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监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1 07:20
本文关键词: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监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正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的格局,使得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在国际市场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跨国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考虑资源配置,开拓市场,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当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矿产资源全球化,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我国也积极对海外矿产资源进行投资开发。跨国投资在带给矿业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不少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我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热情高涨的同时,跨国投资风险的监控和防范能力却不足,因此,对我国的矿业企业的来说,建立一套完整的跨国投资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至关重要和紧迫。 研究主要包括: (1)剖析了中国矿业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和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源,外部风险源的分析借助了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展开;内部风险源的分析主要从财务和管理两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的传导机理。 (2)识别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关键风险。结合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特征,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多视角对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进行识别。 (3)建立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体系,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比较了各种预警模型的优缺点之后,根据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特点,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对其风险进行综合预警。 (4)探析了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控制策略。构建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反应矩阵,对不同等级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建立有效风险评估决策系统、风险控制组织保障体系、风险控制信息保障机制,以此构建不同等级风险应对策略、不同类别风险应对思路及其多层次多维度的风险控制体系 (5)运用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进行了应用分析。对汉龙公司投资澳大利亚Spinifex Ridge项目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文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对该项目的风险进行了综合预警,根据预警结果提出了风险防控的措施。 文章以中国矿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跨国投资理论和风险预警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理论的交叉点,提出了跨国投资的风险源,建立了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模型,并指出要将事前的风险预警和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相结合的观点,拓宽了风险控制理论的研究领域。利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借助相关计算机软件,使风险评价的过程,特别是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科学,尽量减小了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优化了风险控制模型。对我国矿业企业的跨国投资有良好的实用性,且指标与模型的构建基于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可移植性强,能够服务于我国不同的我国大多数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预警与防控,对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矿业企业 跨国投资 风险预警 灰色评价法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5;F42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1章 导论14-28
- 1.1 研究背景14-17
- 1.1.1 问题的提出14-15
- 1.1.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困境分析15-16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6-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5
- 1.2.1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研究现状17-19
- 1.2.2 风险预警研究现状19-23
- 1.2.3 风险管理研究现状23-24
- 1.2.4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析24-25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5-28
- 1.3.1 研究内容25-26
- 1.3.2 研究方法26-28
- 第2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监控的理论基础28-45
- 2.1 跨国投资理论分析29-37
- 2.1.1 垄断优势理论29-31
- 2.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1-32
- 2.1.3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32-33
- 2.1.4 内部化理论33-34
-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34-36
- 2.1.6 小规模技术理论36-37
- 2.2 跨国投资风险预警理论分析37-39
- 2.2.1 跨国投资风险的界定37-38
- 2.2.2 风险预警基本流程38-39
- 2.3 跨国投资风险管理理论分析39-44
- 2.3.1 跨国投资风险管理的逻辑阶段39-41
- 2.3.2 跨国投资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41-44
- 本章小结44-45
- 第3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形成机理45-65
- 3.1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特征分析45-50
- 3.1.1 中国矿业行业特征分析45-47
- 3.1.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特征47-50
- 3.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外部风险解析50-56
- 3.2.1 政治风险解析51-53
- 3.2.2 经济风险解析53-55
- 3.2.3 社会风险解析55
- 3.2.4 技术风险解析55-56
- 3.3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内部风险解析56-59
- 3.3.1 财务风险解析56-58
- 3.3.2 管理风险解析58-59
- 3.4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的传导路径59-64
- 3.4.1 风险传导的要素分析59-62
- 3.4.2 风险传导的路径分析62-64
- 本章小结64-65
- 第4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关键风险要素识别65-80
- 4.1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分析66-68
- 4.1.1 外部风险因素分析66-67
- 4.1.2 内部风险因素分析67-68
- 4.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结构68-69
- 4.3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外部要素辨析69-77
- 4.3.1 政治风险要素辨析69-72
- 4.3.2 经济风险要素辨析72-74
- 4.3.3 社会风险要素辨析74-75
- 4.3.4 技术风险要素辨析75-77
- 4.4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内部要素辨析77-79
- 4.4.1 财务风险要素辨析77-78
- 4.4.2 管理风险要素辨析78-79
- 本章小结79-80
- 第5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模型80-99
- 5.1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模型框架设计80-82
- 5.1.1 风险预警模型的框架构成80-81
- 5.1.2 风险预警模型的运行机理81-82
- 5.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指标设计82-85
- 5.2.1 指标设立原则82-83
- 5.2.2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指标选取83-85
- 5.3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综合预警方法的选择85-88
- 5.3.1 常用的跨国投资风险综合预警方法85-86
- 5.3.2 综合预警方法的比较分析86-87
- 5.3.3 综合预警方法的选择87-88
- 5.4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综合预警模型88-93
- 5.4.1 基于AHP的指标权重计算89-92
- 5.4.2 基于灰色评价的风险关联系数评价92-93
- 5.5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信号显示93-94
- 5.6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预警雷达定位图显示94-98
- 本章小结98-99
- 第6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监控实例分析99-114
- 6.1 跨国投资背景分析99-100
- 6.1.1 公司背景分析99
- 6.1.2 项目背景分析99-100
- 6.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分析100-104
- 6.2.1 数据来源100-101
- 6.2.2 指标分析101-104
- 6.3 模型解析及实例分析104-113
- 6.3.1 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方法选择104
- 6.3.2 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确定104-106
- 6.3.3 跨国投资项目风险预警评价106-111
- 6.3.4 跨国投资项目风险指数编制及雷达图显示111-113
- 本章小结113-114
- 第7章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监控路径研究114-135
- 7.1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监控模型构建114-115
- 7.2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控制策略选择115-117
- 7.2.1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控制策略的选择原则115-116
- 7.2.2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控制策略体系的构成116-117
- 7.3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防控路径117-127
- 7.3.1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政治风险防控路径选择117-118
- 7.3.2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经济风险防控路径选择118-120
- 7.3.3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社会风险防控路径选择120-121
- 7.3.4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技术风险防控路径选择121-123
- 7.3.5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管理风险防控路径选择123-126
- 7.3.6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财务风险防控路径选择126-127
- 7.4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突发风险应急响应机制127-128
- 7.4.1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突发风险事件应急资源分类127
- 7.4.2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应急资源准备127-128
- 7.5 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项目风险监控保障体系128-134
- 7.5.1 风险防控的关键路径选择128-132
- 7.5.2 项目风险控制保障体系132-134
- 本章小结134-135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35-138
- 8.1 研究结论135-136
- 8.2 研究主要创新点136
- 8.3 研究展望136-138
- 参考文献138-147
- 附录147-181
- 附录A 中国矿业企业跨国投资风险多层次灰色评价软件操作147-155
- 附录B 调查问卷155-159
- 附录C 澳大利亚铁矿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摘选)159-177
- 附录D MOLY公司中期财务报表177-181
- 致谢181-18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忱,李颖明;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机制的系统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王宁;赵桂亮;;模糊层次分析法在项目团队人员选聘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3 勾明,樊正堂;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02年04期
4 邓明然;夏U
本文编号:319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1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