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doc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本文关键词: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cchanrgzhouh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害综合预警指标”的概念和模型,认为该指标比地质灾害危险性更为准确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地质灾害空间发育度F、危险度W、综合预警指标D为核心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指标和模型体系(程凌鹏,2001)。宋光齐在进行四川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时,运用测度理论,以地(市)为单位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宏观统计分析,并讨论了暴雨型滑坡预警等问题(宋光齐,2002)。同期,其他不少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进行过研究(唐川等,1998;张业成等,199;唐川等,2001;李雪梅,2001;胡新丽等,2002;张春山等,2003b;马志江等,2003)。另外,针对岩溶塌陷等其他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的区域评价也有不少创见性的研究,比如雷明堂等人在分析影响岩溶塌陷的因素(如岩溶化程度、断裂分布、土层厚度、水动力条件及已有塌陷分布)的基础上,运用GIS距离分析、标量分析、网格叠加分析、分级分组分析等功能,进行了塌陷危险性评价及分区(雷明堂等,1997;雷明堂,1998;蒋小珍等,2001)。2.2区域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现状虽然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但真正应用到岩土工程和边坡灾害管理上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目前在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已经有不少较为成功的应用实例。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香港的边坡安全管理体系。为适应香港地区防灾减灾的需要,香港政府于1977年7月成立了土力控制处,并开始介入香港的滑坡问题。到今天,香港已建立起了完善的边坡安全管理体系,称为“边坡安全系统”。土力工程处(GeotechnicalEngineeringOffice,GEO)负责管理这个系统的运作。它担负有政策制定、研究和有关教育的功能,同时也开展一些专项工程。边坡安全系统的目的有两个方面:降低滑坡风险和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GEO作为边坡安全的主管,一起参与的还有私人业主和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他们直接负责边坡的建造和稳定性的维护;另外还有一些参与伙伴,包括风险的承担者、资源分配者和媒体等。除了对各个单体滑坡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之外,GEO还用产生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其他损失的年度概率来表达香港地区的总体风险度。同时,在如何提高公众对滑坡的承受能力方面,GEO提出了可承受原理,认为滑坡风险的承受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边坡安全系统中各个关键部门的配合,在此原理指导下,GEO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风险分析方法上,GEO主要是采取定量风险评价(QRA)方法。QRA和风险管理初步应用的成果表明,原则上风险管理这套方法应用于香港滑坡问题是可行的(A.W.Malone等 ,2000;GeotechnicalEngineeringOffice,2002)。我国大陆地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起步稍晚一些,但仍然已有不少学者对此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姜云、王兰生等人在重庆市中区危岩稳定性研究中,第一次明确尝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进行数据管理,并首次提出了岩体稳定性管理与控制的概念(姜云等,1994)。以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原中国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探求地质灾害易损性分析、风险评估、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1992~1994年由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和原地矿部环境司共同组织的全国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对全国地质灾害损失程度和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评价。张业成、张梁等在地质灾害灾情分析的基础上,运用AHP法分析评价了我国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危险性区划。罗元华等在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经济理论对地质灾害评估和经济损失分析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张业成等,1994;向缉熙,1994;向缉熙等,1996;张梁等,1998;罗元华等,1998;张业成等,1999;张梁等,2000;张春山等,2003a)。罗元华等所著《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则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各类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体系(罗元华等,1998)。黄润秋教授等人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香港地区的边坡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尝试从区域上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想(黄润秋等,2000;向喜琼等,2000a;黄润秋等,2002)。此后,国内其他学者也纷纷提出各式各样的滑坡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和框架(吴益平等,2001;汪敏等,2001;彭满华等,2001;朱良峰等,2002a;朱良峰等,2002b;胡新丽等,2002;殷坤龙等,2003)。3区域滑坡地质灾害评价与管理研究评述3.1研究发展阶段评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自然灾害研究主要局限于灾害机理研究,重点分析灾害形成条件和活动过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灾害机理的同时,开始进行灾害评估工作。具体到滑坡地质灾害,情况大体相似,从最初单纯地质意义上的稳定性评价逐渐发展到兼具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评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回顾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滑坡地质灾害区域评价的发展历程,大致可粗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之前,主要是针对水库等大型工程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或者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评价多在广泛的野外调查基础上进行,以定性评价为主,同时也有引入信息量法、综合评判等定量方法,单元的划分、数据的获取和结果的图示表达则主要由手工完成。(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中期这十年,国内地质灾害区域评价领域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文献资料检索也证明了这一点。(3)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这方面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国家投入的逐年加大,这一研究领域重又受到我国工程地质界的广泛关注(沈芳等,1999;向喜琼等,2000b;沈芳等,2000a;沈芳,2000b;向喜琼,2000c;许强等,2000a;黄润秋等,2001a)。这期间进行的区域滑坡地质灾害评价研究实践所沿袭的工作流程可以概括为如图2所示的范式。这阶段采用的评价思路、数学模型和方法较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之前并无本质的不同,虽然有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综合评判等数学方法的引入,但实质仍是筛选若干基本控制因素和影响诱发因素,以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稳定性或危险性程度指标。文献涉及的各种评价数学模型方法在我国区域滑坡地质灾害评价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可见,至此我国在易发性、危险性评价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平相当,只是在适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评价目标已经从地质环境质量评价逐渐过渡到易发性评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4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16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