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10:34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起步晚、发展快,从交易规模来看,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其中价格波动的风险问题最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其所带来的危害正如汉书所言:“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大豆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和开放相对较早的农产品之二,中国大豆市场与国际大豆市场整合较好。在国产大豆受到国外转基因大豆不断冲击、国内大豆价格数次出现剧烈波动的背景下,研究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问题可以为其他农产品提供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经验。本项研究围绕两个现实问题即“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引发的风险?如何建立既符合国际期货市场运行规律,又符合中国期货市场实际的价格波动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来展开,将农业经济学、期货理论、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结合起来,按照从验证已知到探索未知的科学研究范式对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按照风险测度、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逻辑关系,使用较为精确的数量分析方法详细地实证研究了包括大豆1号(豆1)、豆粕和豆油合约在内的大豆期货价格波动风险的大小、诱...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1.3.2 风险控制的制度设计
1.4 一般分析框架
1.4.1 概念界定
1.4.2 从疑难问题向科学问题的转化
1.4.3 假说与模型
1.4.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5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第2章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特征与成因分析
2.1 期货价格波动的数据及预处理
2.1.1 主力合约
2.1.2 加权合约
2.2 价格波动的统计特征
2.2.1 价格序列
2.2.2 价格收益率序列
2.3 期货交易行为与价格波动
2.3.1 交易行为与价格波动的衡量
2.3.2 多尺度向量自回归
2.3.3 实证结果
2.4 大豆期货价格的分形特征
2.4.1 文献回顾
2.4.2 材料和方法
2.4.3 实证结果
2.5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成因
2.5.1 期货市场内部因素
2.5.2 期货市场外部因素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豆期货市场的有效性检验
3.1 引言
3.2 大豆期货市场的日历效应
3.2.1 文献回顾
3.2.2 检验依据与数据描述
3.2.3 检验方法——非均衡双因素方差分析
3.2.4 检验结果
3.3 大豆期货市场的事件效应
3.3.1 文献回顾
3.3.2 事件材料
3.3.3 市场模型构建
3.3.4 市场模型的参数估计
3.3.5 事件效应的非参数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测度与比较
4.1 引言
4.2 模型的构建
4.2.1 VaR方法和CVaR方法
4.2.2 VaR测度方法比较
4.3 模型估计与仿真
4.3.1 GARCH族模型的参数估计
4.3.2 模型的仿真
4.3.3 模型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风险的国际诱因分析
5.1 引言
5.2 大豆的贸易特征
5.3 国际诱因分析
5.3.1 国际大豆价格因素
5.3.2 国际石油价格因素
5.3.3 汇率因素
5.4 实证研究
5.4.1 理论与模型的推导
5.4.2 实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效率视角的大豆期货风险保证金制度改进
6.1 引言
6.2 大豆期货市场风险保证金制度现状与问题
6.2.1 按时间收取保证金
6.2.2 按持仓量总规模收取保证金
6.3 现有保证金制度的评价
6.3.1 保证金对风险的控制效果
6.3.2 保证金与风险的关系
6.3.3 保证金对价格波动的影响
6.4 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比较
6.4.1 SPAN和TIMS系统原理
6.4.2 台湾省和香港地区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
6.5 基于多尺度理论的动态保证金模型
6.5.1 理论推导
6.5.2 序列的小波提升
6.5.3 模型的参数估计
6.5.4 动态保证金制度的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建立更加有效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7.2.2 加快风险管理技术的创新
7.2.3 积极应对国际风险
7.2.4 改进现有风险保证金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科研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油脂期货的价格传导与定价权研究[J]. 李敬,赵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2]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有效吗?——基于事件分析法的研究[J]. 赵玉,祁春节. 经济评论. 2010(01)
[3]国际大豆价格传导与均衡的变结构分析[J]. 赵玉.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12)
[4]美国CFTC对期货交易的信息监管及其启示[J]. 安毅. 南方金融. 2009(09)
[5]基于交易效率、分工和契约选择视角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 祁春节,赵玉. 经济评论. 2009(05)
[6]中美大豆期货市场风险比较分析[J]. 杨雪,乔娟. 中国物价. 2009(08)
[7]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J]. 胡冰川,徐枫,董晓霞.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7)
[8]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率分析[J]. 王金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9]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 周广,周一鹿,林永强.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10]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规律与趋势[J]. 傅晓,牛宝俊.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5)
博士论文
[1]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D]. 王川.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2]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影响因素与波动特征分析[D]. 丁文斌.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国际视野下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研究[D]. 祁民.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与效率研究[D]. 高志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中国期货市场波动性与价格操纵行为研究[D]. 刘庆富.东南大学 2005
[6]我国期货价格行为与市场稳定机制研究[D]. 楼迎军.浙江大学 2005
[7]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D]. 虞立戎.复旦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41266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1.3.2 风险控制的制度设计
1.4 一般分析框架
1.4.1 概念界定
1.4.2 从疑难问题向科学问题的转化
1.4.3 假说与模型
1.4.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5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第2章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特征与成因分析
2.1 期货价格波动的数据及预处理
2.1.1 主力合约
2.1.2 加权合约
2.2 价格波动的统计特征
2.2.1 价格序列
2.2.2 价格收益率序列
2.3 期货交易行为与价格波动
2.3.1 交易行为与价格波动的衡量
2.3.2 多尺度向量自回归
2.3.3 实证结果
2.4 大豆期货价格的分形特征
2.4.1 文献回顾
2.4.2 材料和方法
2.4.3 实证结果
2.5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成因
2.5.1 期货市场内部因素
2.5.2 期货市场外部因素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豆期货市场的有效性检验
3.1 引言
3.2 大豆期货市场的日历效应
3.2.1 文献回顾
3.2.2 检验依据与数据描述
3.2.3 检验方法——非均衡双因素方差分析
3.2.4 检验结果
3.3 大豆期货市场的事件效应
3.3.1 文献回顾
3.3.2 事件材料
3.3.3 市场模型构建
3.3.4 市场模型的参数估计
3.3.5 事件效应的非参数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测度与比较
4.1 引言
4.2 模型的构建
4.2.1 VaR方法和CVaR方法
4.2.2 VaR测度方法比较
4.3 模型估计与仿真
4.3.1 GARCH族模型的参数估计
4.3.2 模型的仿真
4.3.3 模型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风险的国际诱因分析
5.1 引言
5.2 大豆的贸易特征
5.3 国际诱因分析
5.3.1 国际大豆价格因素
5.3.2 国际石油价格因素
5.3.3 汇率因素
5.4 实证研究
5.4.1 理论与模型的推导
5.4.2 实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效率视角的大豆期货风险保证金制度改进
6.1 引言
6.2 大豆期货市场风险保证金制度现状与问题
6.2.1 按时间收取保证金
6.2.2 按持仓量总规模收取保证金
6.3 现有保证金制度的评价
6.3.1 保证金对风险的控制效果
6.3.2 保证金与风险的关系
6.3.3 保证金对价格波动的影响
6.4 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比较
6.4.1 SPAN和TIMS系统原理
6.4.2 台湾省和香港地区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
6.5 基于多尺度理论的动态保证金模型
6.5.1 理论推导
6.5.2 序列的小波提升
6.5.3 模型的参数估计
6.5.4 动态保证金制度的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建立更加有效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7.2.2 加快风险管理技术的创新
7.2.3 积极应对国际风险
7.2.4 改进现有风险保证金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科研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油脂期货的价格传导与定价权研究[J]. 李敬,赵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2]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有效吗?——基于事件分析法的研究[J]. 赵玉,祁春节. 经济评论. 2010(01)
[3]国际大豆价格传导与均衡的变结构分析[J]. 赵玉.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12)
[4]美国CFTC对期货交易的信息监管及其启示[J]. 安毅. 南方金融. 2009(09)
[5]基于交易效率、分工和契约选择视角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 祁春节,赵玉. 经济评论. 2009(05)
[6]中美大豆期货市场风险比较分析[J]. 杨雪,乔娟. 中国物价. 2009(08)
[7]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J]. 胡冰川,徐枫,董晓霞.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7)
[8]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率分析[J]. 王金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9]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 周广,周一鹿,林永强.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10]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规律与趋势[J]. 傅晓,牛宝俊.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5)
博士论文
[1]我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D]. 王川.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2]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影响因素与波动特征分析[D]. 丁文斌.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国际视野下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研究[D]. 祁民.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与效率研究[D]. 高志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中国期货市场波动性与价格操纵行为研究[D]. 刘庆富.东南大学 2005
[6]我国期货价格行为与市场稳定机制研究[D]. 楼迎军.浙江大学 2005
[7]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D]. 虞立戎.复旦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41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14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