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公司分拆上市风险管理研究 ——以润弘制药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1 02:26
  分拆上市作为收缩性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上市公司的运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润弘制药为例,运用COSO风险管理理论,分析其分拆上市中的各项风险因素和应对措施,指出其分拆上市失败的原因和改进对策。论文从COSO风险管理要素出发,考虑文化与治理、战略和目标制定、绩效、审阅和修订以及信息、沟通与报告五个要素,对润弘制药分拆上市全过程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润弘制药分拆上市失败的主要原因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因主要是国家不鼓励境内上市公司在A股分拆子公司上市;内因主要是润弘制药对外部环境预警不足,风险应对不及时,信息披露和报告不及时等。本文针对润弘制药现存问题提出改进对策:转换融资方向,选择借道香港或新三板等发行股票;建立专门的风控和法务部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对各风险点实施动态监控,与各部门风险管理联络人实时沟通;增加研发创新预算;提高员工风险意识,提供生产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等等。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公司分拆上市风险管理研究 ——以润弘制药为例


行文结构图

框架结构,结构模式,立方体,企业风险管理


暨南大学MAud学位论文:公司分拆上市风险管理研究——以润弘制药为例10本文通过对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指引与分析,主要从治理和文化出发,考虑战略与目标制定、识别风险因素、评估风险、应对风险、对应对措施进行改进等几个环节的实施过程来分析润弘制药分拆上市过程中的风险,降低公司在今后运营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影响。2.1.3.22004版和2017版COSO-ERM的对比分析(1)框架结构模式2004版COSO-ERM(又名《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采用的是“立方体”结构模式:四个目标、八大要素、三个方面。详见图2-1:图2-1“立方体”结构模式2017版COSO-ERM全称为《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绩效整合》,它采用了我们常用的要素和原则编写的结构模式,而没有沿用2004年版的“立方体”结构。详见表2-1:表2-1《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绩效整合》结构框架(2)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2004年版将企业风险管理定义为:ERM是一个过程,贯穿公司运营的整个流程中,主要由公司管理高层在制定战略时实施,也为公司中层管理者做决策时使用。目的是降低经营风险至可接受范围内,识别潜在影响事项,为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蛳禄?。???菊铰灾葱刑峁┓⒄狗较颉?(3)风险与价值的关系新版ERM框架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制定战略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其水平的高低还关乎企业价值保留和机遇识别。风险管理不再是主体独立的行为,也不再将降低风险水平与防范风险对公司价值的损害作为最主要的任务。它已经成为企业战略制定和日常运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融入公司持续经营的每一个小决策中,是企业保持和创造价值的螺丝钉。(4)企业绩效与风险管理的协同关系新版本在2004版企业风险管理与绩效关系的基础上,强调了两者的协同性,加入“风险描述图”(见图2-2)对企业风险管理与绩效间关系进行描述,强调其重要性。通过主体的风险偏好与其承担的风险量的差异对比,明晰了在不同的绩效目标下主体承担的风险大小,公司基于此可以做出更多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风险决策,进而识别更好的发展机遇。图2-2风险描述图(5)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新版框架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都围绕各自的内容采用了要素和原则的结构框架,两个框架各不相同但互相补充。新版本将2013年发布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纳入框架整体,使内部控制和企业风险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朗。总的来说2004版和2017版COSO-ERM虽有所不同但整体来说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动因研究——以“铁建装备”为例[J]. 陈龙欧.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8(09)
[2]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全球观[J]. 邓云君,裴潇.  财会通讯. 2017(23)
[3]集团型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J]. 马泽生,张军,徐兵.  中国内部审计. 2017(08)
[4]同仁堂分拆上市的经营策略与资本绩效分析[J]. 董亮.  现代商贸工业. 2017(18)
[5]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效益研究[J]. 宋然.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6)
[6]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时机选择与市场反应——基于电能实业的案例分析[J]. 张璐.  会计师. 2016(08)
[7]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实施策略应用[J]. 王新华.  中国商论. 2015(27)
[8]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来自中国市场的实证研究[J]. 林旭东,唐明琴,程林,聂永华.  南方经济. 2015(07)
[9]创业板分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J]. 王新红,薛焕霞.  财会通讯. 2014(09)
[10]企业分拆上市动因:市值管理还是拓展融资渠道一同方股份分拆上市案例研究[J]. 肖大勇,罗昕,邓思雨,董雪.  上海管理科学. 2013(06)



本文编号:3429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429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d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