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湿度变化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1 06:25

  本文关键词:区域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2012年

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湿度变化规律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马志红  李彤霄  

【摘要】:利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市近30年夏玉米生育期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不同层次土壤湿度季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先降后升的"V"字型结构,但各层土壤湿度先降后升的转换时间有所不同,浅层的土壤湿度下降速率明显高于深层的下降速率。各层间土壤湿度的垂直特征基本呈现上干下湿的状态,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土壤湿度的变化幅度逐渐变小。在夏玉米整个生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随着植株的生长呈增加趋势,完全可以满足玉米对水分的需要。播种-出苗期和出苗-拔节期土壤水分呈减小的趋势,随着夏玉米生育早期可能面临土壤水分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拔节-抽穗期、抽穗-乳熟期、乳熟-成熟期土壤水分呈波动变化的趋势,都有心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基本上都满足了玉米生长发育需要。

【作者单位】:
【分类号】:S513
【正文快照】:

土壤湿度作为地表水文过程的一个综合指标[1],积累了地表水文过程的大量信息,它体现了地表水文过程降水和蒸发的综合,同时也受到地表径流、土壤水和土壤下渗的综合影响。土壤湿度是研究我国北方干旱化问题的客观定量的综合指标之一[2],因此,研究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荣花;王友贺;朱自玺;方文松;马志红;;河南省冬小麦气候干旱风险评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06期

2 李树岩;陈怀亮;方文松;赵国强;;河南省近20年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06期

3 陈辉,李建山;河南省近50年气候冷暖诊断[J];河南气象;2000年04期

4 刘军臣,刘荣花,王良启;河南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气象;2000年04期

5 邓天宏;刘荣花;赵国强;方文松;;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评估业务服务系统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8年01期

6 成林;薛昌颖;李彤霄;马志红;;河南省稻麦类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丹;肖稳安;陈红兵;;河南省46年雷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2 李晴;李春强;卢建立;甄文超;;河北省两熟产区冬小麦气象干旱风险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刘国锋;胡细涓;;河南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2005年04期

4 徐新创;葛全胜;郑景云;戴尔阜;刘成武;;区域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5 朱新玉;;黄淮海平原典型农区的气候变化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6 李树岩;陈怀亮;方文松;赵国强;;河南省近20年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06期

7 唐红艳;么文;尹肖飞;;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兴安盟半干旱农区土壤水分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1期

8 成林;刘荣花;马志红;;缺水和灌水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评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年02期

9 蒋冲;王飞;穆兴民;侯群群;;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湿度演变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年03期

10 李润春;张秀芝;王丽华;吕心艳;高源;;黄河中游地区土壤湿度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巧梅;苏丰敏;方彦召;刘玉巧;;干旱对许昌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对策[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2 钟崇林;;河南省降雨径流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3 肖名涛;孙松林;蒋蘋;谢方平;吴明亮;;烟草钵苗机械特性试验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4 唐红艳;么文;尹肖飞;;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兴安盟半干旱农区土壤水分的影响[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青荣;方文松;成林;李树岩;刘荣花;;基于分期播种试验的小麦冬前适宜指标探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李晴;李春强;卢建立;甄文超;;河北省两熟产区冬小麦气象干旱风险及减灾技术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王二虎;仝文伟;鲁建立;霍继超;王娟;;暴雨过程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马志红;;郑州市土壤湿度变化规律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9 付丽娟;宫春宁;德勒格日玛;;内蒙古地区干旱风险区划[A];S5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C];2012年

10 马晓群;张宏群;陈晓艺;吴文玉;许莹;李龙;;安徽省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和精细化区划[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佳;廊涿高速公路路域立地质量评价与绿化植物选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苟诗薇;宁夏玉米生产的气候风险等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英巍;气候变化背景下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李晴;河北省冬小麦气象干旱和越冬冻害风险及其农艺减灾技术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3 杨国福;利用MODIS遥感技术监测浙江省森林火燃料湿度的时空动态[D];浙江林学院;2009年

4 黄川容;北方日光温室风灾风险分析及预警[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东,安芷生,方建刚,陈广善;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黄河流域降水的可能变化[J];地理科学;2002年05期

2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刘连友;近50年来中国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波动[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3 马柱国,符淙斌,谢力,陈文海,陶树望;土壤湿度和气候变化关系研究中的某些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4 王延禄;我国建立、引用和验证气象干旱指标综述[J];干旱区地理;1990年03期

5 邓振镛,林日暖;甘肃省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与分区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年03期

6 陈少勇,李逢春,曹治国,滕兴海;白银市干旱气候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年04期

7 王毅荣;黄土高原土壤干旱异常阶段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2期

8 杨新,延军平;陕甘宁地区气候暖干化趋势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2年03期

9 康丽华;陈文;魏科;;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变化的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年03期

10 赵秀兰;延晓冬;;近20年华北地区土壤水储量变化趋势及水分管理与调配对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孙占祥;张玉龙;郑家明;侯志研;;风沙半干旱区旱地玉米提高降水生产效率的栽培技术研究[J];玉米科学;2009年05期

2 吕桂军;袁巧丽;康银红;;不同灌水处理对盐渍土壤中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0年03期

3 贾瑞增;;怎样种好京早七号玉米[J];河北农业科技;1982年03期

4 徐桂玲;郝建平;;山西省旱地玉米考察综述[J];山西农业科学;1985年06期

5 张建保;周立华;孟超;于惠霞;;覆膜玉米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08年03期

6 谷雨田;;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1992年03期

7 实惠;;玉米对生育条件的要求[J];农村科学实验;1994年05期

8 王梅花;;氮、磷、钾三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云南农业;2010年09期

9 王会志;;粮饲玉米品比试验初报[J];杂粮作物;2006年01期

10 党启科;;机械化玉米免耕播种技术[J];农机科技推广;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周;孙广建;张玉平;雷铁栓;王哲武;吕丽萍;;不同土壤水分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翟治芬;;玉米生育期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季槐;沈海亮;杜茜;雷茜;;甘草生产与土壤水分关系模型的初步研究[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郑明焕;石铁源;;旱育苗与水床苗生理特征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5 王树林;林永增;王志忠;李智锋;;液体地膜对棉花苗期土壤温度与水分的影响[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孙占祥;张玉龙;郑家明;侯志研;;辽宁省半干旱区玉米不同留茬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7 秦立刚;王保平;许庆方;徐庆斌;;白羊草苗期耐旱特性的研究[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崔力;王春玲;李改琴;许庆娥;吴丽敏;杜丽娅;;濮阳市气候生态因子对夏玉米生育期的影响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黎平;;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伟昌;陈怀亮;赵国强;徐爱东;张雪芬;;河南省玉米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安龙沼镇农技校 辛学;[N];大庆日报;2009年

2 记者 陈星 整理;[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3 记者 万青峰;[N];驻马店日报;2008年

4 李广;[N];农民日报;2010年

5 德惠市西八道街盛世名家小区二栋六单元301室 徐仁吉;[N];吉林农村报;2009年

6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课题小麦首席专家 李雁鸣;[N];河北科技报;2007年

7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李生海 唐朝晖;[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9年

8 常正民 周雷茸 常晓宁;[N];陕西科技报;2006年

9 玉坛;[N];河北农民报;2008年

10 ;[N];云南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一霞;土壤水分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D];扬州大学;2004年

2 云雷;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种间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红丽;旱地覆盖种植的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贤赵;土壤水分与遮阴对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机理与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5 汪洪;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锌对玉米生长、养分吸收、生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6 徐炳成;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牧草生产力与生态适应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刘玉华;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伏生;CO_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小麦水分养分利用的效应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9 徐华;土壤性质和冬季水分对水稻生长期CH_4排放的影响及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1年

10 付连双;土壤水分对寒地冬小麦越冬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艳凤;两优培九的结实特性及其与温度、土壤水分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01年

2 蔡一霞;土壤水分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1年

3 景艳;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累积对土壤水分及矿质氮变化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赵爱琴;土壤温度和水分对生物降解地膜降解过程的影响及田间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卿明福;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6 王丽萍;不同覆盖集水栽培措施对烟田土壤环境及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晓;土壤水分对青蒿不同生育时期生理生化特征和产品质量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8 张惠;秋覆盖对土壤环境及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陈红;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的土壤水分与产量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10 赵玉宇;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玉米沟灌技术模式的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区域农业干旱风险评估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184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4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