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01-24 17:26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行业发展。本文提出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并且从外部风险监管和内部风险控制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与防范,以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0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一)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
(二)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1、互联网金融存在技术漏洞。
2、互联网金融进入门槛太低。
3、监管主体与权责不明确。
4、分业监管难以适应混业经营。
5、行业自律组织与企业缺乏风险管理能力。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 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外部风险监管能力
1、构建互联网金融网络技术安全系统。
2、提高准入门槛, 健全行业法律法规。
3、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与监管责任。
4、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创新。
(二) 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内部风险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 郑联盛.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5)
[2]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 李有星,陈飞,金幼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3]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 谢平,邹传伟. 金融研究. 2012(12)
本文编号:3606994
【文章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0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一)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
(二)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1、互联网金融存在技术漏洞。
2、互联网金融进入门槛太低。
3、监管主体与权责不明确。
4、分业监管难以适应混业经营。
5、行业自律组织与企业缺乏风险管理能力。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 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外部风险监管能力
1、构建互联网金融网络技术安全系统。
2、提高准入门槛, 健全行业法律法规。
3、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与监管责任。
4、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创新。
(二) 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内部风险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 郑联盛. 国际经济评论. 2014(05)
[2]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 李有星,陈飞,金幼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3]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 谢平,邹传伟. 金融研究. 2012(12)
本文编号:3606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60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