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苏州住电装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6 11:06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赢得更多的市场,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良好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企业相比较于其他企业所具备的优势更为明显,从本质上来讲供应链竞争同样是企业竞争的一种形式。不可否认卓越的供应链会加速企业的发展,反之也将极大程度制约其发展速度。因此企业在建立供应链管理模式时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其尽可能规避风险,保障企业的快速平稳发展。对供应链成因和管理方法的分析,对风险识别、评估和制定应对策略,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就变得尤为重要。在以上背景下,本篇文章以苏州住电装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就线束制造行业而言,在进行风险管理研究时应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相结合,全面分析住电装供应链管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与对策来减小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首先结合制造业的特点利用SCOR模型对住电装供应链的风险进行识别,以SCOR模型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模型体系进一步扩展,考虑了企业风险意识与员工素质、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调、环境等因素,使得模型能够全面适应住电装供应链运作情况。而后,在全面识别风险的前提下,对住电装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选择了两...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苏州住电装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


研究框架图

流程图,流程,模型,供应链


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二章供应链及供应链风险相关理论基础14系统。对预警机制进行完善,从而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查漏补缺,使得供应链上的各企业都能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应对更高的风险事故。下表2.1具体阐述了各种供应链风险管理措施。表2.1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措施阶段目标识别环节全面掌握此类风险的内涵,全方位寻找风险源头评估环节合理的划定各项指标,做出定量的风险评估防范与应对环节通过科学的应对手段降低风险,进而将损失降到最小值监控及反馈环节构建科学的预警体系,有效控制风险并及时将信息进行反馈2.2供应链风险识别方法——SCOR模型下面将详细阐述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识别方法之一,此方法的基础是SCOR模型,现阶段,SCOR模型已经在众多制造业得到了运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该模型是还是全球首个供应链模拟模型,它主要由对流程的定义、流程性能指标、软件信息、供应链“最佳实施”四部分构成。图2.1SCOR模型流程说明图基于流程定义可把SCOR模型分成三大层次。下述将依次介绍这三个层次,首层含括五大基本流程,分别是计划、采购、生产、配送、退货等。基于首层的SCOR模型研究,能够为企业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战略决策。第2层是配置层,该层含括26种核心流程类型,能够帮助不同企业建立起属于他们的供应链。图2.1详细说明了该模型核心流程的内容。该模型

示意图,模型,示意图,层次


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二章供应链及供应链风险相关理论基础15的第3层为流程分解层,该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对流程的具体细节进行描述。第3层以下还有存在其他层次的可能性,但是这些层次都是实施层,因此不在SCOR模型范围之内[42-43],如图2.2所示。图2.2SCOR模型的分层说明示意图对于SCOR模型而言,它的本质是新型流程管理工具的一种。对于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此外,近些年来出现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企业抱团发展模式,各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关系开始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现阶段,国外许多企业已经逐步使用上了SCOR模型,该模型的优点使得各大公司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近些年来很多国内大型公司也尝试起应用SCOR模型。2.3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2.3.1层次分析法简介这一分析方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提出,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结合来展开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剖析。因为它在解决繁杂的决策性难题上具有简便性和实用性,因此很快地得到了推广和使用,其基本流程见下:(1)创建层次结构:在更深层次剖析现实问题后,基于此把相关的各种因素以不同性质划分为几个层次,同层的各种因素可以对前一层或者后一层的因素产生作用,更甚者还会归属到前一层或者后一层。最上层为目标层,最下层为方案层,在指标太多的情况下(如超出9个),需要进一步划分出子指标层。(2)构造判别矩阵;由第2层的层次构造模型起始,使用1-9比对尺度构建形成对比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多式联运风险管理研究[J]. 邵博,叶翀.  对外经贸. 2019(11)
[2]企业管理视角下供应链风险的形成机制与应对策略分析[J]. 田虹,崔悦.  理论探讨. 2018(02)
[3]基于事故树分析的管道风险因素识别与控制[J]. 韩军,王蕊,张益铭,王亚龙.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7(03)
[4]基于决策树的企业信息系统故障自动诊断分析方法[J]. 金鑫,闫龙川,刘军,张书林.  电信科学. 2017(03)
[5]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分析[J]. 柳嘉.  现代商业. 2017(02)
[6]彼得·杜拉克[J]. 柳松,秦文淳.  管理观察. 2016(31)
[7]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供应链风险分析[J]. 徐鑫,李晓.  皖西学院学报. 2016(03)
[8]Therm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wl-shaped grinding wheel and machining error compensation for grinding indexable inserts[J]. 张祥雷,姚斌,陈彬强,孙维方,王萌萌,罗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5(10)
[9]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J]. 王攀.  才智. 2014(22)
[10]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述评[J]. 贺纯纯,王应明.  科技管理研究. 2014(03)



本文编号:3345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345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c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