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内部评级法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17-10-22 02:30

  本文关键词:内部评级法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更多相关文章: 内部评级法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摘要】:信用风险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和入世后所面临的国外银行的激烈竞争,使得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国际上,新巴塞尔协议于2004年6月的正式出台,尤其是内部评级法的引入,为全球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指导原则。同时,它也必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以提高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从内部评级法的角度切入,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情况,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问题。 本文首先概述了西方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分别从信用风险的量化模型和内部评级法这两个层面展开论述,以便为本文所要研究和阐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铺垫。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实证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并总结了它们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参考。最后,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问题。这一部分将从内部评级法的角度切入,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我国商业银行构建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提出建议。
【关键词】:内部评级法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32.4
【目录】:
  • 内容提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9
  • (一)、选题说明7
  • (二)、文献综述7-8
  •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8-9
  • 一、西方信用风险管理理论与内部评级法9-22
  • (一)、西方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新发展9-17
  • 1、信用度量模型9-12
  • 2、KMV模型12-15
  • 3、宏观经济模型15-16
  • 4、模型的比较16-17
  •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17-22
  • 1、内部评级法的主要内容17-19
  • 2、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基本要求19-20
  • 3、对内部评级法的总体评价20-22
  • 二、国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22-36
  • (一)、美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22-24
  • 1、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2-23
  • 2、授信业务授权机制23
  • 3、风险评级体系23-24
  • 4、引入电子化管理手段24
  • (二)、西欧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24-28
  • 1、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4-26
  • 2、授信业务授权机制26
  • 3、风险评级体系26-28
  • (三)、澳大利亚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28-35
  • 1、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8-29
  • 2、授信业务授权机制29-30
  • 3、风险评级体系30-32
  • 4、授信决策程序32-33
  • 5、授信信息管理系统33-35
  • (四)、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的经验借鉴35-36
  • 1、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35
  • 2、科学的授信业务授权机制35-36
  • 3、科学的二维风险评级体系36
  •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36-52
  •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36-39
  • 1、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36-37
  • 2、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的缺陷37-39
  •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意义39-40
  • 1、实施内部评级法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39
  • 2、实施内部评级法是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的必然趋势39-40
  • (三)、内部评级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40-43
  • 1、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变化40-42
  • 2、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制的变革42-43
  • (四)、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技术要求43-47
  • 1、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43-45
  • 2、积累大量高质量的数据45
  • 3、系统的检验、升级与维护45
  • 4、选择适当领域逐步引入量化分析技术45-46
  • 5、发展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完善外部信用评级体系46-47
  • (五)、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制度要求47-52
  • 1、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47
  • 2、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47-48
  • 3、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48
  • 4、整合信贷流程48-49
  • 5、完善授信业务授权机制49-50
  • 6、加强部门协调50
  • 7、培养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50-51
  • 8、营造高效的风险管理文化51
  • 9、加强外部监管,,强化信息披露51-52
  • 结论52-53
  • 后记53-54
  • 参考文献54-57
  • 中文详细摘要57-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剑;我国银行业内部评级法前景评估[J];中国金融家;2005年10期

2 陈鲲;;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J];财会研究;2007年06期

3 章彰;;对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思考[J];银行家;2010年10期

4 金学群;新资本协议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冲击和挑战[J];经济师;2003年10期

5 孟宁;对外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7期

6 赵银祥,刘瑞霞;新巴塞尔协议及国外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研究[J];金融论坛;2003年02期

7 杨晓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研究——IRB法的核心技术[J];兰州学刊;2004年04期

8 李思维,王修华,刘红娜;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条件下的银行授信业务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牟援朝;孙伟;杨勋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年12期

10 吕长征;;防范信用风险加速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建设[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雪梅;曾宪岩;内部评级法:国际银行风险管理新趋势[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2 武剑;中国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前景展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3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流动站 尚金峰;银行内部评级要走本土化道路[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刘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内部评级法[N];金融时报;2006年

5 农总行信贷管理部信贷风险评级管理处供稿;内部评级法下的资产类别[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6 谢利;交行加快推进 零售业务内部评级项目[N];金融时报;2007年

7 记者 陈可;《新资本协议》加快银行业内部评级法[N];财会信报;2005年

8 农总行信贷管理部信贷风险评级管理处供稿;内部评级法中的初级法和高级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积极构建新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10 记者  周萃;工行内部评级法建设取得重大突破[N];金融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智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内部评级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皇甫秀颜;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识别与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牟太勇;基于信用风险评估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冯启德;新巴塞尔协议视角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荆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与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肖洪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崔炳文;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叶立新;巴塞尔新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9 袁建良;开发性金融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刘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盈;内部评级法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周文强;商业银行信贷违约概率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邵明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周小琴;违约损失率研究及在我国的实践[D];厦门大学;2006年

5 邹致师;内部评级法在建设银行信用评级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王媛媛;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7 王瑜;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银行信贷规模效应[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王军华;《新巴塞尔协议》内部评级法在中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9 柯俊;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模型的构建和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艳艳;济南市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6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1076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5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