏锐;;异构网络的安全威胁分析[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陈莹莹;张庚;翟明岳;李杰;党美琳;邢桂兰;;基于统一通信技术的异构网络穿越安全算法研究[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邴红艳;何晨;蒋铃鸽;;应用进化博弈论分配异构网络业务负载[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何磊;任双印;孙家辉;彭超;窦文华;;一种泛在无线异构融合网络认证技术[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莹莹;张庚;翟明岳;李杰;党美琳;邢桂兰;;基于统一通信技术的异构网络穿越安全算法研究[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傅承鹏;;对《下一代通讯网的战略思考》的补充[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8 许方敏;贺昕;赵成林;周正;;一种新的基于移动IPv6的异构网切换管理策略[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韩潇;;LTE异构网络下干扰解决方案分析[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王春新;李信;王晓湘;李朝峰;闫磊;;基于异构网络电力应急通信场景的绿色通信方案[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新技术研究所所长 张平;用全新的思路对待4G[N];通信产业报;2007年
2 中兴通讯 宋军邋尤建洁 兰光华;异构网络的资源控制体系为业务提供服务质量保证[N];通信信息报;2008年
3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张平;未来宽带无线网:从异构融合走向泛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卢子月;小蜂窝异构组网受青睐[N];通信产业报;2012年
5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无线设计研究院 李哠江;CDMA HDC异构特征网络容量浅析[N];通信产业报;2012年
6 李蕙心 陈能端;新加坡计划推出“异构网络”[N];人民邮电;2014年
7 陈如明;TD—SCDMA与WiMAX可进行异构网络融合[N];中国电子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孟祥初;TD-LTE要加快进入实战阶段[N];通信产业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郭川;5G将带来真正互联的世界[N];人民邮电;2014年
10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黄节;移动互联网需要“立体架构”[N];通信产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煜;无线异构网的高效自适应资源分配与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陈佳美;异构网络中用户移动预测与切换管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郝浪涛;多天线系统中的干扰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袁得嵛;蜂窝异构网络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王永斌;分层异构网络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曼祖尔(Manzoor Ahmed);分层异构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干扰管理[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鞠宏浩;异构无线网络中矢量资源的联合管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刘国庆;基于干扰对齐的异构网络干扰管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鹏;两层异构网络中干扰管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陈庚;异构网络环境资源管理算法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霞;基于Femtocell异构网络的能效性能分析与优化[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邓晓锋;LTE-A异构网络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伍仁广;车载异构网络MAC层切换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榕彬;LTE-A异构网络下的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胡海东;LTE-A异构网络的干扰协调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健;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节点部署与异构网络切换方法[D];长安大学;2015年
7 陈守国;异构无线网络中安全计费协议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梁楠;基于凸优化方法的认知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晓艳;智能配电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杨雪;基于能效优化异构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81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8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