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支付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1 02:10
本文从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着手,分析区块链技术在我国支付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结合案例研究成果,针对区块链的特征,提出银行应巧用区块链技术前移风险关口,运用大数据模型精准拦截支付风险,并逐步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全流程风控体系。
【文章来源】:金融纵横. 2019,(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区块链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概述
(一) 数字身份认证
(二) 金融安全基础架构
(三) 分布式的清算机制
二、案例研究
(一) 研发目的
(二) 总体设计思路和业务流程
(三) 实际效果及优势
三、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金融支付风控体系的设想
(一) 强化身份准入事前预警侦测
(二) 构建高效的事中监控机制
1.挖掘客户交易数据, 洞察潜在风险
2.建立分级干预策略, 实现精准拦截
3.拓展分布式清算机制, 降低清算风险
(三) 完善风险事后处置流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块链技术赋能金融科技创新[J]. 李兴双. 金融电子化. 2017(09)
[2]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应用和监管[J]. 伍旭川. 金融纵横. 2017(04)
[3]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依据和架构选择[J]. 范一飞. 中国金融. 2016(17)
[4]Fintech的潜在风险与监管应对研究[J]. 朱太辉,陈璐. 金融监管研究. 2016(07)
[5]区块链技术与支付体系变革[J]. 任哲,胡伟洁. 中国金融. 2016(14)
[6]区块链技术发展前瞻[J]. 孙建钢. 中国金融. 2016(08)
[7]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J]. 林晓轩. 中国金融. 2016(08)
本文编号:3314630
【文章来源】:金融纵横. 2019,(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区块链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概述
(一) 数字身份认证
(二) 金融安全基础架构
(三) 分布式的清算机制
二、案例研究
(一) 研发目的
(二) 总体设计思路和业务流程
(三) 实际效果及优势
三、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金融支付风控体系的设想
(一) 强化身份准入事前预警侦测
(二) 构建高效的事中监控机制
1.挖掘客户交易数据, 洞察潜在风险
2.建立分级干预策略, 实现精准拦截
3.拓展分布式清算机制, 降低清算风险
(三) 完善风险事后处置流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块链技术赋能金融科技创新[J]. 李兴双. 金融电子化. 2017(09)
[2]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应用和监管[J]. 伍旭川. 金融纵横. 2017(04)
[3]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依据和架构选择[J]. 范一飞. 中国金融. 2016(17)
[4]Fintech的潜在风险与监管应对研究[J]. 朱太辉,陈璐. 金融监管研究. 2016(07)
[5]区块链技术与支付体系变革[J]. 任哲,胡伟洁. 中国金融. 2016(14)
[6]区块链技术发展前瞻[J]. 孙建钢. 中国金融. 2016(08)
[7]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J]. 林晓轩. 中国金融. 2016(08)
本文编号:3314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31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