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

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09:39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由单一基于生物技术领域扩延至生物武器、生物入侵、疫病、遗传资源等涉及生物体的多个领域,并上升为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林业生物安全作为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己引起了科研界和管理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有关生物安全的定义和管理状况为起点,在界定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基础上,将林业生物安全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4个方面,开展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国内外有关生物安全定义的界定状况,从狭义和广义2个方而界定了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其中,狭义定义指基于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通过防范和管理措施,达到不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和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态势;广义定义指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保持和控制其本身不受损害或者不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和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态势。分析林业生物安全安全定义的结构,确定了其定义由主体、客体...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1.1.1.1 国外概览
            1.1.1.2 国内简述
        1.1.2 林业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1.1.3 国外林业生物安全管理概况
            1.1.3.1 国际社会方而
            1.1.3.2 典型国家方面
        1.1.4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研究概况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预期目标
2 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及内涵
    2.1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界定
        2.1.1 有关概念
        2.1.2 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
        2.1.3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特点
        2.1.4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结构
    2.2 林业生物安全的内涵
        2.2.1 林业生物安全属国家安全范畴
        2.2.2 林业生物安全体现林业特性
        2.2.3 林业生物安全复杂性强
        2.2.4 林业生物安全突出极端性
        2.2.5 林业生物安全具有相对性
        2.2.6 林业生物安全具有管理性
    2.3 林业生物安全的特征
        2.3.1 涵盖领域多
        2.3.2 生命特征强
        2.3.3 潜伏性突出
        2.3.4 区域性显著
    2.4 本章小结
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目标设定
    3.1 风险管理理论
        3.1.1 有关概念
        3.1.2 风险管理理论的历史回顾
        3.1.3 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
        3.1.4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由来
        3.1.5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丛本特征
        3.1.6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方法
            3.1.6.1 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
            3.1.6.2 风险识别
            3.1.6.3 风险分析与评价
            3.1.6.4 风险控制
    3.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
        3.2.1 有关概念
        3.2.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
        3.2.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3.2.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过程
    3.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
        3.3.1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
        3.3.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范围
        3.3.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时限
        3.3.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识别
    4.1 生物风险因子
        4.1.1 林业入侵生物
        4.1.2 林业遗传资源
        4.1.3 林业转基因生物
        41.4 野生动物疫病
    4.2 非生物风险因子
        4.2.1 气候变化
        4.2.2 森林火灾
        4.2.3 污染
        4.2.4 其他因子
    4.3 风险因子影响林业生物安全的辩证关系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5 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5.1 有关概念
    5.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森林健康评价的区别
    5.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5.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
        5.4.1 层次分析法
        5.4.2 灰色系统理论
        5.4.3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5.4.4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林业生物安全领域中的适用性分析
    5.5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5.1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丛本原则
        5.5.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5.5.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5.5.3.2 指标层次结构的构建
    5.6 林业生物安全多层次灰色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5.6.1 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5.6.2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
        5.6.3 建立风险评价样本矩阵
        5.6.4 建立风险评价灰类和风险等级标准
        5.6.5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5.6.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和构建权矩阵
        5.6.7 综合评价风险评价指标
        5.6.8 计算综合评价值
    5.7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应用实例
        5.7.1 采集评价样本并建立样本矩阵
        5.7.2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5.7.3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5.7.4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5.7.5 综合评价准则层指标
        5.7.6 综合评价目标层指标
        5.7.7 计算综合评价值
        5.7.8 结论分析
    5.8 本章小结与讨论
6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6.1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历史沿革
        6.1.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1949年)
        6.1.2 起步阶段(1949-1978年)
        6.1.3 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0年)
        6.1.4 全面提高阶段(2001年至今)
    6.2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现状
        6.2.1 立法背景
        6.2.2 法律法规现状
            6.2.2.1 法律法规方面
            6.2.2.2 技术法规方面
            6.2.2.3 国际法规方面
    6.3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政策现状
        6.3.1 林业生物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
            6.3.1.1 损害管理阶段
            6.3.1.2 损害预防阶段
            6.3.1.3 风险管理阶段
        6.3.2 林业生物安全现有政策
        6.3.3 林业生物安全现有政策分析
    6.4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能力现状
        6.4.1 管理体制
        6.4.2 管理机构
        6.4.3 管理制度
    6.5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科研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6.6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现状分析
        6.6.1 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6.6.2 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6.6.3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6.6.4 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6.6.5 管理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6.7 本章小结
7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
    7.1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形势分析
        7.1.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危害不断加剧
        7.1.2 林业遗传资源丧失日趋严重
        7.1.3 林业转基因生物问题将日渐显现
        7.1.4 野生动物疫病发生频次加快
        7.1.5 气候变化等非生物风险因子影响日益明显
    7.2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7.2.1 林业入侵生物的入侵传播途径
            7.2.1.1 自然入侵
            7.2.1.2 人为入侵
            7.2.1.3 天敌释放导致生物入侵分析
            7.2.1.4 林业入侵生物原产地及首次发现地分析
            7.2.1.5 林业入侵生物在国内的传播途径(方式)分析
        7.2.2 林业遗传资源丧失途径
        7.2.3 林业转基因生物来源途径
        7.2.4 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途径
    7.3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
        7.3.1 采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评价样本
        7.3.2 建立评价样本矩阵
        7.3.3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7.3.4 综合评价准则层和目标层指标
        7.3.5 计算综合评价值
        7.3.6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8.1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思路
    8.2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途径
    8.3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措施
        8.3.1 建立林业生物安全法制体系
            8.3.1.1 地方性法律法规
            8.3.1.2 国家法律法规
            8.3.1.3 技术性法规
            8.3.1.4 法律法规的实施
        8.3.2 构建林业生物安全政策体系
            8.3.2.1 多元化投入政策
            8.3.2.2 科技支撑政策
            8.3.2.3 多部门协作政策
            8.3.2.4 分类管理政策
            8.3.2.5 政策的制汀与执行
        8.3.3 健全林业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8.3.3.1 组织保障
            8.3.3.2 制度保障
            8.3.3.3 信息保障
            8.3.3.4 能力保障
        8.3.4 加强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培训与应急演练
        8.3.5 扩大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木遗传转化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研究进展[J]. 姜金仲,李云,薛诺稳,崔彬彬,魏冰.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1)
[2]略析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演练[J]. 刘炳纯.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6)
[3]国内外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综述[J]. 沈剑波,雷相东,舒清态,张会儒.  科技导报. 2011(33)
[4]基于灰色多层次的空中交通管理安全风险评价[J]. 文兴忠.  科技导报. 2011(32)
[5]农药残留问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 陈宗懋.  科技导报. 2011(32)
[6]2006—2010年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J]. 宋玉双,苏宏钧,于海英,曲涛,常国彬,赵俊.  中国森林病虫. 2011(06)
[7]上里古镇旅游资源再开发规划的多层次灰色评价[J]. 景志慧,蒲文,赵西君.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1(02)
[8]四川动物疫病防控地方标准制定的积极意义[J]. 陈斌,张东,罗毅,陈代平,刘瑞英,张丽君.  四川畜牧兽医. 2011(09)
[9]检疫性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管理对策研究[J]. 李娟,赵宇翔.  中国森林病虫. 2011(04)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40周年 全球回顾与展望[J]. Natarajan Ishwaran,陈向军,先义杰,王瑾.  人与生物圈. 2011(03)

博士论文
[1]中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D]. 陈彪.中国地质大学 2010
[2]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 闫峻.北京林业大学 2008
[3]我国药品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王明珠.沈阳药科大学 2008
[4]林业领域中的生物安全性及其相关政策研究[D]. 龚玉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5]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D]. 雷玉桃.华中农业大学 2004
[6]区域国土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D]. 孙卫东.天津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清水营煤矿建设项目投资后评价研究[D]. 吴浩.西安科技大学 2011
[2]基于气候变化的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肖俊豪.兰州大学 2010
[3]水椰八角铁甲寄主适应性研究[D]. 张秩勇.福建农林大学 2010
[4]我国林业风险管理及林业保险研究[D]. 许晓丽.南京林业大学 2009
[5]雷电灾害风险管理分析及其系统开发[D]. 张春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
[6]《湿地公约》与我国的湿地保护[D]. 封晓梅.中国海洋大学 2008
[7]地方性法规立法问题研究[D]. 杨立峰.黑龙江大学 2007
[8]论国际生物安全背景下中国的对策[D]. 张忠臣.青岛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21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3621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