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4:18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效率 全面风险管理 面板数据模型


【摘要】: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级债务危机迅速席卷全球金融市场,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次级债务的持续的违约及坏账疯狂的侵蚀银行资本,由信用风险引发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不断暴露出来的操作风险使得大量金融机构严重亏损,市值大幅缩水,大量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倒闭或被国有化。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银行的风险指标和风险预警系统几乎全部失灵,银行风险管理系统根本就没有识别出持有的次级债务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错误的估计了次级债务的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强弱成为银行在经济危机中存亡的决定性因素。具有较高风险管理效率的银行沉着应对次级债务危机,然而忽略风险管理的银行却深陷破产风险,市值大幅下降,面临破产倒闭或被国有化。这些风险事件的爆发都体现出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失控及监管机构忽视经济周期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动态影响造成的。新资本协议的要求、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和会计公允价值定价方式将经济变量的周期性传递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之中,使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也呈现出顺周期的效应,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能力。次贷危机之后,全球各国商业银行纷纷重视风险管理效率,寻求更加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更加高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在这次次级债务危机中,中国银行业所受的影响比较小,不是因为中国银行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效率较高,而是因为我国资本开放度不高,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脱节,使得国内商业银行持有的同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规模有限,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有限。但是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将遍布全球,我国商业银行不但要应对国内市场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这都给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同具有先进风险管理理念的外资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低下的问题日益凸显,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迫在眉睫。到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和哪些因素有关,又应该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呢? 目前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实证分析的研究十分有限,李献平(2010)通过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的测度公式,但是其研究角度限制在商业银行的微观层面,没有考虑银行行业因素和宏观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影响。高国华(2010)收集了我国110家商业银行2000年到2008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超额资本充足率的变动具有亲周期的现象,但是解释变量中只选取了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风险的度量,并没有全面考查商业银行的总体风险,也没有考虑上市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本文将全面的研究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效率的各种因素,从商业银行经营层面,商业银行行业层面和宏观经济周期三个维度综合研究决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因素。 本文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收集了在全球银行资产TOP1000位的48家中国商业银行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包含5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20家城市商业银行,6家农村商业银行,4家外资银行中国分理处和邮政储蓄银行。样本商业银行资产占到了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4.7050%,能够比较全面的代表我国商业银行总体水平。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4个层次的8个变量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因子;通过面板模型从商业银行微观经营层面(包含全面风险因子),银行行业层面和宏观经济周期层面3个维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效率的决定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全文共分6章,第一章是引言,引言部分主要是介绍文本研究的市场背景和理论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介绍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文章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介绍,首先是基本概念的阐述,然后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最后是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的最新研究。第三章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平均水平和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发展实践情况。第四章是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特点及风险管理的水平现状选择回归变量,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面板数据模型,介绍面板数据和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内容和模型选择标准。第五章是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部分首先说明样本数据的来源,其次构造商业银行全面风险因子,计算48家样本银行全面风险因子的相关数据,然后以商业银行全面风险因子,银行行业因子和宏观经济周期因子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决定因素,最后是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第六章是结论,总结实证结论并根据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提高我国商业风险管理效率的政策性建议,论述文章的不足之处。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确受到商业银行微观经营层面,银行行业层面和宏观经济周期层面的影响。从商业银行微观经营层面来讲,商业银行全面风险因子越大,其风险管理效率就越低;从银行行业层面来讲,市场约束能够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效率;从宏观经济周期来讲,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呈现出顺周期的效应,在经济上行时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提高,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下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顺周期性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后次贷危机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文本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本文采用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选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4个层次8个风险指标(贷款规模、不良贷款拨备率、不良贷款率,利率敏感敝口、有价证券持有额度,总收入,存贷比、流动资产比率)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因子,以全面风险因子为回归变量解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更多的合理的解释变量包含了更多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信息,能够更好的解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变化。其次,引入商业银行行业因子(银行类型,是否上市及二者的交互变量),从政府隐形担保和市场约束两个方面考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差异。最后,以2007年次贷危机为划分时点将2004年到2011年对称的划分为金融危机前(2004-2007)和金融危机后(2008-2011),考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变化。 本文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本文选用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率替代变量比较片面,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风险管理团队、风险管理IT系统等非财务指标综合评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本文没有考虑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成本,在评价银行风险管理效率时,成本是很重要的变量,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作为文章以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效率 全面风险管理 面板数据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33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4
  • 1. 引言14-2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4-20
  • 1.1.1 选题背景14-16
  • 1.1.2 选题意义16-20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20-22
  • 1.2.1 研究目的20-21
  • 1.2.2 研究内容21-22
  • 1.3 研究方法22-23
  • 1.4 论文的创新23-25
  • 2. 文献综述25-35
  • 2.1 风险管理理念综述25-32
  • 2.1.1 风险的概念25
  • 2.1.2 风险管理25-26
  • 2.1.3 商业银行风险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26-31
  • 2.1.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31
  • 2.1.5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指标---资本充足率31-32
  • 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的决定因素32-35
  • 2.2.1 商业银行经营层面对风险管理效率的决定因素32-33
  • 2.2.2 商业银行行业层面对风险管理效率的决定因素33
  • 2.2.3 宏观经济周期层面对风险管理效率的决定因素33-34
  • 2.2.4 文献综述小结34-35
  • 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35-39
  • 3.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况分析35-36
  • 3.2 巴塞尔协议在中国的实践36-39
  • 4. 研究方法39-49
  • 4.1 变量的选取39-46
  • 4.1.1 因变量选取与描述39-41
  • 4.1.2 自变量的选取与描述41-46
  • 4.2 面板数据及模型46-47
  • 4.2.1 面板数据46
  • 4.2.2 面板数据模型46-47
  • 4.3 模型的假设检验47-49
  • 5. 实证研究49-64
  • 5.1 数据来源与说明49-51
  • 5.2 实证分析51-58
  • 5.2.1 全面风险因子(Enterprise Risk Factor)51-55
  • 5.2.2 模型的选择与建立55-58
  • 5.3 实证结果58-64
  • 5.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统计结果58
  • 5.3.2 模型实证结果和经济解释58-64
  • 6. 结论64-68
  • 6.1 本文结论64-65
  • 6.2 政策性建议65-66
  • 6.3 论文不足之处66-67
  • 6.4 研究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3
  • 后记73-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晓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10期

2 安辉;;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比较及对我国风险管理的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陈忠阳;;内部控制、对冲和经济资本配置——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代机制的整体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6期

4 黄隽;;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不宜估计过重——基于2000~2007年美国大银行的财务数据[J];经济纵横;2008年07期

5 李文泓;罗猛;;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6 蔡允革;;资本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风险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部金融;2008年10期

7 徐丽丽;;资本充足率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缓释效果的实证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24期



本文编号:1040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1040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5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